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居委,机关各相关部门:
现将《徐行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
嘉定区徐行镇人民政府
2013年2月22日
徐行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嘉定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根据市环保局《关于做好本市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更名工作的通知》(沪环保自〔2010〕430号)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徐行的区域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解决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经济建设、城镇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美化环境,努力将徐行镇建成农业集约化、工业园区化、农村城市化的国家级生态镇。
二、总体目标
依靠全镇资源优势,以建立比较完备的生态产业体系与生态城镇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生态化为目标,转变社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不断改善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徐行经济环境同步提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
三、组织机制
成立以胡明华同志任组长,丁新华、顾建业、俞正新同志任副组长,陈华兴、赵军、倪国民、张英芳、吴建明、陈燕鸣同志为组员的生态乡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镇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办设立办公室,由陈燕鸣同志负责创建工作的日常事务。领导小组总体部署协调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工作,定期检查各项指标的推进与落实情况。
四、工作重点
(一)着力发展生态工业。加强企业的环境规范化建设管理,实施清洁生产及污染减排。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针对印染行业、四大工艺、危化行业等重点行业,通过关停并转和升级转型等方式,力争调整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和低效益的企业25家。(分管领导:金耀明;责任单位:经发办、经济城)
(二)着力推进生态农业。力争完成万金观赏鱼二期财政扶持项目工程建设,强化永辉羊业有机肥循环农业基地的生态化建设,完成爱普香料种植园区域特色项目基地建设,完成绿叶菜种源基地项目建设,申报启动特色水果生产基地建设。完成新一轮农民承包地的土地流转,确保完成粮食蔬菜生产最低保有量;坚持设施菜田建设、引进经营主体与整治蔬菜田间乱搭建相结合,稳步推进蔬菜规模化经营,在大石皮村、小庙村启动与申报建设587亩设施菜田。积极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或生物治虫,合理施肥。改善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分管领导:金耀明、丁新华;责任单位:农业办、经管中心)
(三)着力推进农民宅基地置换。全力做好动迁征收工作,配合土地储备与出让、物流园区搬迁、嘉盛公路延伸、入城口改造和宅基地拆旧区土地整理复垦等工作,加快完成征收地块内30家企业、500余户农户的动迁征收工作。(分管领导:俞正新;责任单位:土地所、城建办)
(四)着力推进市政路网、污水管网建设。完成澄浏公路拓宽改建工程;完成启宁路南段建设,重点抓好启秀路南段、启源路南段、创西路以及唐家浜路等6条道路的建设工程,完善核心区路网设施。力争完成企业污水纳管15家和嘉行公路以东施钱路及大安路至思源路段污水管网铺设。(分管领导:俞正新;责任单位:城建办)
(五)着力推进河道整治。保持新泾河、华亭泾、蒲华塘Ⅳ类水环境功能,完成高家塘整治及对陆慕浜、杨树浜、王家堰等11条(段)河道进行轮疏;有序推进唐家浜生态河道建设;沟通长浜、东横泾水系,通过开挖、疏浚淤泥、修整河坡、种植绿化等措施,彻底改变该区域的水环境面貌。(分管领导:俞正新;责任单位:城建办、水务所)
(六)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和生态社会建设。全镇新、扩、改建项目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规划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要求。开展以生态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社会建设,实现镇域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分管领导:俞正新;责任单位:城建办、各村委)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启动阶段(2013年1月-2013年2月)。召开全镇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全面部署生态镇建设工作。各村、居委成立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与各单位签订《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督促检查各单位落实情况。
(二)创建工作开展阶段(2013年2月-2013年4月)。各单位在创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责任书的目标任务,结合本单位实际职能,制定创建工作实施细则,认真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三)申报实施阶段(2013年4月-2013年5月)。申报材料的准备,包括申请报告、技术报告、工作总结、图片集和文件汇编。工作总结包括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创建过程、主要活动和所取得的成效;技术报告包括《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表》、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证明材料及有关申报表等。按照申报要求,由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向上级书面提出申请。
(四)迎接验收阶段(2013年5月-2013年8月)。对照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指标及考核验收标准,进一步完善各种申报材料,查找存在问题并积极组织整改,切实做好迎接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创建成功。
六、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环保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进。我们要以改善村容村貌、完善生态设施为重点,积极营造干净、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引导广大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各村、居委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创建计划,确保人员、资金、措施“三到位”,使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二)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各村、居委及镇相关部门要按照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的要求,在镇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服从大局,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建设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以生态乡镇创建引领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文明建设快速发展。
(三)筹措资金,加大投入。镇财政所要根据创建需要,安排专项资金,各单位要积极争取国家、市项目资金的投入,建设生态乡镇支撑项目,更好地整合资源,多渠道、多部门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镇建设。
(四)完善机制,严格考评。对各村、居委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把生态镇创建工作列为考核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各村、居委要认真落实创建任务,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分解、措施得力、责任到人。创建工作将作为评优创先的硬性指标之一,对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村、居委,将优先推荐进入先进单位评选行列;对此项工作不重视、未按期完成创建任务的,将实行目标责任考核“一票否决制”。
(五)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村、居委要根据各自的工作任务,把生态建设工作作为年度宣传重点,深入宣传生态乡镇建设基础知识及争创生态乡镇的重大意义,形成“人人争创、人人参与”的创建格局,营造“绿色徐行,全民共创”的良好氛围,使全镇群众关心和爱护生态环境,提升发展品位,打造生态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