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管理委员会
菊园新区关于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索 引 号: WG2322000-2021-001 主题分类: 街镇
发布机构: 菊园新区 发文日期: 2021-11-30
名 称: 菊园新区关于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文 号: 嘉菊管[2021]112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为切实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根据《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我市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意见》《中共嘉定区委、嘉定区人民政府关于提高我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新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贴实现菊园新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目标,着力强化菊园新区自然灾害防治委员会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围绕“强基固本抓能力、精耕细作有创新、坚守底线保安全、科学作为聚成果”工作主线,提升“防大灾、救大险、治大害”能力,为菊园新区深入推进“科技菊园、品质菊园”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形成各方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自然灾害防治格局。强化党工委和管委会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实现新区统筹指导、村居就近指挥,各部门分工负责、相互协同的救灾应急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同时保障生产、生活、财产安全。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自救互救技能,通过减轻灾害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形成人口、经济同资源环境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减少因人为因素引发自然灾害概率。

——坚持预防为主,努力把自然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把自然灾害防治融入有关重大规划、重大工程、重大战略,实现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坚持改革创新,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健全自然灾害防治法规体系,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建设应急救援关键力量,完善灾后恢复重建体制,建立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

(三)总体目标

到2022年,新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体系更加高效科学,工作机制更加健全顺畅,应急预案更加实用完备,抢险救灾保障更加有力有序,基层综合减灾机制更加有效,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更加普及提高,基本建成新区、村居、居民小区(村民小组)三级防灾减灾救灾队伍体系,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显著增强。到2035年,基本实现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风险、有快速修复能力的“韧性城市”。

二、重点任务

(一)健全应急救灾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

1.树牢综合减灾理念。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作为新区党政领导干部和各单位培训内容,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理念,坚守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各单位要分批次、分层级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集中学习。(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

2.完善自然灾害防治责任体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抓实抓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任务阶段性工作落地。建立完善新区灾防委及其办公室运行规则,各单位、各村居委要明确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责任机构及人员,压实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促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统筹运转更加协调、高效。(责任单位:新区防灾办、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各村居)

3.推进规划标准体系建设。衔接《上海市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上海市嘉定区综合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聚焦综合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组织编制和实施新区综合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办)根据《嘉定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开展“十四五”菊园新区环境品质“韧性城市”行动专项工作调研,开展菊园新区“防灾减灾”专项工作建设(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各村居)

(二)强化风险管控,推进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4.抓好风险会商研判。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要围绕年度、冬春季、汛期、梅雨期、夏季高温、“七一”庆祝活动、国庆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点时段、重要节点、重大活动,组织开展自然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事故风险形势会商研判。(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

5.加强灾害监测预警。落实区关于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极端天气、水情、地质、农林生物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对重要天气过程、重要节点作出风险防范预警提示。(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各村居)认真落实《社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沪府办〔2020〕65号)要求,推进实施社区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依托区大数据资源平台实现新区防灾数据汇聚与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加强新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预警平台标准化建设,推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向基层社区延伸。(责任单位:新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6.实施灾害风险普查。按照国家、本市及本区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部署要求,积极配合区灾险普查领导小组相关普查工作,建立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与常态化灾害风险隐患调查相互衔接促进、动态更新的工作制度。(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各村居)

7.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紧抓中央实施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重大机遇,完善防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应对能级,加强新区自然灾害防御设施建设,提升学校、医院、居民住房、高层建筑、交通基础设施、化工园区、水电气生命线工程以及其他重点设施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加快防震等级不达标、抗震能力薄弱的建筑物、设施的加固改造。推进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城市更新“留改拆”规划,分类提升既有建筑抗震能力,提高城市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馆)、地下空间等公共服务设施及规划用地,推进新区应急避难场所设施标准化建设改造。以嘉定区“海绵城市建设”为依托,结合新区易涝地区为重点,推进防汛地下排水管网百年一遇标准实施工程,不断提升城市防汛排涝保障能力。重点针对历史上台风汛期多次发生洪涝灾情的地区,提高标准、完善设施,加强菊园新区排水系统研究和技术储备工作。(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

