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经济委员会对嘉定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9-16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06-14 来源:上海嘉定 浏览次数:

杨昌盛、高杰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科创重要承载区功能,配套设立相关公共加工配套产业及服务平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当前,嘉定城市发展正处于经济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形势下,区经委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工作部署,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积极推动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盘活存量资源,加快腾笼换鸟,促进全区经济提质增效。针对提案中有关对科创研发型、成长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设立加工配套服务平台的几点建议,经综合考量产业导向、项目准入、政策扶持等方面,区经委将重点围绕发展区域特强、落实一体化战略、提高经济密度、提供高质量服务等工作,全面落实各项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搭建各类资源流动平台,促进科创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一、发展区域特强、推动高质量转型

随着我区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加速、环境整治力度加大、企业租金提升,大量的配套加工企业不得不外迁,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经之路,也是产业不断向高端化、能级化、优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十三五期间,我区明确了制造业重点发展“两高四大”产业的发展导向,一是以汽车产业为主体的高端制造业,持续巩固汽车特强产业优势,推动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并提升规模能级,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和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让汽车产业强项更强。二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加快推动集成电路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高性能医疗及精准医疗、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依托“十一所二中心三基地”的科研力量和科技溢出优势,让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更优。根据数据统计,2016年-2018年期间,全区共淘汰不符合规划和产业导向企业578家,年耗能源折标煤13.5万吨,腾出土地5421.3亩。被淘汰的企业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共137家,占淘汰总量的23.7%,从土地税收产出来看,年亩均税收2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27家,占淘汰总量的4.6%,其余近551家企业均为亩均税收不足20万元的低效用地企业。通过对这类企业的淘汰,既优化了产业结构,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又为产业发展腾出了发展空间,顺利实现从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金属加工和机械设备为主导的四大传统产业,向更高能级、更高质量的产业方向转变。

二、落实一体化战略,推动高质量合作

对开展加工需求摸底和设立公共加工配套服务平台的建议,我们将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工作,加强对企业加工和仓储需求方面的调研,同时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契机,继续在科技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加速推进,探索建设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电镀、酸洗、钝化等工艺集中处置公共平台,助力企业在一体化发展中寻找合作机遇并从中获利。

2018年,嘉定与昆山、太仓、温州先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工作机制有效建立。在产业领域,积极推动产业跨区域规划布局,加强构建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全面对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顶层设计要求,启动编制嘉昆太产业协同发展规划,在对嘉定、昆山、太仓的实地调研基础上,立足“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以更高的视野和大局思维,合理规划布局三地产业,避免无序竞争和产业同构化。服务引导企业布局长三角地区,形成研发、销售、高端制造在嘉定,部分配套在昆山、太仓的分工协作格局。加快嘉昆太科创产业园选址建设,规范园区建设与管理,推进产业项目转移落地。发挥“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的引领作用,整合汽车等相关产业资源,搭建资源对接和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在科技创新领域,以共建创新载体和共享创新平台为基础,全力壮大中小企业创新主体。一是引导科技平台对接,鼓励科技创新主体合作。引导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瑞安市设立合作基地,与瑞安质检院合作建立技术服务平台。二是建设“科创飞地”,推动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科技成果异地孵化。通过温州、瑞安、乐清在嘉定建设的“科创飞地”,充分利用嘉定的人才、科创资源培育科创项目并推动科创成果在异地转化落地。三是扩大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建立“双创券”的跨区域通认通用机制,实现科技资源、科技服务的互通互联、合作共享,首批推出共享资源覆盖高校院所、检验检测机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30家,涉及科研基础设施、大型仪器1705台,创新创业服务项目309条;建立长三角汽车产业链创新联盟,助推区域间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三、提高经济密度,坚持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区土地资源和厂房资源都已经接近“天花板”,在项目准入方面,区经委积极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本市促进资源高效率配置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府发〔2018〕41号)和《关于本市全面推进土地资源高质量利用的若干意见》(沪府发〔2018〕21号)精神,坚持“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发展理念,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用好极为有限的净增建设用地空间,以及减量化和低效盘活产生的建设用地流量,着力优化本区产业项目准入统筹和落地机制。把市级四部门最新联合印发的《上海产业用地指南(2019版)》作为评价产业项目、核定用地规模的指导性文件,实行统一准入标准、统一准入程序和项目准入一把尺,鼓励发展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友好型的优质产业项目,限制和淘汰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产业项目,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期,市级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本市开展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沪经信产〔2019〕206号),从明确总体要求、建立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办法、推进评价数据资源的归集利用、实施差别化政策措施和加强工作保证等五个方面推出若干具体措施。下阶段,我委将牵头制定本区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具体办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操作方案。在亩均税收、亩均产值、人均产值、单位主要污染物税收等核心指标基础上,优化核心指标取数口径,增设其他评价指标。考虑在产业特色、科技创新、社会贡献、质量品牌、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设立加减分项。参照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结果,将企业分为优先支持类、鼓励提升类、调整转型类和整治淘汰类等四类情况,依法依规分类施策,重点在产业准入、土地供应、技术改造、能源价格、财税政策、信贷政策等方面,制定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的差别化政策,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水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作为地方公共服务企业准入标准可以比其他企业低(产出强度)的建议,我们认为可留作参考,对租赁准入项目,可以考虑将部分审核权力下放到街镇,通过流程再造和制度设计,进一步增强街镇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区级部门主要负责终端控制,区经委将请示区领导决策。

四、加大扶持力度,提升高质量服务

    目前市级产业转型升级专项中并无支持加工类和仓储类企业的扶持政策,我们将通过优化各类区级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科研方面的支持力度,提供优质高效的企业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减轻社会负担。在政策扶持方面,聚焦四大产业集群,优化四大产业企业认定和“30条”政策扶持方案,进一步优化区推进“小巨人计划”奖励办法,特别是针对初创型、自主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推动四大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成为嘉定产业发展新动能。鼓励企业建设技术中心,研究完善区级技术中心准入标准,拓展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平台功能,进一步提高企业建设技术中心的积极性。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发挥市区两级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企业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改造,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服务方面,进一步完善嘉定区企业服务子平台建设,充实平台内容,并加强对企业服务云的宣传;提升中小企业服务队伍建设,持续做好区级服务机构评定工作,推动经济小区、社会化服务机构开展高质量、成效好的中小企业服务活动,根据服务绩效进行奖励,提升企业服务队伍的整体水平;加强中小企业培育力度,通过与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合作,持续推进企业“一对一”诊断咨询服务活动,帮助企业找出症结,提高管理质量和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2019年5月17日

 

 

 

 

 

 

 

 

 

 

 

 

 

 

 

联系人姓名:丰玥                       联系电话:69989071

联系地址:嘉定区博乐南路111号            邮政编码:2018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