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社区(村)、企事业单位,机关各科室:
为贯彻落实本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推动本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发展,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的健康素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达到人人健康、和谐幸福的目标,街道将在本街道范围开展“健康新成”创建活动。具体方案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本区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精神为总揽,以加强健康管理、教育、服务为核心,以巩固健康社区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广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逐渐完善健康循环干预模式,促进社区居民、环境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有效提升辖区居民健康素养。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培训,社区覆盖率达100%,居民的健康素养66条知晓率达到95%,健康行为养成率达到85%。
(二)全面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个卫生服务站,社区居民卫生服务可及率达到100%;在辖区内全面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各社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40%以上。
(三)积极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街镇创建。以区公共卫生联席会议明确的“嘉定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街镇”创建目标和工作内容,努力探索慢性病防控长效管理模式,强化社区各项慢性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
(四)初步建立新成特色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施4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形成与国家和本市9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推进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加快舒缓疗护病房建设,形成老年康复与临终关怀相结合的服务体系;推进社区健康促进,形成与居民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五)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管理。完善经费长效投入机制,规范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共享;深入推进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
三、工作内容
建立“树健康理念——调生活方式——送健康服务——促健康恢复——提健康指数”的五步健康循环干预模式,以居(村)委为单位,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态实施全程干预,并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管理,以达到最终构建“健康新成”的目的。
(一)健康教育进社区
1、发挥健康教育阵地作用。广泛运用健康教育宣传栏、橱窗、板报、《新成社区报》、街道网站等宣传阵地为健康教育搭建平台,扩大健康教育宣传覆盖面。
2、加强健康教育宣教力度。以居(村)委为单位,以社区居民为对象,以宣传健康理念、倡导健康方式、促进健康素养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类健康教育及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如组织“健康大篷车”进社区、“健康营养大比拼”等活动。
3、增强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发挥社区志愿者作用,壮大健康教育讲师团,积极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素养,健康知识知晓率。
(二)健康服务进社区
1、实现家庭医生制服务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好、配强家庭医生,完善全科服务团队,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制服务,引导居民首诊在社区,为签约居民做好预约就诊和转诊工作,逐步提高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利用率。
2、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及疾病筛查。为家庭医生签约居民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及中医体质辨识,家庭医生签约人群体检率达到90%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完成率达到95%以上。组织开展糖尿病及大肠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倡导婚前、孕前体检,配合做好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工作。
3、加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工作。建立1-2个健康示范点。对社区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定期免费检测血压和血糖,实施规范化健康管理;35岁以上的社区居民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加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建设,形成医患结合、病人自助的管理模式。
4、提升社区康复服务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康复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在继续做好区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康复工作基础上,逐渐为社区居民提供居家康复护理和老年人居家介护服务。
5、开展“舒缓疗护(临终关怀)”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全区首家试点单位,要积极探索居家与住院相结合的“舒缓疗护(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年内完成10张“舒缓疗护(临终关怀)”病床建设并收治肿瘤晚期患者。
(三)健康干预进社区
1、推进“心理干预”。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心理咨询门诊建设,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向居民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社区心理危机干预,提高居民心理健康水平。
2、实施“控烟干预”。开展“无烟城市——盖茨中国控烟项目”。通过实施有效的、负责任的、以及可持续的控烟活动,确保居民的吸烟率逐年下降,努力减少由于烟草使用而导致的疾病和死亡。
3、加强“慢性病干预”。以创建嘉定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街镇为工作目标,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在社区卫生中心专业人员指导下学会3项技能,掌握4大知识点,让居民“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掌握健康知识技能,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针对疾病加强管理”。
4、促进“运动干预”。充分发挥社区健身苑点、公共运动场地、健身步道、百姓健身房等公益性百姓健身工程的作用,引导居民科学运动,组织居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5、提升“预防干预”。加强传染病防控,降低传染病发病率,避免群体性传染病发生。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外来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98%以上。加强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无肇事肇祸,为贫困、无业精神病人提供基本精神健康服务。深入开展“市民评议厨房”活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营造良好的食品卫生环境。
四、实施步骤
2012年度“健康新成”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启动阶段(3月-4月)
制定“健康新成”创建实施计划,启动“健康新成”创建工作。
(二)推进落实阶段(4月-9月)
“健康新成”创建工作实施阶段,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估。
(三)总结表彰阶段(10月)
开展“健康新成”创建活动评估、分析,撰写总结报告。对在“健康新成”创建活动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居(村)委进行表彰奖励。
五、组织保障
(一)完善工作机制。依托街道健康促进委员会,建立“健康新成”创建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创建工作的总体推进、综合协调、评估总结等工作。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健康新成”推进工作机制。
(二)明确工作职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干预及各项相关工作的推进实施、专业指导和服务。街道爱卫办、计生办、食药监分所等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条线工作职责做好“健康新成”创建的相关工作。
(三)加强协调配合。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互相支持、互相补位,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居(村)委要负责做好社区居民的宣传及组织发动工作,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有关职能部门,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新成路街道办事处
2012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