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18-06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8-05-14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委员会对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

第18-066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全部采纳

民革嘉定区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村‘宜居家园’建设的若干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农村人居环境为基础,紧紧围绕“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的主线,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合资源、聚焦政策、以民为本、体现特色”的思路,坚持规划引领,完善政策措施,发展农村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打造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培育文明新风。同时,充分尊重农村产业经济特点、自然生态条件、村容设施情况、传统文化特色、农民生活习惯,综合考虑未来发展导向,进行“一村一规划”,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涌现了毛桥村、大裕村、北管村等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以及向阳村被列为创建市级首批美丽乡村精品村候选村。

一、我区农村的基本现状

1、农居点分布情况

目前,全区共有146个行政村,其中,城中村共47个,村域范围90%以上位于集建区内;城边村共63个;独立村共36个,村域范围位于集建区外,大多位于北部的华亭镇、徐行镇。

全区农居点(包括农民集中居住区和分散的自然村)达到4563个,户数8.5万户。全区村庄呈现“散、多、小”的格局,空间形态分散,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

2、公共基础设施情况

全区农村道路网密度较高,通达率100%,但现状道路存在路幅窄,存在消防隐患,道路沿线景观普遍较差;市政配套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污水、天然气管网的缺失,尤以北部片区的华亭镇、徐行镇及外冈镇最为突出。

3、公共服务设施情况

镇级区域性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镇区,提供行政、商务、文体卫生等全方面服务。同时老集镇存有一定量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村级公共服务设施“三室一场”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各级服务设施的规模、能级、服务水平均有待提高。

4、农村社会治理情况

自2014年开展村居社会管理工作以来,农村地区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管控,治理比较有序,环境持续改善,公共安全形势平稳可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但总体上“五违”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区域还不同程度存在脏乱差现象,需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强化评级引领,持续加强整治,进一步环境优化。

二、我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1、规划编制基本完成

一是在全市率先编制了《村庄布点规划》。规划至2040年,全区146个行政村规划保留48个,并对全区现有8.5万农户按撤并村庄(共涉3.7万户,其中规划撤并上楼3.1万户,规划平移归并0.6万户)和保留村庄(共涉4.8万户,其中规划保留的自然村庄2.4万户与规划保留农民集中居住区各2.4万户)两种类型进行规划;二是推进规划保留48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全区拟编《村庄规划》的36个村中,6个村的规划已经区政府批复同意;21个村的规划基本完成,且其中8个村的在编规划,将于年内完成相关流程;今年拟新编9个村的规划也已在开展中。目前我区美丽乡村建设将重点集中已做村庄规划的村。

2、政策措施不断完善

一是制定《嘉定区美丽乡村大配套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田水路林村”统筹、区域化推进要求,将农村道路、污水处理、自来水管网改造、河道整治、天然气建设等项目均纳入由区各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的的大配套建设;二是制定《嘉定区美丽乡村村庄改造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村庄改造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农居点内绿化景观、公共服务设施、综合环境整治以及民生保障、乡村文化等软硬件方面的一些建设项目等,主要由区农委牵头;三是出台了《嘉定区村庄道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办法》,将农村道路及其桥涵等附属设施全部纳入区交通委道路建设;四是制定《嘉定区保护保留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及实施办法》,明确全区保护保留村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及其标准等; 五是制定《嘉定区保护保留村乡村风貌指引》,进一步展现区域文化特色,巩固和提升江南水乡风貌,确保全区美丽乡村建设能取得预期效果等;六是着手制定《嘉定区保留保护村农村村民住房更新管理办法》。同时,对规划保留保护村村民住房更新正在制定财政补贴相关政策,对符合一定条件(如:符合已获批村庄规划及本区村民住房风貌控制要求;不超过审批面积,且更新前需拆除原有违法建筑和构造物、更新后无新增违法建筑和构造物;在5年内自行更新等),可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鼓励村民及时组织房屋更新,加快实施全区美丽乡村建设。

3、建设任务有序推进

我区自2006年在全市率先实施村庄改造试点以来,共对全区所有9个涉农镇、65个村、2.3万户农户实施了村庄改造。尤其是自2015年在全区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强化了农村项目建设的整合联动和区域化推进,共对涉及9个村、5395户农户实施了村庄改造;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17290户、农村供水管网改造9587户;对涉及含714户农所在自然村落试点安装天然管网;试点启动了3个村的村庄道路建设项目等,仅上述项目的政府财政投入达7.1亿元。通过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天然气管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道路整修、拆除违章建筑、整修公共设施、种植绿化、河道整治等项目的建设,全区1.1万户农户所在自然村落的村庄风貌和村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所有农民集中居住区的2.4万户农户均实现了生活污水纳管和天然气安装。同时,我区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要求,通过建立健全村庄长效管理制度及其落实长效管理财政奖补政策等,充分调动村民自主管理积极性,共同维护改造成果。

