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WG1010000-2022-001 | 主题分类: | 街镇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2022-07-15 | |
名 称: | 上海嘉定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嘉定工业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 ||
文 号: | 嘉工管委发(2022)18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
《2022年嘉定工业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实施意见》已经嘉定工业区管委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2022年嘉定工业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实施意见》
上海嘉定工业区管理委员会
2022年7月15日
附件:
2022年嘉定工业区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上海市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嘉定区贯彻落实<上海市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和《2022年嘉定区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等文件要求,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四个最严”为统领,立足食品安全的新形势新任务,立足问题导向,立足严的主基调,立足落实见效,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压实工作责任,坚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工业区党工委、管委会的中心工作,牢牢树立“大食品安全理念”,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社会共治水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重点工作
(一)坚持党政同责,构建食品安全工作“协同网”
1.加强党政同责。全面贯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和《上海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要求,建立嘉定工业区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定期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制定工业区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将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将食品安全纳入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的目标责任考核内容。
2.加强分析评议。调整工业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员名单,明确工作职责,充分发挥综合协调、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协助执法和宣传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不定期对辖区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分析评估,加大协同处置的力度;加大对辖区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的跟踪督办力度,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的质量和实效。加强对各单位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强化队伍建设。继续完善村居“一站三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1+3+X”工作模式,持续推进分片包干的食品安全组团式监管,做到监管不留盲点。同时加强对“一站三员”和食品安全检查员队伍的能力建设,定期做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全年不少于60学时,更好地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二)坚持预防为主,筑牢食品安全及疫情防控“防火墙”
1.强化疫情防控。坚持“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人物同防、闭环管控”工作原则,加强对20家进口冷链食品冷库分级分类全流程闭环管控和全过程可追溯管理,落实人员健康防护、消毒、核酸检测、应急处置、运用“沪冷链”系统等措施,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验“三专、三证、四不得”和“五个关口”要求。
2、强化源头管控。通过管好存量、严控增量等措施,加强对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严格控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盒饭、桶饭企业)、进口冷链食品冷库等项目的准入审批。加强对社区沿街新开办或转业态餐饮商铺在办理证照过程中的源头管控,强化与社区、物业公司的信息对接,严格执行业态负面清单,对社区居民争议较大或反映较强烈的经营事项增设意见征询程序,充分听取周边居民意见,严防扰民业态或项目产生。
3、强化隐患排查。协同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通过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组团式监管,充分整合“全勤网格”工作机制,高效对接“一网统管”工作平台,推进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食品摊贩违法经营、餐饮油烟污染、餐厨废弃油脂非法处置、保健食品非法“会销”等食品安全五项网格化事件融入社会综合治理网格管理,进一步增强发现问题和处置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专项治理,织紧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
1、抓好无证食品经营专项治理。巩固无证无照治理成果,严格落实《嘉定区关于健全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治理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强无证食品经营单位的排摸力度,继续以“引导办证一批、备案管理一批、查处取缔一批”的分类处置方法开展治理。
2、抓好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治理。聚焦食品原料、加工操作、环境卫生、配送过程“四大环节”,重点排查主要从事网络餐饮服务、美食广场等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开展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安全专项监测。实施服务型监管,积极推动电子证照联动应用,落实“美食广场”举办者、经营商户、第三方平台、监管部门等责任。继续大力推广使用“食安封签”。
3、抓好保健食品行业治理。继续依托全勤网格工作机制,将保健食品基层综合治理纳入城市运行“一网通办”平台,建立基层保健食品违法行为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制度,通过基层执法人员、网格人员、村(居)工作人员、志愿者开展排摸巡查,及时发现相关违法线索,实现协调联动,推进保健食品行业基层治理,全面消除保健食品非法“会销”现象。
4、抓好小型餐饮单位备案管理。严格按照《上海市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临时备案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因地制宜开展小餐饮备案纳管工作,强化餐饮单位事中事后监管,健全退出机制,把工作的重点向前端和末端延伸,及时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强化源头减量和末端处置。及时延续、注销过期备案证。
5、抓好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推进学校食堂智慧管理模式,实行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开展开学前学校食堂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建立由食药安办、市场监管所、教委、城管中队、派出所、联勤中心、各村(居)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机制,加强校园周边食品摊贩的整顿力度,严防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
6、抓好自办酒会所长效管理。继续推进农村自办酒会所标准化建设,督促村委落实会所管理属地责任,加强对自办酒会所的日常检查指导,切实有效防范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等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结合《本区餐饮业恢复堂食工作方案》的要求,有序恢复自办酒会所堂食,同时联合市场所组织对会所负责人、厨师开展培训。农村自办酒席安全责任险签约率达到100%。
7、抓好食用农产品专项整治。加强对农(集)贸市场、批发交易市场、超市卖场、生鲜菜店等的日常监管,督促市场方追溯管理义务。落实食品安全快检制度,及时向市民公示检查结果。持续开展本市韭菜、豆芽、梭子蟹、淡水鱼等重点食用农产品综合整治和质量提升工作。继续做好农贸市场、超市卖场检验检测设备、试剂等的补贴工作。
(四)坚持多元参与,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网”
1.发挥群防群治作用。调整完善社会监督员和志愿者队伍,积极发挥社会监督员、“市民巡访团”和志愿者的群防群治作用,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巡访活动,扩大评议范围,突出评议重点,优化评议方式,通报评议结果,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加入到食品安全共治中来,构建政府、企业、市场、消费者“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2、发挥多渠道监督作用。完善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有奖举报制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市民通过12345和12315热线等多种渠道举报周边食品安全问题。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对核实属实且符合奖励条件的举报予以奖励,进一步提高市民参与、监督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积极性。
3、发挥科普宣传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模式,“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宣传渠道,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和“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六进”、保健食品“五进”科普宣传等系列活动。继续深化“食品安全进课堂”、“食安小戏进村居”等品牌项目,增强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自我防范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关注食品安全、关爱生命,珍视健康的良好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领导重视,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制度
各单位、各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与属地管理责任,认真落实考核细则和工作责任书的要求,经常性地研究食品安全工作,排查食品安全风险点,将食品安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部门协同,形成食品安全工作合力
食药安办要发挥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部门协同作用,牵头协调推进跨部门的食品安全事件,对工作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组织开展联席会商,研究解决措施。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分工,履行工作职责,细化岗位责任,任务落实到人到块。
(三)加强督查,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食药安办要认真组织开展各项专项行动和宣传活动,督促健全完善各个环节的日常监管工作。要经常性地深入村居进行检查指导,了解工作动态,帮助村居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属地责任落实,较好地完成全年的食品安全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