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索 引 号: |
WA0310007-2015-002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 |
发布机构: |
区政府 |
发文日期: |
2015-06-18 |
名 称: |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
|
|
文 号: |
嘉府发〔2015〕31号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公开属性: |
全部公开 |
公开期限: |
长期公开 |
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街道办事处,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管委会:
区政府批准区文广局确定的第五批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一项),现予以公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要按照《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的精神和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
1.第五批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一项)
2.徐行蒸糕项目简介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
2015年6月18日
附件1
第五批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
|
类别
|
项目名称
|
申报单位
|
1
|
传统手工技艺
|
徐行蒸糕制作技艺
|
嘉定区徐行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
附件2
徐行蒸糕项目简介
徐行蒸糕是一种以糯米和粳米混合,经浸米、淘米、磨米、筛粉、拌糖水、擦粉(俗称擦糕粉)蒸煮等七大步骤而成。因为一般在每年春节来临之前的一个月内,各家各户齐上阵,又称为过新年最有年味的“习俗”。又因为蒸糕的形状为圆形,甜味被誉为“合家团圆”,甜甜蜜蜜过大年的最生动象征。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还有许多人在为办喜事时,喜欢用“糕”来做喜庆铺垫。
徐行蒸糕,同时又是江南水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郊区乡村和集镇上普遍存在的年俗习惯;历史悠久,可追朔至南宋时期。当地衙门为讨好皇上,把各乡镇最好的民间食品集中展示。最后选为最富有吉祥如意的米粉糕,做成圆形状,呈上朝廷。那终日品尝山珍海味的皇帝一尝到如此香甜可口、韧劲十足又不沾牙不伤舌的好食品,顿时欢心大开,下圣旨作为过年的贡品,每年春节前进贡。自此以后,蒸糕在民间大为流传,一直流传于当代。民间也出现了好多蒸糕高手,为各家各户所共认。被大家纷纷请去为自己家里蒸糕过年。徐行蒸糕第二代传承人王志祥就是其中一位,由于他的手艺精湛,过年前为村上的人家蒸糕,常常忙的连家也不能回。如今他依靠掌握的从父母手里传下的蒸糕技艺,开了个小作坊,继续为村里人蒸糕。他招收的徒弟解荣光也在嘉定镇上为城里人传承这门流传了几百年的蒸糕技艺,为人们送去一份份过年的传统技艺和祝福。
徐行蒸糕技艺的保护、传承,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保护、传承的社会性是能够让人们从蒸糕欣慰年味的情趣回归,又可运用蒸糕的圆形状态,象征合家团圆,和谐安详,生活美满,民俗文化浓厚。保护、传承的经济价值,在于市场化运作中,将蒸糕进行创新式的开发和投资。而品种的多元化开发,更能确保蒸糕的这门技艺在保护、传承中起到关键作用。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