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工业区管理委员会
上海嘉定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23年嘉定工业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 WG1905000-2023-006 主题分类: 街镇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23-06-14
名 称: 上海嘉定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23年嘉定工业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 号: 嘉工管委发(2023)15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上海市嘉定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嘉定工业区实施城市管理精细化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市合作共建超大城市精细化建设和治理中国典范框架协议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重要理念,通过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探索经济高质量、城市高品质、治理高水准的现代化新城发展之路。始终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管为本建体系、补短板锻长板、抓重点显亮点,进一步深化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和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的管理理念。牢牢把握人民城市根本属性,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城市治理的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谱写出新时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新篇章。

一、深耕“美丽街区”建设专项行动

(一)巩固提升“美丽街区”建设成果。巩固第一批1个“美丽街区”建设成果,启动第二轮“美丽街区”建设,结合架空线入地、路域设施全要素、做减法、一体化道路精细化管理要求,建设完成1个“美丽街区”,争创“美丽街区”示范街区。进一步提升“美丽街区”覆盖率。

(二)建设绿色社区。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机制,促进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创建率达到70%以上。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家具”,鼓励市民参与公共空间文化内涵建设。

(三)开展线、杆、箱整治。按照全要素、做减法、一体化的原则,完成0.8公里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进一步推进各类变控箱体的小型化、隐形化、艺术化,落实全要素整治要求。

(四)开展路面设施整治。健全道路隔离设施设置的协调和日常管养机制,兼顾道路安全和景观美化,做到设施减量、造型新颖、规范管理。加强行道树穴管理,重要道路、重要区域行道树树穴铺装完好率达到100%,其他道路完好率达到95%以上。

(五)规范广告、招牌管理。深化户外广告治理,对现有户外广告设施设置阵地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评估和修编完善,夯实户外广告规范管理基础。规范户外招牌管理,提升户外招牌设置品质,创建1条户外招牌特色道路(路段)。

(六)提升保洁水平。优化道路保洁模式,确保重大活动保障,提升区域面貌。大力配置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装备,优化机械化清扫保洁作业流程,实现可机械清扫道路95%的机扫率、90%以上的道路冲洗率,有序扩大高标准保洁区域覆盖范围。

(七)建设公园城市。持续完善城乡公园布局,提升现有公园品质。健全绿道体系,建设衔接区域、串联城乡、覆盖社区的绿道。基本实现步行5-10分钟有绿地、骑行15分钟有景观、车行30分钟有公园。

(八)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对老镇、老街、老建筑风貌保护和有机更新,充分挖掘激活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更多可阅读建筑、可漫步街区,更好体现娄塘老镇文化历史的特质特色,加快推进娄塘老镇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整体保护更新。向社会新开放1处经保护修缮后的文物保护建筑和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二、深化“美丽家园”建设专项行动

(一)旧住房更新改造。结合旧住房改造与社区治理,内外兼修,着力推进老旧住宅小区屋面平改坡改造、坡改坡改造、外立面修缮等老旧小区的急难愁问题,完成上级要求的旧房综合改造,进一步提高居民住房和环境质量。

(二)建设“有爱无碍”城市。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强化施工维保“一体化”采购,做到有条件加装的业主意愿征询全覆盖,每年加装5台,重点解决“悬空老人”问题。持续推动既有公共建筑、住宅小区适老化改造工程,完善城市无障碍设施规范和标准,提供从出行到信息交流等全方位的无障碍服务。

(三)推进小区综合治理。推动城市管理服务向居住社区延伸,细化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事项清单,落实职能部门和专业单位管理服务责任,推进事项清单纳入“一网统管”平台派单处置。做实做优“社区工作室”制度,鼓励执法部门进驻社区。打造“安全有序、整洁舒适、生活便捷、文明文化”的美丽家园,推动创建1个“美丽家园”建设特色示范小区。

(四)推动物业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物业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物业管理行业党建,培育1家党建品牌物业服务企业。提升物业服务整体水平,健全物业服务市场机制,完善物业服务价格信息发布,推进物业收费电子化,完成1个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费调价。全面实施住宅物业服务合同网签备案,推行物业服务企业多维度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在物业管理招投标和项目评优等方面的应用,引导小微小区合并管理。

