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WF4307000-2017-010 | 主题分类: | 街镇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2017-03-16 | |
名 称: | 嘉定新城管理委员会 嘉定区马陆镇人民政府批转嘉定新城(马陆镇)地区管理办公室关于《2017年嘉定新城(马陆镇)社区工作要点》的通知 | ||
文 号: | 新城管委(马府)〔2017〕47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各村、社区、马东园区、直属公司、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
嘉定新城(马陆镇)地区管理办公室关于《2017年嘉定新城(马陆镇)社区工作要点》,经嘉定新城管委会(马陆镇政府)研究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予以认真落实。
嘉定新城管理委员会
嘉定区马陆镇人民政府
2017年3月16日
2017年嘉定新城(马陆镇)社区工作要点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深化落实之年。嘉定新城(马陆镇)社区建设工作将以市委“1+6”号文件及区“1+8+2+N”政策成果为指引,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拉长板,社会发展、社会治理补短板,城市发展、新城品质争样板,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强保障”的工作要求,着力推动“宜居家园”建设,着力推进协商社区治理,着力深化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共治自治工作,着力提升居民区社区工作者业务能力,加快构建“社会治理精细化、社区服务个性化、基础建设规范化、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现代新型社区。
一、以补齐短板为目标,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级
1、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成立住宅小区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制定2017年治理目标任务。落实住宅小区综合治理责任清单,厘清相关部门、专业服务单位、社区(村)、居筹职责分工,进一步形成“领导小组统筹-职能部门协助-镇管社区(村)落实”的社会治理体系。
2、加大专项整治力度。指导各社区、居委会围绕居民区社会管理评级细则内容,制定2017年社区社会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和整治方案,完善快速整治机制,加强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力度。加强日常巡查、监督,有效阻止问题回潮,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3、健全综合治理机制。规范“镇-社区-居委会”三级联席会议召开,有效处理小区各类突出问题。依托新城党建联合体,整合公安、派出所、交警中队等社会治理相关单位执法力量,组建“同心共治体”平台,通过项目化、制度化、体系化的工作对接,形成齐抓共管的居民区综合治理机制。
4、加强宣传氛围营造。通过海报、展板、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社会治理工作内容,营造工作氛围。坚持示范带动,注重基层创新,不断挖掘、总结基层一线在社会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好的举措、经验,积极培育、树立典型。
二、以多元参与为依托,不断深化自治共治建设
1、理顺小区组织关系。健全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委会、物业公司、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群众团队等共同参与的居民区治理架构。居委会要牵头做好业主大会、业委会的组建工作,把好业委会成员人选关,加强对业委会(自管会)日常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依托联席会议,建立常态化共议共谋的协商议事机制,有序引导业委会、物业公司、辖区单位、居民代表等多元主体,通过协商、沟通实现社区治理的多元参与。
2、规范各类自治制度。指导居委会依法按照程序规范完善“四项基本制度”的修订,确保“四项基本制度”的内容符合社区特点。规范运作居务公开各项内容,健全社区监督委员会组织架构,完善工作运作机制,确保居务公开程序依法、内容透明。规范“三会”制度,对涉及社区公共利益的事项,做到事前听证、事中协调和事后评议,通过平等主体协商沟通的方式,处理社区各类矛盾和公共事务,尊重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进一步完善居委会内部管理制度,实现社区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3、探索自治发展路径。建立“需求征集—形成议题—讨论协商—确定项目”的公共议题形成机制,引导居民广泛、理性参与基层民主协商,共同确定年度推进的公共事务。引导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从居民参与性、计划操作性、项目持续性和社区影响性设计出发,设计、申报、培育和开展自治项目,吸引居民对社区的关注。引导居民运用新媒体,形成小型化、区域化、同质型的日常沟通平台,推动协商议事自治方式的信息化,为探索多样化的自治实现形式和途径提供支持保障。
4、完善区域共治网络。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格局,积极推进完善共治的工作平台。健全社区代表会议、社区共治委员会、社区共治专项工作组制度,把发展规划、实事项目、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社会公共事务纳入共治内容,落实社区共治议题形成机制、服务项目承办机制等,动员机关、机构、辖区单位和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议事、协商、评议、落实、监督。
