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绿化市容局对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18-08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8-05-07

办理结果:全部采纳

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解决我区建筑垃圾处置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建筑垃圾规范处置的工作要求,《关于加快推进本市建筑垃圾处置工作的实施方案》(沪建城管联〔2017〕401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拆房(拆违)垃圾和装修垃圾收运处置工作的通知》(沪建城管联〔2017〕420号)等相关规定要求,我区加强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全程管控,确保区域建筑垃圾消纳处置安全、规范、有序,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制定方案导则,加强业务指导

2017年初,区绿容局联合区建管委、区环保局、区拆违办、区房管局、区城管执法局制定《嘉定区建筑垃圾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嘉府办发〔2017〕22号),指导源头管理、分拣以及分类处置,为部门监管、街镇处置提供有力支撑,形成从源头到中转运输再到末端处置的全程监管链。

此外,区绿容局主动加强和街镇消纳卸点经营单位的沟通协调,对物流调配及再生利用开展技术指导,编制《嘉定区土壤侵入体处置及处置后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建筑垃圾安全填埋技术导则》,指导各街镇规范进行建筑垃圾填埋,全力拓展消纳处置渠道,将拆房垃圾用于绿化片林改造、建筑便道修筑、城北大居配套绿化造景等,推动区域建筑垃圾管理有序、处置规范。

二、加强部门履责,落实监督责任

自2017年“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区有关部门、各街镇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建筑垃圾处置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切实落实指导和监督责任。

一是加强源头申报管理,摸清产量和去向。区房管部门督促拆房主体单位、小区物业公司全量申报拆房垃圾。二是规范中转分拣,在拆房垃圾的分拣场所及临时处置场所选址过程中,区规土部门积极予以指导、协助,确保用地合规。区环保部门开展指导、监督,确保作业期间扬尘、噪音等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强化物流管控,区绿容局将所有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纳入到监管系统,要求必须持证运输。区建管委加强对码头的监管巡查,严守水上运输各个关口,确保各类建筑垃圾不外运处置。四是落实属地消纳,街镇消纳场所初步选址后,须经区绿容局、区规土局、区城管执法局共同审核备案。五是加强执法检查,区绿容局定期会同建管委、环保、城管、交警开展辖区自查,监督各街镇管理部门落实本区建筑垃圾应急处置管理工作各项要求的情况,按照最严标准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三、开展各项检查,规范处置行为

按照建筑垃圾规范处置的要求,区建管委、区绿容局、区城管执法局、交警支队等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利用区联勤中心视频监控平台,严厉打击各类偷乱倒案件,提高渣土巡查和整治效率;落实工地源头管理,认真督促出土工地落实“两不进”、“两不出”(无处置证副本的车辆不许进施工工地,密闭装置破损的车辆不许进施工工地;未密闭盖平的车辆不许驶出施工工地,未冲洗干净的车辆不许驶出施工工地)的规范要求,全面规范渣土处置运输行为。

为进一步规范本区建筑垃圾收运处置工作,提高中转分拣和末端处置能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区绿容局成立建筑垃圾专项检查小组,由分管副局长牵头分别于2017年4月、7月对各街镇的拆房(拆违)垃圾收运处置工作开展专项检查,通过现场点位查看和台账核对,全面了解掌握区域内建筑垃圾工作的管理情况。此外,通过不定期地进行中转分拣场所和处置消纳点的巡查,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出具整改单,落实相关街镇加强整改,规范处置。

四、加强规划引领,加快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2017年我区在江桥镇启动建设吴淞江生态环保园,整体项目规划选址位于江桥镇黄巢江以东、博园公路以南、规划路以西、吴淞江以北地块,用地面积共229.8亩,该项目规划用地已纳入《嘉定区江桥镇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40)》,并于2017年获市规土局批复。该项目是集综合性码头、建筑垃圾处理厂、湿垃圾处理厂和污泥处理厂的综合性园区项目。

其中建筑垃圾处理厂规划占地面积约为129亩,年处理量100万吨/年,主要统筹解决全区装修垃圾和拆房垃圾资源化处置,计划打算引入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运营合作单位,提升项目设计和运营管理水平。现该项目已列入2018年市政府重大工程项目,计划在2018年年底前开工建设。

五、丰富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垃圾处理厂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水平,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建筑垃圾处理厂项目计划采取多元、弹性和开放式的合作模式,即以区城发集团为主,引入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运营单位参股组建项目公司,解决政府财政资金相对有限和专业技术缺乏的矛盾,推动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

 上海市嘉定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18年5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