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做好2018年嘉定区夏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索 引 号: 00001434-9/2018-00354 主题分类: 区政府委办局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18-05-30
名 称: 关于做好2018年嘉定区夏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文 号: 嘉卫计预防(2018)18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通知

 

 

嘉卫计预防〔2018〕18号

 

 

关于做好2018年嘉定区夏秋季传染病

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医疗卫生单位:

近期,我区即将进入霍乱、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和登革热、疟疾等虫媒传染病的重点防控时期。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做好2018年本市夏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沪卫计疾控〔2018〕15号)要求,全面落实今年我区夏秋季传染病疫情防控,保障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利召开,现提出如下工作要求,请遵照执行。

一、高度重视,强化落实传染病防控责任

各医疗卫生单位应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做好当前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强化大局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逐级落实”工作原则,全面落实传染病防控“责任链”、“实施链”和“绩效链”。继续巩固和完善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主动加强与辖区教育、公安、农委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预防、控制各类传染病疫情。

各医疗卫生单位应巩固完善依法防控,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上海市传染病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辖区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和风险评估,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工作制度、预案、流程与要求,落实必要的人、财、物保障和储备措施,切实提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强化全过程管理,加强日常指导、督导和考评,落实传染病防控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传染病防控常态化管理效率和水平,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有序、有力、有效落实,确保将本区传染病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

二、关口前移,凸显“第一道防线”作用

各医疗机构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工作方案要求,规范落实监测、登记报告、预检分诊、诊断治疗和疫情处置等措施。

(一)严格落实病例监测与报告要求。各医疗机构应按照《上海市传染病监测方案(2016年版)》等要求认真做好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相关医疗机构应按规范要求开设或恢复肠道专科门诊,完善腹泻病人登记、消毒隔离和报告制度,加强病原检索。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规范开展霍乱、细菌性痢疾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等)等监测,做到“有疑必采”、“有采必检”,并达到规定的检索率。腹泻病综合监测点医疗机构应规范落实病例样本采集、送检和信息登记等。各医疗机构应严格落实《上海市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6年版)》等要求,加强传染病病例的门诊日志和疫情登记、核对和报告工作,落实好重点关注传染病病例(甲类和参照甲类管理传染病,上海市已消除和罕见、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等)和疑似传染病聚集性发病的发现与报告。

(二)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各医疗机构应在预检分诊等醒目位置张贴登革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和埃博拉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核心防治知识宣传海报,告知就诊者应主动告知相关流行病学史。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应主动向就诊者询问与重点传染病相关的流行病学信息。对可疑的腹泻、发热和皮疹症状的病例应及时引导至发热门诊或肠道门诊等就诊。在“红眼病”流行季节,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可疑病例应及时引导至“红眼病”门诊或专用诊室就诊。

(三)严格落实“首诊负责”要求。各医疗机构应切实提高对霍乱、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登革热、疟疾、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夏秋季重点传染病,以及疑似学生等重点人群聚集性发热、呕吐/腹泻病例的警惕性和敏感性,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工作要求,严格按照传染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和防控工作预案等,在鉴别诊断和专家会诊的基础上对疑似病例进行规范诊断和救治。一旦发现霍乱的疑似病例,应立即按照要求落实相应的就地隔离治疗措施,严格掌握出院标准,防止疫情扩散。一旦发现登革热的可疑病例,应及时组织院内专家会诊,按照要求落实防蚊隔离等措施。一旦发现输入性或不明原因的传染病可疑病例,应立即就地隔离、治疗并落实防蚊等相应的防控措施,并第一时间报告医院领导,及时组织院内专家会诊;对无法排除的病例,应按照《上海市新发传染病报告及处置工作方案》等要求,立即报告区卫生计生委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落实医疗救治和疫情控制处置措施与要求。

(四)严格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各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等,认真落实对传染病可疑/疑似/病例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认真落实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规范落实洗手制度,规范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流程与消毒灭菌监测。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要求完善必要的设施与设备,做好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的处置与管理。

三、预防为主,落实监测、调查和处置等措施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规范组织开展传染病监测、预警、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等。

