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管理委员会文件
2015年菊园新区社区工作要点
索 引 号: WG2308000-2015-003 主题分类: 街镇
发布机构: 菊园新区 发文日期: 2015-03-25
名 称: 2015年菊园新区社区工作要点
文 号: 嘉菊管[2015]32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机关各科室: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菊园新区2015年社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落实市委一号课题重要成果为抓手,坚持推进民生持续改善不动摇,坚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松劲,坚持保持社区和谐稳定不懈怠,运用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方式,全面提高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为打造“科技菊园品质菊园”奠定坚实基础。
一、坚持管理创新,推进社会治理
1.加大专项整治推进力度。一手抓成果巩固,形成常态管理机制,防止整治回潮,问题反弹;一手抓整治提升,对照三年行动计划和2014年年度整治成果,科学合理设定2015年整治目标任务。围绕矛盾突出的重点、难点、顽症问题,加大整治的推进力度,逐步实现由专项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总结、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法,强化守土有责意识,加强条块联动,整合部门资源,逐步提高依法开展社会治理的能力。
2.完善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推进电子台帐的应用,加强社区居委会电子台帐的规范化使用,以电子台账监督和促进社区各项工作的落实;优化考核评级(600分)模块内容和操作流程;发挥宣传模块舆论先导、榜样示范的作用;加强联系单的在线流转使用,及时将发现的问题流转到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处置解决,确保做到基层减负增能。
3.做好考核评级指导。新区城市居民区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协调、指导、推进、评估作用,认真研究制定评级细则,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着力推进评级指导意见的落实。各社区要按照评级奖补的方式,切实发现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发挥好社会管理“第一道防线”作用,主动守好土、看好房、管好人、服好务,确保一方平安和谐。
二、坚持民生保障,完善社区设施
4.扎实做好民生保险工程。加强区政府实事工程民生综合保险工作宣传,充分利用小区公开栏、显示屏、黑板报、宣传折页、海报等形式,在新区户籍居民中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知晓率,确保出险人家庭享受政府实事工程的惠民成果。做好2015年民生综合保险登记受理工作。签订2015年度新区社区综合保险合同,为新区机关、事业、公司、社区、楼组长、志愿者等购买社区综合保险。
5.推进居委会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社区居委会办公、活动用房和服务设施建设。新建社区居委会建设居委“一站式”服务点;已建社区居委会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成熟一个改建一个;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社区居委会,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进行改建。年内计划完成5个居委“一站式”服务点的新建和功能改造工程,试点推进居委会门头、门牌、台牌等标识的规范化建设工作。
6.推进老旧小区社区用房改造。根据《关于<嘉定区老旧小区社区用房建设资金的补贴办法>的通知》的要求,按照区、街镇两级财政1:1出资比例,通过购买、置换、收回闲置国有资产用房等途径,进行老旧小区社区用房的改造,年内计划完成1处。
7.规范设置社区居委会用房。按照《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做好对新建住宅小区社区居委会用房的审核,合理设置位置、按标准配足面积、明确功能布局,完成北水湾名邸、汇丰荷苑两期、嘉宝梦之湾、柳湖景庭小区社区用房的装修,做好验收、确认、移交、产权登记等工作。
8.合理界定社区居委规模。按照人缘性、地缘性和资源配置情况以及有利于开展社区管理、居民自治和服务居民的原则,合理设置社区居委会。新建社区居委会规模要控制在2000户左右;新建小区的居民入住率不足30%的,由相邻社区居委会代管或筹建社区居委会;入住率超过30%的,根据有关规定,及时成立社区居委会。
9.拓展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加强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建设,坚持民生需求为第一导向的原则,及时调整便民服务范围。完成嘉富社区便民服务一条街建设,通过标准化建设和合理划分功能定位,打造成为社区邻里中心,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探索在菊园西部地区设立生活服务中心分中心,使为民服务工作辐射菊园西部居民。完成嘉枫“巧手烘焙坊”和嘉悠“三房两厅”工作室内部装修及设备添置,为菊园居民提供更为丰富的社区活动场地。
三、坚持机制创新,深化共治自治
10.大力推动社区共治建设。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格局,依托区域化党建、社区代表会议、网格化管理社区共治三大服务性工作平台全面推动社区共治,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完善党组织整合资源的机制,巩固社区原有党建品牌;召开新区三届二次社代会,调整五大专业委员会主任名单,提升社区共治力度,每个专业委员会每年确定1-2个议题,由主任召集成员围绕议题开展活动,并最终形成报告;汇总梳理代表议案并抓好推进落实,完善“协商民主、多元参与”社会治理机制;凝聚各类驻社区单位和不同利益群体,统筹区域单位人财物资源,共同探索完善社会管理长效工作机制。
11.依法开展换届选举工作。加大换届选举宣传力度,营造选举氛围,提高选民知晓率;分层次进行选举工作培训,使选举工作人员熟练掌握选举操作流程,确保选举依法、规范、有序开展;坚持社区居委会成员属地化,通过“大海选”竞选机制开展嘉富等9个居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竹筱、嘉北、嘉和、嘉悦4个居委会先期推行直接选举。以换届选举为契机,将社区中威望高、居民信任、工作能力强、热心社区公益的居民骨干吸纳进社区居委会队伍中,实现居民的事情居民自己解决。
12.开展“楼组微自治 物业大客服”工作。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全面开展“楼组微自治物业大客服”工作。“楼组微自治”围绕“打造楼组自治阵地、建立楼组会议制度、形成一个楼组公约、制作楼组宣传版面、记好一本楼组手册”五大基本要素,建立起楼组居民自治议事平台,有序引导居民全程参与自治事务;“物业大客服”力争做到物业人员“人人是前台、人人做保洁、人人懂绿化、人人保平安”,着力解决“标准不落地,表现不稳定,业主满意度偏低”的问题,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13.健全居民自治组织架构。进一步完善五大专业委员会,积极探索“5 X”模式,发挥专业委员会的议事、协调功能,在原有公共卫生、治安保卫、精神文明、老龄工作、人民调解五大专业委员会基础上,结合各社区居委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探索建立环境、新居民等专业委员会,进一步推动居民用协商、沟通、合作等方式开展自我管理。探索“一站多居”社区管理模式,增强居委会自治功能,实现居委会的“减负、增能”。
