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马东园区、直属公司、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
嘉定新城(马陆镇)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关于《2015年嘉定新城(马陆镇)食品安全工作要点》,经嘉定新城管委会(马陆镇政府)研究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予以认真落实。
嘉定新城管理委员会
嘉定区马陆镇人民政府
2015年1月28日
2015年嘉定新城(马陆镇)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2015年是全面完成《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和《上海市食品安全行动计划(2012-2015年)》的收官之年。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加强我镇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现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2015年嘉定新城(马陆镇)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七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五个最严”的工作要求,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着力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年报告发生率6/10万以内,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达到80%,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和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二、主要工作内容
(一)深化改革强基础
1、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明确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网格化监管。镇食安办和各村、社区监管站根据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基层监管网络,结合“大联勤”机制,完善“专管员制度”,及时掌握辖区内食品安全动态信息。各村、社区的“一站三员”和志愿者队伍要发挥基层优势,主动加强与监管部门以及村、社区监管站的错位监管,加强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并及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2、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制度
坚持综合协调、上下左右联动。继续加强镇食安委建设,提高综合协调能力。落实综合协同、信息共享、事故协查、全程溯源的联动协作机制,主动组织协调辖区内食品安全联合执法和综合整治、专项治理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3、进一步加强镇食药监所的建设
2014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已在镇食药监所办公场地、办公经费、人员配置、执法车辆、检测设备等硬件方面给予大力支持。2015年的工作重心主要是软件建设。针对新招录人员多、工作经验缺乏等问题,一方面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绩效考核和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奖惩;另一方面是提升能力建设,开展培训和岗位练兵系列活动。
(二)强化监管守底线
1、落实“五个最严”,加强食品安全全程监管
继续强化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保持对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的高压监管态势。农业环节,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进一步规范种植养殖行为,强化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生产环节,加强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分类分级风险管理,加大对原料控制、成品检验的监管力度;流通环节,加强对超市卖场、集贸市场等流通领域重点单位的监管,严把食品经营入市关、经营过程行为关和食品经营退市关;消费环节,全面推行新版SOP(餐饮食品安全检查标准规程)的实施工作,加强现场监督检查,严控高风险领域的食品安全风险,加大对高风险食品的抽检力度,推进监督公示及量化分级管理。继续开展集体用餐配送企业整治达标行动。
2、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提升行业自我管理水平
一是推进食品安全责任险,提高保险覆盖面;二是完善食品行业自律小组的制度建设,做好传达食品安全政策信息、从业人员培训等工作;三是引导食品企业强化自查报告制度,促进企业加强质量内审,把自查报告与许可延续、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结合起来;四是强化重点单位、集贸市场远程电子监管系统,运用制度加科技、人防加技防相结合的方式,为监管提供直观、高效、溯源的信息支持;五是完善食品安全红黑榜公示制度,引导企业强化食品安全道德诚信体系建设,诚信经营,正当竞争,努力实现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的良性循环。
(三)梳理隐患抓重点
1、餐厨废弃油脂专项整治
通过部门联动,推动油水分离器的安装。镇食药监所主要以审核许可为抓手,将油水分离器的安装及前期废弃油脂收运情况作为审核重点,并在日常监管中将废油回收情况列为日常检查内容之一。对回收异常的单位,一经查实,将协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罚。此外还将通过基层监管站的排摸、巡查,从源头上解决泔脚养猪屡禁不绝的现状。
2、食品无证经营专项整治
充分利用村、社区 “一站三员”、志愿者队伍,对辖区内无证小餐饮、小食杂店、食品摊贩、无证食品加工窝点进行排摸,以“疏堵结合、分类指导、减少存量、控制增量”为原则,对无证经营行为开展分类管理:一是由监管部门督促办证,二是在2014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快推进登记纳管,三是对高风险或不配合管理的单位进行查处取缔,力争在2015年内全面实现食品无证经营监管全面化、制度化、常态化。
3、超保质期食品、回收食品专项整治
结合日常监管和群众投诉举报,以辖区内超市、卖场、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食杂店为重点,加强对退市的超过保质期食品和回收食品的处理,加大对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的查处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4、重点地区、行业食品专项整治
针对城郊结合部食品市场基础薄弱、底数不清的现状,2015年将进一步加强对城郊结合部食品市场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特别是两城,依托马陆社区,联合执法部门,严把准入关,坚决取缔地下食品加工窝点;针对社区餐厅,将以“星级评定”工作为抓手,落实“四项机制”,严格执行“办酒前必申报、办酒中必指导、办酒后必回访”的工作制度,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放心、卫生的消费环境。
(四)社会共治筑防线
1、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结合3.15、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六五”普法等活动,拓展日常“六进”等宣传途径,加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百姓食品安全意识。同时,充分利用《马陆报》等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引导群众正确对待食品安全事件和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2、加大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力度
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充分发挥自律小组的作用,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培训质量,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不少于40小时的培训要求,建立培训考核档案,完善考核合格上岗制度,提升食品关键岗位从业人员的法规道德意识和基本职业素养。
3、强化第三方监督力量
进一步提升第三方监督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比重,激发广大群众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热情,及时收集各类信息,听取各方意见建议,重点对第三方监督小组管理制度加以修订和完善,确保公开透明,探索客观公正、科学长效的评估机制。
4、完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
严格执行举报保密制度。完善有奖举报制度,适度扩大奖励范围,对提供有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及时兑现奖励。对举报违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等严重违法犯罪问题的举报人,以及违法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举报人员,适当提高奖励额度。切实提高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措施
(一) 加强监管人员培训
加强对食安委和食安办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对食品安全执法人员、村、社区“一站三员”和志愿者的培训,提高监督执法、隐患排查、信息上报、协助执法能力。通过开展分级分类培训,提高监管队伍的责任意识、行政执法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食品安全集中培训。
(二)从严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完善并推进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刑衔接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流程,落实最严的处罚,依法严厉查处生产经营违法添加、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三)加强责任追究
各相关部门必须将“三个从严”抓队伍、“五个最严”抓监管的工作理念融入到食品安全监管的各个环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细化明确部门负责人的监管责任和岗位职责,切实将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到岗,确保问题可倒查、责任可追究。
附件:嘉定新城(马陆镇)食安办重点工作计划表
1、备案纳管—-加强对无证食品经营的监管
2、星级评定—-加强对社区餐厅的监管
嘉定新城(马陆镇)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
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