(五)深化社区规划师作用。探索形成由城市规划师、建筑工程师、景观设计师和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的多专业联合团队,为城市建设管理提供高质量、精细化的技术咨询和指导。塑造城区特色、提升城区魅力,营造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公园可休憩、城市有温度的高品质城区环境。

三、深固“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

(一)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继续有步骤地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重点解决“三高两区”周边农民以及规划农村居民点范围外的分散户的居住问题,引导农民按照规划和设计依法依规建房,实现村庄平移归并模式下的集中居住。农民进城镇集中居住所需的建设用地,运用增减挂钩政策,实行指标周转制度,优化相对集中居住模式和路径,完成农民相对集中居住60户左右。

(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市工作要求每年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任务清单,创建3条“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续建与新建项目,按上级要求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嘉定工业区95%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达标创建。

(三)提升乡村风貌品质。加强风貌保护和引导,注重保留乡村自然肌理,优化乡村空间布局,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建筑风貌与乡村色彩协调统一,注重乡土气息,体现水乡韵味,展示地域特色。完成1个以上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4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3个规划保留保护村基本达到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标准。形成一批可推广、可示范的乡村建设发展样板。

四、改善人居环境品质专项行动

(一)推进违法建筑治理。开展无违建创建先进街镇复评和示范街镇创建;综合运用自拆、助拆、强拆、罚款、没收、信用惩戒等手段,深入推进违法建筑治理;加强调查排摸,精准施策、积极稳妥推进存量违建拆除,实现经营性、影响公共安全等重点类型违建“逐步清库”;通过实施智能化监管、加强源头巡查管控、引导市民群众举报监督等多种措施,快速发现、快速处置新增违建,实现新增违建“零”增长。

(二)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整区域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5%以上。居民普遍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居住区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提高居民交投可回收物便利化水平。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嘉定工业区100%规划保留保护村的湿垃圾实现镇域范围内集中处置。

(三)开展“五个周边”环境整治。开展轨交出入口、医院、学校、集贸市场和居住小区等“五个周边”环境治理。加强未纳入市政道路设施量的内部道路管理,着力解决市容

环境脏乱差、路面破损、道路乱停车等失管失养问题。

(四)开展镇区环境整治达标行动。聚焦消灭环境脏乱差,解决道路坑洼破损问题,重点整治娄塘以及朱桥撤制镇的乱占道、乱停车、乱拉线、乱张贴、乱搭建、乱堆物、乱扔垃圾、乱设招牌等行为。

(五)改善生态环境品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生态系统稳定性更加增强,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实现。其中,PM2.s年均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左右,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保持在8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15.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完成嘉宝智慧湾未来城市实践区、北部科技驿站项目绿色生态城区专项规划编制及创建申报工作。

(六)开展水环境治理。全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建立健全河湖长制管理体制机制,确保31条镇管以上河道水质监测断面全年达标。计划三年完成镇村级河道整治10余公里,持续推进雨污混接混排改造。

五、提升交通管理能级专项行动

(一)加强交通组织管理。配合完成道路拥堵交通堵点改善项目,提升路网整体通行效率和服务能力,优化公交线网。实施人行道整治,优化完善慢行交通环境。

(二)开展停车难综合治理。推进停车难综合治理,规范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推动公共停车场(库)、P+R停车场建设、停车信息化,静态交通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三)形成示范效应的智慧交通。配合提升智慧交通建设工程。持续巩固嘉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国内领先优势,试点推进智慧交通发展,构建具有嘉定特色、在全国具有引领意义的新城智慧交通体系。进一步拓展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场景,重点打造“一环三路”智慧交通建设工程。

六、建设安全韧性城市专项行动

(一)开展住房安全整治。全面排查城乡房屋安全隐患,全面启动治理小梁薄板结构等安全隐患突出的老旧住房。强化高坠及火灾等隐患排查治理,在3个住宅小区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为至少10个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着力解决“头顶上的安全”“小火亡人”等问题。按上级要求滚动实施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推进存在安全隐患住宅电梯的维修改造更新任务。持续推进电梯智能化监管试点工作,加强电梯基础管理信息归集,推广“上海智慧电梯码”应用,鼓励维保单位实行信息化、可追溯的维保模式,实现电梯维保信息备案率99%,智慧电梯码张贴绑定率99%。