5、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以联享联动为纽带,开展“1+N”社区共建活动(即一个活动,1个社区或居筹与N家单位参与)。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培育或引入相关社会组织开展专业管理及服务项目,提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三、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保障
1、扎实推动居筹组建工作。完善居筹建立预报、请示、配置等工作对接、推动流程。及时做好自住入住率达到50%以上新建住宅区的居委成立工作,做好新建住宅区筹建组成立工作。根据实际情况,2017年预计新组建5个居委筹建组,新成立3个社区居委会,推动相关居民信息摸底、基本办公家具配置、居委选举等工作。
2、落实居筹工作经费保障。全面落实居委会工作经费,原则上每年每个居委不低于10万元。建立与社会总收入水平同步提高的增长机制,建立健全“费随事转”的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完善经费使用管理制度。
3、规范居委配套用房建设。对新建住宅小区,源头做好居委用房确认、建设费收取、协议的签订等交接工作。全力推进居委台牌、门头、一站式服务大厅、居务公开栏等规范化建设工作。年内计划完成1个老旧小区活动用房增设工程,推动小区服务功能完善。各居委要整合实际情况,把居委活动空间提供给社区自组织开展睦邻活动,并根据实际,制定、完善活动用房日常管理、使用制度,使其成为社区居民的交流互动点、信息收集点。
4、扎实落实民生保险工程。充分利用小区公开栏、显示屏、黑板报、宣传折页、海报等形式,进行区民生综合保险和镇社区综合保险的宣传工作,提高知晓率,确保出险人家庭享受政府实事工程的惠民成果。继续做好2017年保险登记受理、理赔赔付等各项工作。
5、持续推进邻里中心建设。落实相关邻里中心前期对接工作。以“保基本”为总基调,以居民需求为主导,进一步完善、充实首批两个邻里中心公益性项目服务内容,探索建立、完善社会组织引进、备案、管理、退出等机制的基础上,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引入社会第三方力量,参与邻里中心运营管理、项目建设、社区便民管理服务。
四、以强化管理为重点,不断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1、加强社工队伍日常管理。协助组织科、社区完成新社工社会招录、岗位分配等工作。推进上海马陆镇社区工作者事务所相关工作,落实上海市社区工作者信息管理系统维护。进一步加强调研,持续完善、落实社工招聘录用、班子组建、职数配置、人员调动、资质认定、工作考核等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制度。落实社工薪酬待遇,畅通职业上升渠道。
2、注重社工业务能力培养。围绕“思想教育、业务培训、风采展示、技能比武、项目承接”五大板块,建立模块式社工管理培育计划,对居委会主任、新进社工等开展分层分类业务培训。通过记录社工成长日志、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帮助新进社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继续鼓励社工积极参加专业资格考试,逐步提高社工队伍专业化水平。
3、加强社工队伍作风建设。社工要以社区及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密切联系和定期走访居民,掌握社情民意,及时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传递诉求,赢得居民的信任。将社工服务居民的实效,纳入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
4、加强社区骨干队伍建设。发挥居委下属委员会的作用,围绕公共卫生、治安保卫、精神文明、老龄工作、人民调解等方面内容,结合新时期下社区居住人群特点,增设物业、环境等专业委员会,建立不少于7个专业委员会。理顺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发挥专业委员会的协商议事功能,组织居民用协商、沟通、合作等方式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加强楼组长队伍建设。开展自治骨干横向座谈会、集中培训等,提升工作能力,建立评优表彰制度,鼓励楼组长完成基础楼组管理工作外,积极配合居委会、专委会推动楼组文化建设。不断挖掘能人、充实义工队伍,规范日常管理、服务开展、后勤保障等机制,有效补充社区服务。
5、加强群团组织扶持力度。以社区睦邻点、群团组织为支撑,开展各类雅俗共赏、居民喜闻乐见的社区文体活动,以文化为纽带融洽社区关系,不断提高社区人气。加大睦邻点、群文团队等扶持力度,引导相对成熟的居民自治团队进一步向规范化、专业型组织转化。
五、以提升内涵为突破,不断深化社区品牌项目
1、打造特色小区。各居委要结合自身特色,通过项目推进的方式,深化“一居一品”品牌影响力,探索打造一批物业管理、社区文化、社区服务、协商自治型特色小区。
2、建立扶持体系。依托镇社区发展基金,通过“部门定向、基层主导”的方式,重点调研、扶持相对成熟的居委开展自治联合会建设、楼组文化建设、社区自组织运作等自治项目。
3、加强工作宣传。健全社区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加大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典型工作案例等收集力度,进一步提高信息上报数量和质量要求,并通过We家行动微信平台、社区网站、论坛、QQ群等渠道,及时宣传社区建设工作动态、经验成果。
嘉定新城(马陆镇)地区管理办公室
2017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