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社建办对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18-16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8-03-23

办理结果:采纳

王仁子、周其林、邓惠娟、童伟跃、金伟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社区管理水平、共建宜居家园的建议”的提案已于3月7日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社会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活动。我区的社区工作也紧密围绕区委“城市精美成长”、“社会治理补短板”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党领导下的社区自治与共治,通过创新“社区共营”创新实践,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努力实现社区有温度、生活有深度、文化有厚度的幸福嘉定。

在工作中,我们注重“四个强化”,即强化党建引领推共治、强化项目带动推自治、强化工作保障优服务,来全面提升社区共建共治能力。

一、强化党建引领,构建社区协商共治格局

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协商共治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党建引领社建,共治推动自治方面做文章。一是注重完善社区共治工作平台。围绕共同目标、共同需求、共同利益,消除单位、部门和社区壁垒等障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夯实社会协商共治平台,把发展规划、实事项目、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社会公共事务纳入共治内容,落实自下而上的社区共治议题形成机制,动员机关、企业、辖区单位和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议事、协商、评议、监督。建立社区共营跨域协商平台,整合现有的政府各部门资源,开展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社区共营理念培训,开展工作合力联动,推动社区治理效能成倍增长。二是探索共建联建工作举措。注重发挥党建的领导核心,深化党建联建、村居共建、社区联建的工作举措和渠道,紧密围绕贯彻“十九大”精神、常态化文明创城、“宜居家园”建设等区委区政府阶段性重点工作,形成社区党组织牵头,居委会负责,社区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共联、管理共助、环境共治、安全共管、文明共创的共建新举措,直面治理顽疾和应对新时期新发展新变化,发挥社区共营在推进无违章村居建设、垃圾分类、社区微实事项目等工作的重要作用,形成自下而上的制度化公共议题形成机制,解决社区中的各类矛盾和纠纷。三是引导社区力量协同参与。深入推进“社区日”主题活动,通过社区的主动征询和社区在职人员(含社区在职党员)的主动参与,有序引导党政部门、社会企业、组织机构的在职人员,主动参与居住地所在社区的社区安全、环境改造、常态创城、“无违社区”、协商决策等“社区日”互动活动,增加在职人员对其社区的了解,增强其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二、强化项目执行,稳步探索居民自治路径

我区自2014年起,探索社区营造实践,以社区自治项目为抓手,有效动员居民骨干、社区自组织、群众团队等主体,参与并推动社区自治项目实施。自2016年开始探索,到2018年全面实施,共有323个社区自治项目先后操作。同时,通过社区动力营造工作坊1.0-3.0的持续进阶培训和实践操作4.0-5.0陪伴辅导,开展社区自治项目三段式评估,通过书面初审、集中报告复审和实地访视终审,对项目实施进行修正完善。通过项目的持续推动,楼组议事、社区景观改造、新居民融合、环保绿化、亲子活动等一系列自治项目成效显著。同时,组织开展社区安全防范、社区环境整治、社区文化活动等各类睦邻活动,引领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和政府中心工作中的整治群租、沿街商铺扰民、小区交通无序、停车难、拆违等社区治理难点问题化解。文明创城的楼道整治、社区安全联防联治、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物业费调价、停车难题化解等一些社区治理难题经过居民理性协商后得到有效解决,居民理性参与社区协商治理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此外,我们也有意识地通过项目执行,有序推进功能性自组织的培育,通过社区共营的进阶辅导,逐步把一些比较成熟的亲子类、为老服务类等活动类的自组织和睦邻点引导培育成为社区发展、社区安全、社区环境等功能性自组织,并积极引导功能性自组织与居委会下属专业委员会的结合。

三、强化服务保障,提升为民服务的精细化化水平

我区一直重视优化社区的服务保障,在人、财、物等全方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一是抓好社区工作者人员配备和业务培训。按照每个居民区4—9名的标准配足社区工作者,对地域范围广、人口较多、管理和服务任务较重的社区,按照每多350户增配1名社区工作者的标准配备力量,全区现有居民区社区工作者1611人,基本满足了基层社区治理的需要。居民区社区工作者按照 “三档十八级”薪酬标准执行,社区工作者的职业晋升通道、薪酬待遇、社会认同等方面取得了大幅提升。同时,以“三导四微”推动居民区社区工作者培训,通过开展动力营工作坊、情景模式推介、挂职见学计划,提升居民区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建设。二是抓好社区工作经费配足用好。我们制定了社区工作经费配备标准,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原则上每年不低于10万元,居民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原则上每年不低于15万元,对规模较大、管理难度大的社区居委会适当增加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规模超过2000户的社区居委会,每增加1户每年核拨工作经费100元,同时建立与社会总收入水平同步提高的增长机制,社区工作经费完全满足社区发展实际需要。三是抓好社区用房配备和改造。我区重视一直致力于社区居委会公共空间的配备和改造。自2012年开始推进社区居委会规范化(门头、台牌、室牌)建设,参与新建住宅小区社区用房的前期规划审批,通过购买、置换、租赁等方式改造老旧小区社区用房。我区社区居委会的社区用房目前平均达到780平方米,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和活动的空间。为宜居家园建设提供空间保障。

为了更好地优化现有用房的功能,提升精细化服务居民的能力,我办自去年开始率先在鼎秀社区探索全国首家社区居委会3.0进阶创新的共治空间建设,积极引导社区居委会做好共享空间拓展,通过对社区居委会空间的折叠式改造,服务内容的叠加,使其升级成为政府服务的工作空间、社区生活的展示空间、公共礼仪的学习空间、社区规范的协商空间,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的精细化供给水平。2018年我们在原有社区居委会“一站式”服务的功能上,通过资源整合、空间改造、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规划运作,将办公、学习、议事、展示等空间整合,实现空间上的共建共治共享。在新安、南陈、鼎秀、祁连、福蕴、嘉北等社区探索以生活、社群等系列为主题的居委会用房空间改造,试点推进完成建设10%。

上海市嘉定区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

   2018年3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