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结果:全部采纳
XXX代表:
您提出的“推动'主题式'教育,加强学生跨学科融合发展能力”的书面意见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区教育局以“人文科技提升,镕铸品质教育”为定位,将以“聚焦学生学习,提升课堂品质,培育核心素养”为主题,聚焦“转型”“创新”和“优质”等关键词,探索进一步变革触点、路线和愿景,营造浓郁教育氛围,搭建灵动体验平台,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助力,擦亮嘉定“品质教育”名片。
一、基础型课程以“项目化学习”促进学生成为主动的问题解决者
“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作为重要学习方式,在区教育学院引领下,小学阶段自然、拓展学科,初中阶段地理、生命科学的“跨学科案例分析”,高中阶段地理与美术学科融合教学都做了积极探索,得到市教委教研室、市教科院普教所等专家高度评价。教学从驱动性问题到形成最终公开发布成果,整合学科素养及学习与思维间跨学科素养,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采用从课堂中的微项目化学习到学科项目化学习、跨学科、超学科等不同层级。在项目化学习中优化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为学生提供思维支架,优化解决问题路径。依托区教育学院“嘉学院”平台深度教研,随着“项目化学习”深入开展,未来将向其他学科延伸,项目化学习作为跨学科学习方式之一使学生对知识充分掌握、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拓展型课程以“STEAM课程”培养学生成为灵动的综合实践者
STEAM教育不仅提倡学习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艺术5门学科知识,更提倡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他们感兴趣的项目,从过程中学习各种学科以及跨学科知识。嘉定区2015年启动了课程项目,嘉定二中、南苑中学、南苑小学、叶城小学作为首批试点学校,在学校发展定位、课程群建构、课程目标校本化、课程内容适切性等方面做了实践探索,逐步构建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协调发展的学校自主课程系统。2017年11月全国第二届品质课程研讨会在嘉定举行,围绕“让学校课程深度变革成为常态”主题,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四川、江西、河南、北京、天津等近70个地区代表与会,嘉定区5所试点学校承办STEAM课程专场研讨会,分享展示课程实施成果、经验,得到专家和来宾们高度评价,起到了较好的辐射引领作用。下阶段嘉定区STEAM课程还将不断优化,结合科学课程探索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具备多元化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三、研究型课程以“创新实验室”提升学生成为悦动的创新践行者
上海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项目创新实验室建设,基于学校办学特色、育人目标,依托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确保学生全员参与、全面体验,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范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和研究型学习的教学改革,创设融合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设施设备为一体的学习环境,积极探索嘉定区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项目从2016年启动至2019年,将实现全区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创新实验室建设覆盖率、投入使用率100%,依托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科研团队,确保教学内容的学术前沿性、研究路径的学术水准度。教育局推行“亮牌”(亮名牌、创品牌)管理机制,目前被授予区级实验室名牌、争创市级品牌的学校有嘉定一中“嘉懿创意思维广场”、交大附中嘉定分校“数字化人文创新实验室”、戬浜学校“OM世界”、曹王小学“智能农业”、安亭小学“炫动汽车体验馆”、华江小学“童画创客工坊”、金鹤小学“妙手偶得”等,戬浜学校的头脑OM学生团队作为中国赛区第一名已连续两次赴美国参加全球总决赛,取得骄人成绩。嘉定区创新实验室课程得到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中医药大学等多家高校科研团队支持和助力,有效提升学生创新体验、研究的学习品质。未来在品牌实验室打造方面,嘉定区还将进一步引入高校优质资源,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平台与内容,提升教育品质。
嘉定教育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教育方式更加多元;执着于学术价值追求,让教育核心内涵更加清晰;立足于对区域发展定位,让教育目标形态更加丰满;融合于教育综合改革,让教育发展路径更加通达,打造更加亮丽的嘉定“品质教育”名片。
感谢您对嘉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2018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