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800年历史的嘉定环城河是上海唯一保存完好且依旧具备实用功能的古代护城河,河道整体成圆形,总长约6.5公里,与嘉定老城内南北向的横沥河、东西向的练祁河一同构成了“十字加环”水系。
作为嘉定的母亲河,环城河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围绕这一话题,嘉定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了大量意见建议。比如,归华芳等代表提出,希望在提升沿线绿带品质的基础上,全线贯通环城河绿带,建设成为融生态、景观、休闲、健身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水岸;再如,赵志杰等委员提出,应大力挖掘环城河沿线历史人文资源,积极传承和保护嘉定悠久的历史文化。
为了推动这些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落地,更好地满足嘉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嘉定区政府于2017年10月启动环城河步道贯通工程,通过健身步道将沿线各类公共设施串联起来,彻底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同时把两岸环境管好,努力让环城河这一汪清水继续延绵下去,造福下一代。至今年6月底,步道内圈完成贯通并对市民开放,外圈也将于9月实现有条件贯通。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嘉定区统筹兼顾民生需求、生态环境、历史传承等各项功能。
基础设施方面,在内圈沿河岸边铺设2.5米宽步道,新建桥梁3座,新建水上栈道600米。为打通步道“断点”,逐一做通沿途4家企事业单位、5个居民小区工作,促成上海大学嘉定校区滨河区域全天候开放,将小区围墙推后2.5-4米不等并新辟11处出入口,配置门禁系统,免费为居民制作2万张门禁卡。
生态环境方面,通过借水造景、依水建绿串联起紫藤公园等7个沿线公园,并适当加以修缮、增设休闲设施,使步道与公园深度融合,形成绿地面积约9.8万平方米(其中新建1.3万平米)的生态水岸。
历史传承方面,贯通工程沿途涉及南水关、西城墙等5处文保点,施工过程中注重保护其原始风貌,通过打通步道,使原来隐藏在居民小区或公园内的历史遗迹“重见天日”,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历史文化空间。
下阶段,嘉定区将继续积极听取和采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真知灼见,依托河长制做好环城河及周边水系的动态监管,并定期养护步道铺装、绿化及相关设施,维护水清岸绿的生态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