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忠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嘉定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嘉定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汽车产业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嘉定已成全国单体城市中汽车产业规模最大、研发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汽车嘉定”已经成为嘉定重要的名片。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着全球汽车产业走向变革、重塑布局。去年上海在全力打响“四大品牌”建设背景下提出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嘉定也正紧抓汽车产业变革的新机遇,以雄厚的汽车制造和汽车服务等完善的全产业链为基础,以中国(上海)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为依托,努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支撑上海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一、关于“继续强化政府对产业的导向作用”建议的答复
1、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新机制。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全区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进世界级企业产业中心建设。今年初,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副区长任副组长,区发改委、区经委、区科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及部分街镇、相关区属公司任成员单位的嘉定区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形成常态化的工作制度;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并设综合工作、规划建设、产业项目、政策协调、资金保障等五个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实现人才、资金、土地等各种资源的统筹调配,为推进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积极协调市级层面,充分获取市级支持,并协同长三角,争取国家资源及政策支撑。
2、加快研究汽车产业新政策。我们正在全面梳理国家、市级和本区出台的惠企政策,包括综合指导类、产业发展类、资金扶持类、基础设施类、人才保障类、品牌塑造类等六大类,将创新创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吸引人才等涉及企业扶持的重点惠企政策装订成本、汇编成册,结合大调研大走访工作,推动政策“三全”,即,区内企业全知晓、政策内容全覆盖、落实部门全掌握,营造更具竞争力的发展环境,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地。比如,针对“四大产业发展30条”政策落实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加快修订完善和细化配套;积极落实全市“民营经济27条”政策的同时,研究制订嘉定“民营经济26条”政策;通过政策的修订和完善,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加速形成创新发展协同效应,推进嘉定汽车产业再出发。
3、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上汽大众MEB项目去年已顺利开工建设,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揭牌成立,芯天地嘉康产业园开园,诺奖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揭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测试场景突破200个,并率先在国内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测试道路达到11.1公里。下阶段将加速推进大众MEB、国轩高科、智能网联孵化器(联鑫)、华谷、上汽变速器、欣锐电控等项目的开工和投产建设;推动捷氢、创时、擎度、滴滴(桔众)、SAVARI、中科院3D打印项目、无人配送领域企业真机智能、智能清扫车项目等新兴科技企业和优质项目落户;与仙途智能、金康电动汽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加大招商引资新力度。通过深化平台招商模式,完善平台招商载体,2018年新引入了创源科技等4家招商平台,并与创业邦、清华企业家协会等14个知名招商平台,围绕四大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相继开展了2018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2018“AI+”产业整合峰会、2018首届物联网产业峰会等多场专业大型招商活动,引入初速度汽车技术、爱驰汽车、复诺健、云检集团等行业优秀项目。不断深化产业链招商,如围绕汽车自动驾驶领域,采用示范应用场景展示发布会形式开展了三期“星辰计划”招商活动,效果明显,成功引进了禾多科技等多个优质项目。同时,强化活动统筹,通过每月整合、梳理、滚动更新发布全区招商活动,进一步形成集合优势。下阶段,将继续围绕汽车及相关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举办或参加汽车产业相关活动,例如2019第二届全球自动驾驶论坛、SPARK ACTION技术对接会英国专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领袖峰会、中国汽车论坛、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论坛等活动,促进汽车产业交流,促使项目尽快落地。
二、关于“加大汽车产业的研发创新力度”建议的答复
1、加大技术改造焕新力度。我区紧紧抓住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的契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步伐,提升技术内涵。2018年市级技术改造专项申报工作获得全市第一,首次超过浦东。31个项目获得立项,其中汽车行业19个,总投资26亿元,获得核定扶持资金1.9亿元。区级技改第一年开展,共有4个汽车行业项目立项,总投资4273万元,获得核定扶持资金249万元。下阶段,继续引导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深入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2018年组织了13家企业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企业申报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另外还开展了对2005年-2014年认定的101家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复评工作,建立企业技术中心退出机制,提高了企业技术中心资质的“含金量”。推荐了20家企业申报了上海市高端智能装备首台突破和示范应用专项,其中4个项目获得立项,补贴总额2300多万元。下阶段,持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形成四大新兴产业创新企业集群,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00家,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达到220家(次)。
3、打造建设公共服务平台。近年来,我区汽车产业公共平台建设卓有成效,集聚了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国家新能源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产业公共平台。2011年,嘉定区确认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开展电动汽车的“先行先试”,现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数据研究中心和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网络。2015年,工信部批准在嘉定建设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示范区融合汽车、电子、软件、通讯、交通等行业资源,已成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能力最全、技术水平最先进、影响力最大的窗口。封闭测试区已完成200余个测试场景建设,并正在以“昆仑计划”为主线,建设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体系;核心区内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共11.1公里,累计安全测试里程近2万公里。下阶段,我们将在汽车低碳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继续开拓,加快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积极构建能支撑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建设的完善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体系。推进数据中心数据采集平台系统升级,推进试乘试驾中心业务升级,提升EVZONE国际知名度。推进核心区开放道路测试环境建设,构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工具链;继续推进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建设,努力升级为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或成为国家创新中心的一部分;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综合示范工程。
