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结果:全部采纳
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教育提升嘉定教育品质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公建配套学校建设
近年来围绕“一核四区”城市发展规划,嘉定区已与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世外教育集团、中科院上海分院等开展教育战略合作,先后引进高端教育品牌学校13所。2018年计划开办新学校6所(高中1所、小学3所、幼儿园2所)。通过引进优质办学资源,合作办学和依托本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新开办学校等方式,不断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嘉定“十三五”期间计划新建66所中小学、幼儿园,目前已有15个项目交付使用,14个正在施工,2018年计划开工18个项目,确保14个在建项目大部分在年内竣工,18个项目年底前开工。
虽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对优质学校的入学需求仍未降温,部分地区还存在“入校难”问题,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其成因主要为两方面:一是市中心区导入人口增长和二孩政策,随迁子女和新增人口入学任务更加艰巨;二是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于房地产开发,大型居住社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滞后于住宅建设进程。
为更好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加大教育公建配套建设速度和力度,区教育局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努力做到包括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在内的“三同步”:
一是合理规划,进一步推进公建配套学校建设。根据区域住宅建设进展及居民入住情况启动区级教育公建配套项目前期可行性调研,重点关注嘉定新城、菊园、安亭等紧缺区域的教育资源配置,抓紧启动储备项目建设。适时补充和调整教育系统“十三五”规划项目,将具备条件的项目纳入“十三五”规划。
二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首先建立项目推进工作小组,加强职能部门间、职能部门与所属街镇、街镇与代建单位的沟通,确保渠道畅通。其次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强与各委办局和街镇、代建单位间的协调力度,听取项目推进情况,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对超过职能部门审批权限的项目,由区府办牵头协调解决。最后完善审批流程和考核机制。将开工项目列入职能部门年度考核重点内容,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压缩项目审批时间、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二、关于加快教育场馆配置建设
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室内体育馆37个、室内游泳池3个、学生剧场27个、创新实验室39个、公共安全教育共享场所21个、图书馆提升改建项目25个。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或交互式触摸电视教室1924间,配备教师移动终端设备4846台,实现57所学校无线网络建设全覆盖。
2018年将加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项目实施指导与监督,计划完成小剧场15个、室内体育馆2个、室内游泳池项目1个、创新实验室15个、图书馆17个、安全教育共享中心18个,学校移动终端设置配备达100%,互动式多媒体教室达100%。
为更加科学高效配置,加快教育场馆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服务品质,区教育局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方面,布局呈现区域均衡和梯度,如安全教育共享场所分为“安全体验教室、安全体验馆、安全体验中心”三个梯度;另一方面,努力满足学区和集团共建需要,如迎园教育集团4所学校共建人文空间实验室课程群,建设“人文空间、艺术空间、历史人文、创智空间”4个创新实验室,初步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启良中学公共安全教育中心,面向全区学校开放等。
二是提高标准,规范流程。制定《嘉定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办设备配备标准》,建立绩效前评价机制,初步形成较为成熟的前评价工作流程、项目可行性评价体系、内部审核与外部绩效联动的工作模式;建立装备专业管理人员长效管理机制,每年至少组织两次装备专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性。各新开办学校装备配备标准比市标准提高30%,使本区新开办学校能站在更高起点上走好第一步。
三是设立专项,有力保障。根据年度建设计划,设立创新实验室、图书馆、小剧场、体育馆、游泳池、安全体验中心等专用场所建设专项经费,确保完成率100%。针对市教委重点扶持项目,区政府同步安排配套经费,如委托管理项目、合作办学项目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项目。
三、关于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
为推进全区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2015年起推行《嘉定区中小学(幼儿园)数字素养学校建设等级标准(试行)》、《嘉定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专业成长认定标准(试行)》。认定数字素养学校53所,命名10所信息化应用实验学校。