(三)强化灾害应对,提升救灾综合效能

8.健全灾害预案体系。以推进新区总体预案修编为工作主线,推动处置地质灾害、防汛防台、雨雪冰冻、灾害救助、农业有害生物、森林火灾等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和街镇预案修订完善;建立健全灾害应对评估机制,规范防汛防台、雨雪冰冻、大雾等灾害应急响应标准与流程,形成贴近实战、上下联动、有机衔接的应急预案体系。各单位、各村居按要求组织开展防汛、地质灾害、地震、雨雪冰冻、灾害救助、农业有害生物、森林火灾等专项应急演练和各类综合应急演练,进一步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各村居)

9.提高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加强与主要灾种指挥机构和灾害管理部门之间工作协同,健全工作规程,形成救灾合力。以《嘉定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通则》《嘉定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现场指挥意见》等文件为依据,强化应急值守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推进新区城运中心平台应急指挥系统实战化和高效化,推动风险发现和协同处置智能化。(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各村居)

10.加快应急物资储备顶层设计。规划好新区“十四五”应急储备物资和装备,建立健全综合管理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种、规模、结构,优化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加强实物储备、落实产能储备、完善社会储备、鼓励家庭储备,提高应急物资储备效能。建立救灾物资多级储备机制,推进各级救灾物资逐步储备到位,建立新区、村居二级防灾物资储备(库)点。建立物资管理系统,统筹调配制度。对储备物资种类、数量按照实际需求和灾害趋势不断进行调整完善。(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各村居)

11.加强应急队伍能力水平。对标应急救援力量主力军定位,加大抗洪抢险、地震、地质灾害等领域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力度,打造灵活机动、专业高效的应急救援“尖刀”力量。继续推进新区、村居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灾害信息员分级培训机制,组织参与新版“全国应急信息员数据库”和“灾害事故e键通”专题培训。按照区组织、街镇为主、居村社区配合原则,建设新区灾害风险信息报送队伍。(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各村居)

12.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坚持社会与行业相结合、常态与节点结合,以“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时段为契机,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和救援演练,播放相关防灾减灾公益片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加大防灾减灾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推进力度,持续发挥防灾减灾学习活动专题网络平台和“学习通”APP效用,开展社区公共应急防灾技能提升行动,组织实施“震才实学”上海市青少年防震减灾素养提升计划,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各村居)

13.夯实综合减灾基层基础。争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稳步推进全国综合示范社区创建成功后的动态管理。推进基层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标准化建设,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老弱病残等家中易发灾害人群为保障安全的重点,对申请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中的脆弱人群进行家庭应急物资发放配备,织牢防灾减灾安全保障网,逐步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各村居)

14.完善多元参与机制。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制订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政策制度,探索完善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政策,健全社会组织动员机制和协调机制,进一步增强社会组织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建设能力。(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新区有关单位、各村居)

四、保障举措

1.建立信息制度。着眼上下联动、部门互通,推动建立通报报告机制,对防灾减灾救灾重大工作部署、典型工作经验、重要工作进展等情况进行及时通报,主要涉灾部门每半年、其他成员单位每年向新区灾防委报告本单位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情况。健全完善灾情管理体系,落实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规范灾情台账管理和灾情核查核定。推动构建灾害风险信息快速报送体系,明确灾害风险信息内容、报送原则和预警响应要求。(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办、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各村居)

2.加强综合督导。结合《中共嘉定区委、嘉定区人民政府关于提高我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意见》文件精神,落实任务分工,推动落实重点任务分解。(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办、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各村居)坚持点面结合,加大主动调研力度,及时掌握基层工作现状,着眼问题和需求导向,研究制定针对性工作措施,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

3.强化工作考核。建立完善防灾减灾救灾考核和问效机制,把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作为各部门和各村居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统筹自然灾害防治、安全生产、消防等一体化组织实施考核。加强考核工作创新,强化结果运用,以考核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责任单位:新区灾防办、新区灾防委成员单位、各村居)



嘉定区菊园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1年11月30日


嘉菊管[2021]112号(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意见).pdf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