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周芳珍、韩敏委员:
您提出的《打造军民融合发展新引擎,助力“电子信息产业嘉定模式”新优势》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军情的变化,在国家总体战略中兼顾发展和安全,把军民融合发展确立为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同时,随着我国武器装备建设正加快从机械化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军方对于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巨大。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在军方需求的迫切下,结合嘉定“十一所三中心二基地”的强大科研力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势,为嘉定打造军民融合领域的电子信息产业嘉定模式创造良好基础。当前,电子信息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嘉定的发展势头良好,2018年已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99.4亿元,增幅达到19.3%,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仍有不足和问题。您提出的7条建议对嘉定更好打造军民融合领域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优势具有较好启示作用。经研究,拟全部采纳,并针对您提出的意见,着力从如下五个方面加以推进,具体如下:
1、注重顶层设计,打造嘉定传感器及智能硬件产业园。传感器及智能硬件是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按照全市在集成电路领域“一核两翼”的总体功能布局,依托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工研院8英寸MEMS研发中试线、新傲科技半导体材料制造基地等重量级的平台和载体,以及发挥微系统所及相关科研院所的科技溢出效应和自身的产业集聚优势,嘉定现已正全力编制集科研功能区、研发中试区、产业发展区、应用示范区四大功能为一体嘉定传感器及智能硬件产业园的建设方案,力争到2025年再培育一个千亿级产业规模的新兴产业,为嘉定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优势,相信也必将在军民融合领域为嘉定创造更好条件。
2、加强政策引导,助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一是做好政策宣贯和组织申报工作,及时向区内军民融合重点企业及具有潜在军民融合技术能力的企业发布国家及市的各类产业项目扶持信息,通过市区两级联动,有力支持企业立项,年内已向市推荐新漫科技等9家申报2019年度军民融合发展专项。二是加强前瞻研究,探索思考我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政策,通过进一步加强实地调研,重点了解企业军民融合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实际需求、遇到的困难问题等,着力编制嘉定区军民融合研究性报告,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探索思考我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意见,明确发展方向,强化政策指引。
3、深化院地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近年来,我区围绕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与驻区高校院所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动院地发展合作,今年又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启动了新一轮合作。今后,将继续依托区内高校院所集聚的优势,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借助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东部中心,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合作,通过丰富“科技双创券”内容,推动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仪器开发共享等,持续推动院地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4、搭建沟通平台,优化军民融合发展环境。一是深度挖掘大数据作用,为军民融合工作推进赋能,积极探索利用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力量,通过加强政企合作,推动军民融合企业“上云”,畅通信息共享机制,有效对接军方需求、推动市场开拓。二是注重发挥联盟作用,服务于军民融合工作开展,积极对接市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嘉定工业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等,加强企业间的互动交流,及时传递军民融合发展最新资讯、谋求合作共赢新机遇。
5、推进成果展示,打造军民融合示范高地。积极组织军民融合企业参展一年一度的嘉定科技交易博览会,开辟军民融合创新特色板块。在2018年度的科交会上我区已推出军民融合展台,吸引了不少企业搭台展示,今年将力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推出军民融合创新特色板块,继续为企业产品展示、技术交流搭台,同时也着力将科交会从线下延伸至线上,通过“3+365”的展示机制,有效搭建线上虚拟展会,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推进,充分展示我区军民融合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2019年5月17日
联系人姓名:许朝军 联系电话:69989796
联系地址:嘉定区博乐南路111号C203室 邮政编码: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