区教育局开展学校信息化三年规划评审工作。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根据自身教学业务发展情况,编制信息化项目建设三年规划,聚焦重点,开展信息化环境建设、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共享优质资源、重构教师研训方式、变革教学与评价方式、探索学生学习个性化与自主性,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鼓励校本创新实践,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软件应用平台方面,嘉定教育建设统一教育服务平台,利用统一平台进行资源整合。通过“信息化新建及升级改造项目”建设中小学生成长信息平台、中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系统、拓展课程管理平台、学前教育幼儿保教管理平台、资源有效性筛选、教育资源库6个软件系统。2018年3月通过区科委组织专家组联合验收,下一步将进行全区推广应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当然信息化与教育融合度还有待提高,根据《嘉定区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嘉定区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下一步区教育局将着重开展以下工作:
构建大数据云服务,增值应用服务水平。对接国家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和上海市教育数据标准,完善并健全区域教育信息化数据融合规范和资源共享规范,统一数据接口,完善教育数据仓库建设,汇聚各类教育数据资源和应用,构建“大数据 教育”云服务平台,提供统一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公共应用服务,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协调、开放、共享发展。
深化教育管理设计,优化教育管理流程。集成应用系统,推进校园管理信息化。在对原有系统进行全面整合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办公平台、智能排课系统、教师备课系统、自动录播系统、网上阅卷及分析系统、学生电子成长档案管理系统、家校互动系统等教学教务和办公管理系统的集成对接,进而实现校园管理与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全覆盖,打破信息孤岛,解决传统教学教务及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信息沟通不畅、工作繁复、数据存储难、分析不便等问题,助推嘉定“数字素养学校”的建设。
2018年正在实施的两个重点项目:
慧研修:教师研修社区,以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开发的互动性平台。它包含互动交流平台、网络管道、终端应用及内容资源展示等四部分内容。覆盖区级所有教师研修活动和培训学习全流程过程,是完整的研修平台。
教师教育评价:在线培训学习,建设嘉定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管理与培训平台。通过平台支撑深化开展教师教育与培训工作。平台提供嘉定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在线与离线学习,同时支持学校、区级师训管理人员以及课程辅导员的管理应用。
未来区教育局还将进行基于云录播的教师发展、校园资产全生命管理、中小学阅读能力测评等,努力构建智慧校园系统。
四、关于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建设
为适应区域教育发展,区教育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区域师资均衡配置:
一是严把教师进口关,建立和完善择优录取竞争机制。支持本区乡村学校引进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区人社局和教育局共同实施《嘉定区教师招聘工作破格人员遴选方案(试行)》,对于部分急需学科、特殊学科紧缺优秀人才,或在某些教育领域有突出成绩人员,通过学校初选提出申请、专家评审面试考核、综合评价遴选等程序确定招聘与否。
二是实施人才柔性流动,发挥优秀教师辐射和引领作用。结合区域教改项目,引导鼓励各校推进人才柔性流动政策,聘请市区各级各类、各行各业专家到学校任教、兼职,带教青年教师,深化学校课程建设,让校外专家服务学校发展。
三是加大政策倾斜,吸引和稳定优秀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优秀人才相关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三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共有5名教师获得区优秀人才住房配售,15名教师获得区优秀人才购房补贴,105名教师获得区优秀人才专项租房补贴。区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制定《关于区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人才奖的实施意见》,至今义务教育阶段共有995人次获得区优秀教师人才奖奖励,经费共计848.8万元。同时,本区实施北部地区义务学校教师津贴,教职工补贴每人每年2000元,镇骨干教师津贴每人每年3600元。
尽管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待遇提高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但教师的招聘数量仍不能满足区域教育发展需求。原因在于新开办学校对优秀教师需求加大。2014-2017年,本区新开办中小学校22所(含民办),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师资需求急剧上升,新学校尤其缺乏名特优教师的引领。同时嘉定地处市郊,对中心城区或外省市名特优教师吸引力不大,优秀人才流失。为加快教师专业建设,区教育局将主要从两方面加强工作:
一是完善引才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坚持人才强教战略,拓宽人才引进路径。首先完善招聘制度,创新招聘方法,继续推出能够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来嘉定任教的激励措施,探索与高校联合培养等方法,逐步缓解因入学高峰而造成师资不足的矛盾。其次增加非编教师数,在正式编制教师紧缺情况下,通过使用非编教师暂时缓解这一矛盾,2017年本区非编教师数由262人增加到324人,有效缓解师资缺口问题。最后建立师资储备库,解决临时师资紧缺问题,师资储备库非编额度在非编额度总量内统筹调剂,原则上不超过额度总量的1.5%,2017年学前教育师资储备人数27人。
二是加大师资配置力度,推出人才流动新举措。首先探索给予集团化、学区化、新优质学校领衔学校一定数量的柔性流动编制,专门用于领衔学校向集团和学区内的学校进行短期支教和柔性流动,使优质学校优秀教师人才为集团和学区内学校共享。其次探索实施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支持、鼓励和规范中小学聘请具有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积极推动学校特色课程实施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感谢您对嘉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2018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