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雁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面向‘十四五’后半程,统筹各类要素资源,提升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核心功能”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按照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打造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人民生活充裕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一、相关工作进展情况
“十四五”以来,围绕稳增长政策供给、创新要素集聚、劳动就业保障、重点区域建设四方面,我区已开展以下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发布系列政策,经济恢复重振步伐加快。2022年,我区先后制定发布三轮区级稳增长系列政策、产业扶持“新12条”等区级政策,全面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多渠道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累计退税、减税、缓税合计122.1亿元,减免房屋租金超3亿元,减免公共事业费3.3亿元;组织区内银行设立助企纾困特色金融产品,累计放款15.1亿元;联合10家车企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审核通过购车补贴申报3万个,完成销售2.3万辆。聚焦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一揽子服务:税收服务领域,发挥“嘉税宝”商会服务基地作用,举办多场政策宣讲解读活动;金融服务领域,建立“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建立14个基层综合金融服务点;用工服务领域,通过民营经济圆桌会、专题调研等方式,沟通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今年,我区将继续强化政策供给,发布《嘉定区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嘉定区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推动10个方面29项稳增长政策、项目、活动和工作措施落地落实,实施155条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促进经济加快恢复。
二是强化科创策源,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一方面,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2022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500.1亿元,同比增长9.7%,汽车、智能传感器、精准医疗“三个千亿级”产业总产出2119.4亿元,同比增长25.4%。上海汽车芯谷开园,“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集群”成功获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X”直播经济新生态圈加快建设,禾赛超级工厂、联影产业化示范基地二期、中生复诺健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另一方面,推动创新要素集聚。院地、校地合作不断深化,同济大学科技园入选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菊园新区院地合作科创街区入围“科创中国”上海行动先行先试区,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累计引进企业团队25个,全区院地合作产值超亿元企业达30余家。2022年全区创新主体不断壮大,新增企业技术中心12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总量分别达到303个、70家,均位列上海市第二。
三是盘活人力资源,多措并举聚人才稳就业。2022年,我区大力引才留才,建成启用“上海·嘉定人才港”,构建“1+X”人才政策体系和“四园四库”服务框架,擦亮“人才服务小管家”“精英人才服务卡”等金字招牌,新引进国家级、市级高层次人才75名,全年发放人才购租房补贴3795万元。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全面落实“缓、免、减、退、补”等一揽子援企稳岗扩就业措施,新增就业岗位2.6万个,组织招聘活动192场,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1.4万人次,实施“嘉创行”创业能力提升计划,帮扶引领606名青年大学生成功创业,271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
四是落实两大战略,城市功能能级全面提升。嘉定新城和北虹桥商务区是我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22年,嘉定新城新一轮规划建设全面实施,功能导入、产业发力、交通引导等十大专项行动有序开展,70个重大项目全面推进,三大示范样板区规划和方案落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深入推进,“一区一城一湾”三大标杆性项目加快建设,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更加深入,首次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轮值会议成功召开。两大区域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逐步形成,医疗、教育、养老、文体等公共服务资源不断导入,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可持续理念深入人心,带动我区显示度、影响力显著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您提出的建议对嘉定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在积极推进中,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落实,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上寻求更大突破。
一是聚焦助企政策,着力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确保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全力确保重点任务、重点指标有序推进。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市、区三轮稳增长政策措施,做好政策的广泛宣传、精准推送、及时兑现,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企业减负赋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厚植市场主体发展沃土。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协调机制,深入基层大调研大走访,发挥服务专员队伍作用,开展“惠企”“助企”“护企”行动,组织银企对接活动,强化精准服务,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融资贷款、生产经营、保供稳链等突出问题,加快市场全面恢复。
二是聚焦创新要素,持续释放发展新动能。抓住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优化汽车新四化产业生态,落实集成电路产业“一体两翼”布局、生物医药产业“1+5+X”布局,落地一批重点项目,打造未来产业集群。发挥本土科创资源优势,加快编制院地、校地合作总体规划,加快推动校地合作千亿级科技园、“一核示范、两翼拓展、四园多点”的院地合作科技园建设。以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新机制为抓手,深化产学研合作,遴选一批优质科技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培育,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推动一批“卡脖子”技术实现关键突破。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深化科技企业培育机制,打造“创业团队-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科技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链,提升创新创业载体服务能级,加快实现协同创新与资源共享。
三是聚焦民生福祉,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坚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力兜牢就业这一民生底线。落实援企稳岗系列政策,着力稳企业保就业,深入实施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和创业型城区创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确保全区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实施职业培训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社会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格局,满足劳动者提升职业能力的差异化需求,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推进形成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四是聚焦重点区域,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我区将继续打好“双引擎牌”,以嘉定新城新一轮建设和全面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为契机,借势发力、乘势而为,吸引更多优质资源落地,加快形成一批有集中度、显示度的特色成果。以核心引擎引领提升公共服务能级,加快推进S5嘉定新城段立体化改造等项目,构建内畅外联、辐射周边的一体化交通网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放大汽车文化旅游等节庆品牌效应,提升绿化景观面貌,拓展绿色生态空间,营造便捷舒适、绿色宜居、智慧韧性的城市氛围,全面提升城市辐射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嘉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5月19日
联系人姓名:陈悦 联系电话:69989653
联系地址:嘉定区博乐南路111号 邮政编码: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