三、关于“促进汽车全产业链的延伸完善”建议的答复
汽车作为嘉定的特强产业,已基本形成覆盖汽车研发设计、先进制造、贸易、金融、教育、博览文化等领域,汽车全产业链初具规模。一是集聚了一批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现有沃尔沃、上海大众、上汽乘用车、德尔福、舍弗勒等整车公司及零部件总部的集群优势,并围绕未来汽车产业超前布局,蔚来汽车、上汽阿里、禾赛科技等企业不断入驻,新能源及汽车智能化产业已经取得一定发展。二是汽车服务业快速发展。嘉定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为与之配套的汽车租赁、汽车维修、汽车咨询管理和汽车文化等位于产业链下游的汽车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嘉定汽车服务业的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就业吸纳能力增长较快。三是汽车文化形成明显特色。F1赛车场在2004-2018年间连续举办了十五年的F1世界锦标赛,汽车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汽车专业博物馆,区内每年举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市及产业论坛等100多项汽车相关专业论坛、研讨会、展览会活动,并正在打造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等会展品牌,汽车文化已经深耕城市发展。下阶段,我们将围绕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建设目标统筹规划,精准发力,完善载体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从多维度、全领域加速推动嘉定汽车产业发展,深入打造并不断完善汽车全产业链,打造汽车产业核心生态集群。
四、关于“强化产业园区载体作用”建议的答复
1、完善产业发展载体布局。上海市嘉定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提出要形成“一核四区”的功能布局。其中,科技城自主创新产业承载区将打造成为创新辐射能力强、开放度高的自主创新产业地区;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示范区将形成以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为主的科创中心。按照功能梯度布局、产业错位发展,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要素向重点发展区域集聚,成为全区产业引领和支撑区域。另外大力推动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众创空间建设,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我区现有2家专业化的汽车领域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孵化中心(ICVIC)在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汽车创新港作为一家专业化孵化汽车行业企业的众创空间,为全球优质企业和优秀创新企业提供完善的创新生态服务。2018年,区科委认定7家区三化众创空间,扶持众创空间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经过几年发展,嘉定产业园区载体建设作用凸显,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下阶段,继续依托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汽车创新港、同济科技园等产业载体,挖掘更多产业细分领域,形成更多自主品牌招商活动;排摸已入驻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分级跟踪,对重点企业定向服务;发挥已有的汽车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有针对性的,精准寻找符合区域特色的新项目、新企业;推进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优势细分领域建设平台型、专业化众创空间,实现科创型企业的精准孵化。加大园区二次开发,加快推进创新港B区建设、继续推进同济科技园工程优化和整改,不断完善产业发展载体功能。
2、加强产业集聚与特色引领。汽车制造业正在经历信息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新时代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更加强调软实力和跨界创新,是跨产业多领域、创新创业分工协作的综合性新型产业平台。嘉定为主动适应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新格局及汽车产业变革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发挥嘉定汽车产业优势,抓住传统汽车和新技术新理念的高度跨界融合发展新趋势,聚焦制造中心、交流中心、创新中心、数据中心、人才中心等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功能形态,将嘉定打造成为集聚效应强、引领作用明显、辐射效果大、具有全球话语权的新时代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并提出“三步走”的发展路径。其中:到2021年,形成以智能制造为基础,以智能网联、新能源为特色的极具活力和生长潜力的产业生态,初步形成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基本功能;到2025年,基本形成汽车产业向低碳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建成面向新时代的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到2035年,形成一个智慧级的汽车社会和汽车城市,全面建成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
3、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2018年,嘉定与昆山、太仓、温州先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工作机制有效建立。在产业领域,积极推动产业跨区域规划布局,加强构建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启动编制嘉昆太产业协同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布局三地产业,避免无序竞争和产业同构化。引导企业布局长三角地区,形成研发、销售、高端制造在嘉定,部分配套在昆山、太仓的分工协作格局。加快嘉昆太科创产业园选址建设,规范园区建设与管理,推进产业项目转移落地。发挥“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的引领作用,整合汽车等相关产业资源,搭建资源对接和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在科技创新领域,以共建创新载体和共享创新平台为基础,全力壮大中小企业创新主体。引导科技平台对接,鼓励科技创新主体合作;建设“科创飞地”,推动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科技成果异地孵化;扩大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建立“双创券”的跨区域通认通用机制,实现科技资源、科技服务的互通互联、合作共享,助推区域间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今后,我们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吸收这些宝贵的建议,推进我区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建设,再次感谢浦忠明委员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2019年5月17日
联系人姓名:张炯 联系电话:69989175
联系地址:嘉定区博乐南路111号 邮政编码: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