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区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05-30

汤莉华代表:

您(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拆违后基地环境整治”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在连续三年的“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2015-2017)和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2018年)中,四年共拆除违法建筑2494万平方米,集中连片和历史遗留的违法建筑基本得到了消除,促进了我区人口结构优化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和转型发展腾出了空间,打下了发展基础。

目前,我局针对2015年“五违四必”区域环境整治以来的涉及半亩以上地块、村宅内点位、公共区域等其他类点位的后续利用按照复垦、复绿、规划建设、公用建设、环境修复进行了分类梳理,我们以“需要编制或调整规划、已有规划且不能开发建设、已有规划且可以开发建设”三种分类标准对全区的市级、区级、街镇级拆违点位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对2018年农村地区违建拆除点位后续利用情况按照村组进行了梳理、分类、统计。据统计,全区共涉及区块(点位)5803处,面积1657.28万平方米。截至2019年5月5日,街镇上报已修复5412处,修复率93.22%,未修复391处。其中,半亩以上拆后地块共1622处,已修复1450处,未修复172处;拆后需修复村民小组1101处,已修复885处,未修复216处;其它点位,包括企业内部、半亩以下等点位3080处,已修复3077处,未修复3处。对于街镇上报已修复的点位,由相关部门检查、区拆违办抽查的方式进行现场核实;对于未修复或正在修复中的点位,在掌握修复利用计划后进行实时跟踪。

二、已开展推进工作

1、召开会议落实职责分工。去年,根据市府督查室印发的《“五违四必”综合整治腾出地块后续管理情况》工作建议,蔡潇飞副区长召开了专题会议,听取了各部门汇报,明确了部门分工和职责,要求各部门必须做好综合整治腾出地块的后续管理,依法依规,做到守土有责。随后,区拆违办多次牵头召集区规土局、区绿容局、区农委及街镇召开关于违法建筑拆后管理工作会议,落实具体工作,明确要求。

2、开展整治地块“一地一档”建档工作。区规土局按照市规土局要求,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街镇建立整治地块规划土地档案,落实“一地一图一册”销项管理工作。

3、加强整治地块后续执法监督和长效管理工作。区拆违办对整治地块的后续跟踪加强日常巡查,同时要求各街镇对拆后区块加强巡查,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同时,结合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对重点区块进行监控,坚决杜绝反弹回潮现象发生。

4、加快推进整治区块修复工作。督促街镇及时做好整治区块的修复和利用管护工作。特别是结合减量化工作,对减量化地块开展土壤监测,并视监测结果实行分类处置,建设生态林地或者开展农业种植,推进好生态修复,巩固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果。

三、下阶段工作

为加快拆后地块的环境修复工作,将采取对已有规划的推进规划利用进程、暂无规划利用的将采取临时性措施,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杜绝出现新的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切实防止土地裸荒和“脏、乱、差”现象。具体工作如下:

1、我局牵头相关部门和街镇抓紧做好违法建筑拆后点位修复工作,制定修复方案,及时修复拆后环境。对街镇上报修复情况对接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核对、抽查,对尚未完成修复的点位,进行跟踪督办,并严格街镇落实一地一档管理。

2、按照市、区政府明确的要求,牵头区规划资源局抓紧完成拆后地块梳理工作,做到应规划尽规划,少调整,快实施;对“198”区域抓紧开展土地复垦并做好验收工作。

3、按照恢复农林生态功能区,牵头区农业农村委对拆后地块农业种植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自然村落拆后环境修复工作的推进和监督;对拆后地块的生态恢复情况进行监督和验收。

4、按照市容环境要求,牵头区绿容局抓紧做好对拆房垃圾的清理处置和检查、对生态恢复情况进行验收及对城市化区域拆后市容环境恢复加强推进。

我局将充分吸纳代表意见,力求将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与美丽家园、美丽村落、美丽小区、居村600分评级等工作相结合,完善村宅基础设施,积极推动环境修复工作与乡村振兴同步推进,以建设美丽村落为导向,提升市民生活环境、提升为民服务设施配置,从而提高市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上海市嘉定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19年 5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