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WC1301000-2020-026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委办局 |
发布机构: | 区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0-03-18 |
名 称: |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关于印发《2020年嘉定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 ||
文 号: | 嘉教〔2020〕28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各中小学、大众工业学校:
现将《2020年嘉定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贯彻执行。
附件:2020年嘉定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2020年3月18日
附件:
2020年嘉定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
2020年,嘉定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区教育大会精神,不断完善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实施体系,以区本幸福课程的深入推进和爱嘉学子系列活动为主要载体,厚植德育内涵,丰富实践体验,促进德育队伍专业化、德育载体品牌化、德育生态协同化,有力提升全体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爱嘉学子,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赢得新发展。
一、重视协同育人,构建全方位育人模式
1.深化学科德育。加强德智融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遴选推广中小学“六育人”典型案例。加强学科德育建设,拓展学科育人研究的宽度和深度,切实发挥学科课堂育人主渠道的作用。依托区域内学科德育协同研究中心、德育实训基地等平台,开展嘉昆太三地学科德育展示研讨活动,举办学科德育论坛。
2.精耕“幸福课程”。以区域学生品德发展、身心健康等指数的研究为主导方向,建构完整系统的课程区域深化推进方案。开展调查研究,掌握课程实施现状,确定课程深化发展方向。拓展课程实施途径,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互动体验平台,丰富课程资源库建设,扩大幸福课程公益课堂的社会影响力。推进幸福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骨干教师队伍培养,提升教师的幸福课程领导力。创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与中小幼一体化育人机制。面向中小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征集活动,将课程实施融入家庭和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施,提升课程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3.强化家教指导。进一步优化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发挥全区13所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建好线上音频课程和线下实体课堂,启动“嘉家计划”家教指导课程群项目,区校联动开发符合家长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的短视频课程,不断丰富家庭教育课程群。通过幸福课程微信平台和示范校学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同步推送,扩大课程的覆盖面和受益面。积极参与第三届“嘉昆太温”家校合作四地论坛,运用论坛成果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品质。
4.优化未保机制。依托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中心、少年警务中心、“嘉检七色花”等资源,完善行为失范生的排摸、报备、评估、帮教等机制。开展实践研究,形成行为严重失范等特需学生的“三位一体”教育指导方案和有效实施策略。探索校际牵手,促进新春学校内涵发展。发挥市、区两级安全实训基地的作用,提升公共安全教育实效。探索结合戏剧影视欣赏、法治副校长“亲职”讲堂等形式,实现毒品预防教育、法治教育、防治校园欺凌教育等警示教育途径多样化。实施中小幼学生校方责任综合险。
二、推进内涵建设,提升全面育人品质
5.厚植爱国情怀。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网络文化等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常态化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全维度培育爱国主义情怀。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抓住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组织开展“学习新思想,当好接班人”“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教育活动,征集推广一批“生命·责任·家国”示范主题班会案例。让每个中小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摩优秀影视剧。组织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活动,深入挖掘和宣传国家功勋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突出事迹,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报国志向。
6.传承“爱嘉”行动。开展爱嘉学子五大行动,协同区文明办在上海嘉定APP开设“爱嘉学子”频道,通过“美德少年、爱嘉美文、爱嘉达人、爱嘉行动”四个栏目,展示“爱嘉学子”风采。持续做好爱赏嘉定“文化科技之旅”“文化寻宝”“亲子户外节”“垃圾分类小达人”等品牌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优秀童谣征集传唱。规范中小学研学旅行申报、审批、管理和评价。征集评选年度优秀研学课程方案、典型案例,总结表彰优秀研学成果。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建立区本研学课程资源库,鼓励各校开发具有职业体验、社会调查等元素的区域研学课程。加快嘉昆太温一体化德育实践。
7.加强劳动教育和校外实践。出台《关于加强嘉定区中小幼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构建纵向学段衔接、横向学科贯通、家校社协同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立体格局。帮助幼儿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培育小学生劳动习惯,落实中学生每学年20课时的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完善初高中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管理,建立满足本区学生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研学实践的优秀基地,形成凸显区本特征的劳动教育机制和典型案例。
8.提升心育实效。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夯实心育载体,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开展“点亮心灯”区第九届中小学心理课大赛和第四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排查、预警和疏导,做好疫情期心理防护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做好在线教育及返校后的心理干预工作,并纳入学校总体疫情防控工作。举行区未成年人心理教育讲座、心理团辅等服务活动。成立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第三分中心——生涯教育指导中心,整合市心理大中心资源,研究探索适合本区的生涯教育途径和内容。开展区第二轮学校心理特色校评选,促进学校心育品牌打造。
三、完善保障机制,营造全员育人环境
9.完善组织领导架构。制定实施《进一步加强嘉定区德育联盟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德育联盟2020年“七个一”任务落实,提升区域德育管理和德育研究效能。推动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一校一案工作,指导各校建立完善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育人作用,规范工作规程,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
10.建强核心骨干团队。细化落实《嘉定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评选表彰区第九届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德育管理者,宣传建班育人典型事迹,推广德育管理先进经验。充分依托区班主任人才库、区班主任工作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市级班主任培训项目、市德育实训基地建设等载体,聚焦建班育人能力建设,探索分层培训、阶梯培养等有效举措。严格落实《嘉定区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配齐配强专职教师,落实规定学时的专门培训,基本实现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全覆盖。强化教师家教指导力培训,搭建多层次平台,支持鼓励家庭教育指导者的专业能力提升。制定“十四五”德育管理者队伍研修计划。启动中小学教师生涯辅导能力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