(一)严格落实传染病监测工作要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按照《上海市传染病监测方案(2016年版)》《上海市登革热防控方案(试行)》等要求,组织开展对各类环境、食品、水源、媒介昆虫的标本采集和病原学监测,组织和指导医疗机构严格按照监测方案要求开展病例监测。应加强对学校、幼托机构等重点场所的技术指导,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因病缺勤(缺课)监测等。

(二)严格落实疫情审核与分析要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高度关注对登革热、霍乱、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出血热等可疑病例(留观病例)的监测与排查;高度关注发热、呕吐/腹泻等聚集性病例等异常情况的发生,及时识别和报告传染病类公共卫生苗子事件。应加强对国内外疫情及防控舆情的监测,及时开展防控风险评估,综合分析、科学研判疫情动态和流行趋势,及时提出预警和防控措施建议。

(三)严格落实疫情规范处置措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跨前一步,接到疑似传染病疫情或传染病类公共卫生苗子事件报告后,要与有关部门按照“联报联处”原则及时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照“边调查、边处置、边控制”要求及时核实诊断,查明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判定、追踪、确定密切接触者,规范落实传染病病例隔离、疫源地消毒和其它有效的现场控制措施,并按照规定流程与要求及时向区卫生计生委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一旦发现登革热疫情,应及时组织落实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核心区和警戒区可疑病例搜索、同行者医学观察和蚊媒应急监测与控制等疫情控制处置措施。一旦发现输入性或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疫情,应立即按照《上海市新发传染病报告及处置工作方案》等要求落实相应的控制处置措施。

(四)严格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要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妇幼保健所应指导学校、托幼机构按照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本市学校“医教结合”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上海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隔离工作要求》《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一览表》等要求,规范落实预防性消毒、健康检查、缺勤缺课监测、病例报告和隔离等措施。同时,加强对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的指导和检查。一旦发现疑似学校手足口病、发热、呕吐/腹泻等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时,应按照《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和《上海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方案(试行)》等要求,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时、规范组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有效地落实各项疫情控制措施。必要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上海市传染病防治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向学校发放停班、关园等防控建议书。如发现疑似聚集性或暴发疫情可能与食品及相关环节有关,应及时通报区市场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查明原因,开展控制处置。

(五)严格落实技术支持与指导措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强化对辖区内各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预防和病例监测、发现、报告和处置的技术培训、指导与支持。应组织和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对流动人口、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加强对预防接种单位的培训指导和规范管理。应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对饮食服务从业人员、外来人口聚集地、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重点人群和场所的疫情监测和管理,切实落实家庭办酒申报、劝阻、指导工作制度,消除经食品传播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隐患,预防和控制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

四、整治环境,开展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

将辖区夏秋季传染病防控与爱国卫生工作紧密结合,重点抓好灭蚊防控登革热工作。进一步落实强化社会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清洁城乡环境、治理孳生场所、强化社区监督、落实专业防控等措施和要求,加大病媒生物防制人员培训力度,有序推进以灭蚊蝇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经常性工作,抑制蚊虫夏秋季高峰,增强登革热等夏秋季重点虫媒传播疾病防控能力。同时,应结合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进一步关注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农贸市场及周边、老旧居住区、农村村宅等重点区域的环境整治工作,动员组织基层单位和群众搞好环境卫生。

五、突出重点,强化培训指导和监督执法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医学会应结合岗位培训、继续教育、日常业务培训,加大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相关卫生机构中传染病防控有关的管理、临床、检测和疫情防控等人员的培训力度,重点开展《上海市传染病防治管理办法》解读以及《上海市登革热防控方案(试行)》及其他传染病预防和病例监测、发现、报告和处置等培训指导。

区卫生计生委监督所应进一步强化对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预检分诊、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菌毒种管理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违法行为,要严格依法查处。要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督促学校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

六、普及知识,广泛开展健康宣传和教育

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与辖区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合作,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要进一步普及霍乱、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登革热、疟疾等虫媒传染病,以及其它夏秋季重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积极倡导健康饮食饮水和“勤洗手、正确洗手”等生活方式与习惯,提高社会公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及时消除涉及传染病疫情的不实传言,维护社会稳定。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5月30日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