14.完善社区各项自治制度。认真修订居民自治“四项基本制度(《居民自治章程》、《居民会议制度》、《居务公开制度》、《居民公约》)”,确保“四项基本制度”的内容、程序、运作规范。坚持居务公开“三规范”(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时间),建立健全居务监督委员会,规范监督程序,确保居务公开程序、内容透明、公正、公平。深入推进社区“三会”(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制度,引导居委会用自治方法协调处理社区各类矛盾和事务。继续深化社区居委会内部管理制度,实现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规范化。
15.积极深化居民自治建设。以“自治家园”创建为契机,以专业委员会为载体,以“睦邻点”等社区群团组织为基础,以社区“五老”、社区精英、社区达人为骨干,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居民自治的形式和途径,引导居民用协商、沟通、合作的方法处理和协调社区事务,为居民搭建自治载体、组建群众团队,提供活动场地和项目资金等支持。同时,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拓展渠道和平台,推动自治方式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16.推动业主自治组织建设。年内启动保利五月花、汇丰凯苑小区业委会建立,推进嘉华居业委会的新建,完成嘉宁坊、清河路202弄、新城枫景等业委会换届工作。充分发挥菊园业委会沙龙等业主自治组织作用,定期组织开展业委会业务学习培训,加强对业委会日常工作的监督、指导,提升业委自治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社工素质
17.配足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按照350户配备1名社区工作者的标准,做好社区工作者的招录及人员储备工作。对社区地域范围广、人口较多、社区管理和服务任务较重的社区居委会适当增加人员。调整社区工作者的年龄结构,努力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结构。建立健全社工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一人一档”,将社工基本信息、岗位变化、考核评议、教育培训和奖惩情况等纳入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
18.完善社区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继续实施社区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健全完善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增强对社工个人工作实绩的考核,进一步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激励社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19.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发挥菊园社区事务工作站作用,加强社工队伍管理与培养,推进社工专业化、职业化。继续实施“社工菁英”培养计划,通过组织社工开展素质拓展、社工沙龙、基础业务知识竞赛、基层工作者培训班等项目活动,储备一批社区工作后备力量,搭建社区工作者技能才艺展示舞台。充分利用好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共建资源,为社工队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和理论指导。继续实施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制度,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不得低于90%(不含2年内新进的社区工作者)。
20.发挥社区骨干积极作用。坚持鼓励参与和发挥特长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培育楼组长队伍,要通过培育宣传和平台载体建设,吸纳一批热心社区工作的居民加入到楼组长、社区群团队伍中。挖掘并发挥社区能人、社会组织负责人等社区骨干的引领作用,通过社区骨干带动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大力培育以社区骨干为带头人的群众性组织和议事协商载体,通过组织化方式,引导居民依法、理性、有序地参与社区建设。
21.加强社区工作者作风建设。社区工作者要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密切联系和定期走访居民,尤其是老干部、老党员及特殊人群要做到“五必访”。要加强与居民的交流沟通,充分掌握社情民意,及时为居民排忧解难,传递诉求,起到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继续采用第三方组织对社区居委会开展满意度测评,推动社区工作者作风建设。
五、加强组织管理,保障社区工作
22.加强社区工作组织保障。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建设组织机构,统筹协调社区建设工作,注重社区建设的整体性、全面性、长远性,加强对社区建设的前瞻性思考和研究,确保社区工作的稳步推进。
23.落实社区工作资金保障。建立社区工作财力保障机制,合理设定社区工作者薪酬标准,实现收入自然增长,专职社区工作者的年收入高于2014年全区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建立与岗位等级和绩效考核相衔接的薪酬体系。建立完善工作经费动态增长保障机制,确保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活动经费每月每户不低于8.1元,并设立社区专项工作经费,探索建立楼组长工作补贴,建立健全“费随事转”的经费保障机制。
24.深化社区工作宣传保障。充分借助新城菊园报、社区网站、社工站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宣传辐射效应,及时宣传社区建设工作动态、经验成果。明确专人负责社区建设的媒体宣传和信息收集报送工作,健全社区信息报送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上报数量和质量的考核机制。不断加强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建设,增强社情民意联络员调整及沟通联系,拓展民生民意汇集点,把居民群众所想所盼、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形成有价值的社情民意,定期向区相关部门报送。
 
 
                         嘉定区菊园新区管理委员会
                              2015年3月25日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