(二)保障各类管线安全运行。加强地下管线保护力度,依托“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探索开展“上海市地下管线监护交底卡”网上备案、交底工作和外损事故统计上报工作,强化管线保护措施,新城范围内地下管线普查全覆盖。加快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落实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协助实施管线跟测制度,确保管线测量数据质量,建立管线权属单

位终身负责制。

(三)提升城市排涝能力。防洪排涝标准稳步提高,流域行洪河道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新建工程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区域除涝新建、改造工程采用20年一遇标准。完成上级下达的河湖水面率指标。

(四)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全面加强嘉定工业区自建工程安全质量责任体系,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加强关键环节、关键领域的巡查力度。配合推进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自建工地文明施工达标率达到100%。

(五)提升民防数字化水平。配合推进民防数字化建设,加快完善民防工程基础数据库信息要素采集,确保民防工程巡检点精准定位,加强使用业态监管,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七、建设精细化综合管理平台

(一)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根据市级“多格合一”要求,创新做实片区网格,巩固提升村居网格。从问题源头出发,重点聚焦提高发现和处置能力,充分发挥片区网格协调处置作用,加快提升基层末端处置能力,推动更高水平的高效处置。以片区网格建设推动更及时发现、更高效处置跨层级、跨网格、跨领域的城市管理事项,融入和助力“15分钟社区综合服务圈”建设。以村居网格为基础单元,拓宽传统发现事项向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市容监管等重点领域延伸。以嘉定工业区城运中心为联勤联动指挥枢纽,整合公安、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综合治理等力量,建立社区7x24小时响应机制,全天候承接一般事件的全程处置和重大应急事件的先期处置。鼓励城市生命体征场景开发和辖区实战场景建设。

(二)建设数字孪生城市。配合做好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城市运行动态的数字化“一图汇聚”,在嘉宝智慧湾未来实践区打造城市信息模型(CIM)。建立城市管理主题数据库动态更新维护机制,夯实数字化底座,助推城市数字化转型。

(三)统筹推进末端城市建设。配合城市智能化终端设施建设,构建神经元感知网络,实现城市公共安全、交通、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信息规范采集和全量接入,提升空间和治理要素数字化水平。

(四)推进管理方式再造。加快“一网统管”3.0版建设,推动内部业务流程再造,以技术手段倒逼业务部门全面梳理内部工作流程,从传统人工处理向“机器派单、智能管理”转变,实现“指令到人”,做好内部事项处理“小闭环”。打通跨部门跨层级指挥调度系统,各职能部门第一时间依责响应、协同治理、就近处置,做好跨部门事项的“大循环”。

八、完善体制机制,共促城市管理保障

(一)提升法治化水平。完善城市管理精细化的相关政策,加强城市管理与执法的衔接,建立与完善信息共享、问题互通、案件移送、双向告知、执法协同和联合惩戒等工作机制。深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管理和执法部门的双向监督,实现管执衔接。持续推进城管执法力量下沉,落实“一支队伍管执法”。推动城管执法事项的进一步综合,建立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强化综合执法工作统筹协调和快速处置力度。

(二)加强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城市发展经验。探索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城市管理精细化合作机制,促进城市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经验共享和共同提高。

(三)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治理格局。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探索政府支持、市场投入、社区参与的“路管会”“弄管会”制度。引导市民深度参与城市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居住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完善村民议事会、理事会等协商平台。探索实施“社区工作室”制度,鼓励执法部门进驻社区。探索推进居民和社区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养护的“市民花园”。深入推进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按上级要求培育示范性自律组织。通过人民建议征集、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渠道,梳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突出的问题,发挥好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推动城市管理难点堵点痛点的解决。

 

 

上海嘉定工业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6月14日

 

 

 

 

 

 

 

 

 

 

 

 

 

 

 

 

 

 

 

 

 

上海嘉定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6月14日印发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