三、围绕农村“宜居家园”建设的几点工作打算

(一)坚持规划为引领,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嘉定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与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相比,村庄建设需要进一步关注与投入,而现状区域位置、产业基础、风貌特征等不尽相同,各类型村庄的规划整治、发展布局需求亦有差别。根据《嘉定区村庄布点规划(2014-2040)》,围绕打造“全球城市郊区美丽乡村”的核心目标,按照“近郊城镇化、远郊田园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构建合理的镇村居民点体系结构,优化村庄布局,减少城乡建设矛盾,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乡村的生活仍是闲适的,延续着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风情,是一种淳朴、自然地生活。作为都市后花园,是城市居民节假日休闲游憩的最佳场所。规划以明确城乡分工、优化村庄布局、弹性可操作原则、保持农村风貌、注重村民参与为原则。规划从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经验,审视村庄定位,指导村庄布局,积极推进农村“宜居家园”建设,实现农村地区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项目条块联动,提高美丽乡村建设能级

据统计,我区“十三五”期间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府财政投入将达67.1亿元。我们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强化部门与部门、区与镇之间项目联动和沟通协调,避免“九龙治水”的问题。同时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聚焦政策,聚焦资金,补齐短板,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能级,完善农村“宜居家园”环境面貌。

1、村庄规划。结合我区规划保留村及其《村庄规划》编制情况,完成全区尚有25个行政村约1.8万农户未完成村庄改造任务。且这也将作为我区2018-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的重点。目前,规划保留48个行政村的中,北新、向阳等22个村现已基本完成村庄规划的编制,2017年7个村的《村庄规划》也正在组织编制中,近期计划新编14个村的《村庄规划》。

2、村庄道路建设。区建管委作为村庄道路的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各镇组织实施村庄道路建设项目。区级补贴资金由区建管委向区财政局申请,区财政局审核后拨付各镇财政。目前有嘉定工业区、华亭镇、徐行镇8个村申报了2018年村庄道路建设计划,累计资金43746万元。

3、天然气建设。将按照“统筹兼顾,远近结合,近期为主,突出重点,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有条件的尽可能将市政天然气管道铺设到每户农村居民。各街镇也可以结合区级、镇级重大项目、实事项目等进一步完善区域内燃气主管网的建设,为燃气管网进村做好充分的准备。2015年至2017年,全区共对3个镇3个自然村714户农户实施了天然气管道敷设安装,累计投入4156.29万元,平均5.8万元/户。

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先行对规划保留村庄的农户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同时按照农村集约化供水抄表到户的要求,对尚未实施的村庄进行农村自来水管网改造。2015-2017年度已完成或正在实施共17167户,2018年计划实施4613户,2019-2020年对规划保留村庄中剩余的及五年内暂不实施动迁和上楼的村庄共实施约6000户。

5、农村中小河道整治。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全力推进全区115公里中小河道综合整治。2016年度实施59条段65公里河道整治项目稳步推进中,计划2018年底全面完成。按照2020年之前对所有镇村级河道轮疏一遍的要求,2016年完成110公里,2017年完成116公里,2018-2020年每年计划完成约100公里。

(三)对照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制定相关推进方案

截止2017年底,全区共有农村公厕894座,配置垃圾投放容器2.4万个、垃圾箱房406座,农村保洁人员2239个。但还存在环卫硬件设施基础差、农村保洁人员短缺、监督管理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区相关部门将根据农村社会管理及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等相关工作要求,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一是对照《上海市郊区整洁村环卫公共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导则》、新版《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的要求,结合《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合理规划布局农村垃圾收集点、垃圾箱房、公共厕所功能配置,且农村公厕的建设标准不低于城市化地区三类公厕的标准;二是夯实农村保洁作业队伍,增加专职保洁人员配置,加强岗位技能培训,逐步做到定岗定职,提升保洁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结合农村社会管理600分评级内容,以及通过区级抽查与社会第三方全覆盖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日常监督管理,进一步落实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着力提升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三是在贯彻落实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基础上,今年全面推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整区域覆盖,通过提倡农户源头分类投放,强化分类收集运输、分类利用处置等,建立完善农村各类垃圾分类分流处置体系,为打造农村“宜居家园”、夯实基础。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委员会

                         2018年5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