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结果:全部采纳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家庭医生携手专科医生提升医疗服务率”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5年6月,我区启动的4家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以下简称“社改”)试点,2016年7月被市里确定为第二批试点全覆盖区。两年来我区社改工作始终围绕 “健康嘉定”建设要求,以提高居民就医“获得感”为切入点,通过建标准、转机制、强内涵来推进社区卫生五大平台建设,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居民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2017年,全区累计“1+1+1”签约20.84万人,其中60岁以上累计签约15.11万人;高血压管理对象签约率68.44%,糖尿病管理对象签约率70%;签约居民门诊组合内就诊率为79.32%,社区就诊率为64.25%;开具延伸处方7.66万张,签约居民高血压血压有效控制率、糖尿病血糖有效控制率均达到市级指标要求。在本市社改云管理平台综合评价中位居第二名。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第三方测评结果显示,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和公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均居全市第一。
二、具体推进情况
(一)增强百姓获得感,探索“3+X”新型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在服务模式上,区卫计委、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四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印发<嘉定区家庭医生执业工作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嘉卫计基卫[2017]25号)文件,探索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3+X”健康管理团队是指:1名全科医生为家庭医生团队的核心;1名家庭医生助理(健康管理师)为家庭医生专业服务的直接助手,辅助家庭医生完成一系列签约服务工作内容;1个区域家庭医生服务中心主要分担非医疗、非专业性的服务;“X”个外包服务中心是指支撑家庭医生服务工作的内设与外设中心。其中,第三个“1”-区域家庭医生服务中心已在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用。家庭医生执业平台试点建设已实现分诊系统的上线使用,签约居民可通过多途径分时段预约通道(窗口预约、自助机预约、电话预约、诊间预约和微信预约),在预约时会通过信息系统的分诊,引导其至签约医生处就诊,同时通过线上支付等手段,减少服务等候时间,已在工业区试点运行,责任目标年薪系统、健康管理系统、移动工作系统也在同步推进。
在服务管理上,区卫计委制定《关于做好家庭医生“1+1+1”签约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嘉卫计基卫[2018]1号)文件,明确签约服务属地管理、服务有效对接、签约管理责任和便捷用药服务等关键环节,增强居民和家庭医生间的粘合度。
(二)提升服务效能,全面加强全科医生能力培养
在组织管理上,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协作建立全科医学培训中心,聘请全科医学祝墡珠教授担任顾问、周敬医生任中心主任的方式对培训中心工作进行指导与管理。设1个区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个分中心(嘉定镇、马陆镇和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同质化技能培训。区中心医院作为区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承担了区内各全科医生的技能训练、病案讨论等工作。
在培养方式上,研发“上海嘉医在线”App,全科医生根据年度学习任务,利用碎片化时间,提供自主精准学习。从2015年起开展嘉定区全科医师能力提升三年行动,采用理论培训结合临床实训的模式进一步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同时加强社区薄弱学科建设,借力儿科医联体建设,制定并落实《嘉定区全科医师儿科临床适任能力培训方案》,完成区内14名全科医师儿科临床适任能力培训;在中医药能力培养方面,启动了“中医专家社区师带徒”项目,传承带教14名社区中医医师,同时,实施了社区“西学中”培训项目,4期共培训了712名社区非中医类别医师,进一步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在科研能力方面,鼓励全科医生参与科研项目建设,提升科研业务能力。近三年内社区医生共立项市级科研项目4项,区级科研项目54项,涵盖全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强化医防融合,提高家庭医生健康管理能力
我区积极推进医防融合,整合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1+1+1”签约服务为抓手,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和行业要求为指导,制定“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工作指南。通过签约主体、服务流程、服务内容、服务要求、考核指标的统一,逐步建立以家庭医生为责任主体的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实施综合、连续、全程性的健康管理。
(四)建设智慧医疗,推进信息化支撑
结合嘉定智慧城市建设,积极开发“互联网+”平台,利用网站、APP、微信、终端机等多种新媒体终端渠道,让市民更加便捷获取健康资源。聚焦社区“2+1”信息平台建设,建设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工作平台、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综管平台和覆盖社区管理人群的居民健康服务平台,提升居民健康管理能力和资源共享效率。推进区域影像中心、心电诊断中心、病理会诊中心等集约化医疗服务平台建设,结合“健康云”平台,通过智能物联终端设备,逐步实现家庭医生自主选、健康教育精准达、体征指标智能测、健康档案随时阅等线上服务,使公众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全区推广应用医养结合信息支撑平台,打通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
三、下阶段工作重点
(一)提升家庭医生服务内涵
重点是依托“上海健康云”,建设全专联合项目,首选在牙防所试点。在原有在线咨询的基础上,将专科医生作为全科医生的有力后盾,开通专科医生账户,解决全科医生在日常服务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线下可结合家庭医生各项活动宣传,融入专科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二)加强家庭医生管理支撑
重点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落实,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激励和考评机制;同时继续在人才引进、服务模式、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分析、配套资源等方面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支撑。
(三)提高居民签约服务感受度
重点是在提高签约覆盖面的同时要提高签约服务居民的有效服务率,解决签约居民的优先预约转诊、社区便捷用药、智能化健康管理等难题,让更多居民享受到社改带来的便利。同时从家庭医生诊室布局改造、信息化支撑、服务模式完善和相关政策配套等方面探索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并在工业区、南翔、华亭三家社区试点家庭医生诊所;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嘉定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化沟通,提高居民感受度。
感谢您对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