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绿化市容局对区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6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06-14

xxx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嘉定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的意见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垃圾分类涉及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多个利益相关方,诚如您所言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持久性工程,垃圾分类做得好不好,能够折射出嘉定作为全国文明城区的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也是考验嘉定基层治理能力的一块“试金石”,而且关系到嘉定打造创新活力之城、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您的建议对于当前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持和借鉴意义,现将本区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推进情况

本区自去年启动《嘉定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已经初步建立了“垃圾分类‘五环’治理体系”,“一个总环”,即全面统筹的“综合治理总环”,是总的统领。“四个分环”,即全程分类的“硬件设施环”,全新再生的“资源利用环”,全链跟踪的“动态监管环”,以及全民参与的“社会协同环”。

区级层面成立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章曦担任组长,周金林副书记、顾惠文部长、蔡潇飞副区长担任副组长协同推进此项工作,工作推进办公室设在区绿化市容局。自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区领导多次深入现场调研、并召开工作推进会议,助推各项工作的落实。与此同时,为保障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我局协同区财政局制定《嘉定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奖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8-2020年)》,采用“定额补助、考评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对各街镇分类项目设施建设和管理等给予定额补助,同时根据各街镇分类减量实效进行考核奖励,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

目前,我区已完成居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与市城投确立再生资源回收合作框架体系,成为全市首家签约合作区,初步搭建了由政府托底、专业公司建设运营的“两网融合”体系。为打消居民对混装混运顾虑,全面统一规范环卫分类收运车辆标识,并建立完善分类收运双向监督机制。去年底,启动嘉定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湿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建设,为提升本区垃圾综合治理能力迈出坚实一步。

二、下阶段推进计划

1.锁定破题路径。按照“三步走”推进目标推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第一步推动住宅小区开展“达标创建”全覆盖,继续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滚动检查,配齐分类基础硬件设施,狠抓分类标准统一规范。第二步推动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全覆盖,计划上半年完成30%以上的小区实施定时定点收集,下半年结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落实垃圾分类小区的“定时、定点、定类、定员”制度,切实把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的规范要求贯穿于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第三步推动“不分类不收运”强制措施全覆盖,强化环卫作业队伍自身建设,加强分类收运标准的培训,在法制背景下,推动“不分类不收运”强制措施向居村延伸,倒逼居民、单位、物业公司等履行分类投放义务和管理责任,让全社会树立垃圾分类的“红线意识”。

2.完善各项机制。将全区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主要职责层层分解,确定11个区职能部门和12个街镇推进51项工作任务,区级层面继续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街镇层面由“2+5”现场指挥班子协同推进(“2”即街镇党政主要负责人;“5”即党群副书记和分管宣传、城建、社区管理、农村管理的负责人)。今年,还将进一步推进机关党员干部参与垃圾分类的“表率行动”和“志愿服务”,构建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区级机关广大党员干部明确垃圾分类标准、强制源头减量、全程分类、处罚措施等,引导区级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

3.强化监督考评。将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全面纳入街镇共性绩效考核,在区文明进步指数测评等督查体系中,加强督查考核,提高垃圾分类测评权重。推进垃圾分类“领航行动”“飞检行动”“巡检行动”,加强常态化实地巡访,查找、反馈、整改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具体实施情况等方面综合评价,进一步提升嘉定长效常态管理水平。

4.加强学校教育。在持续宣传上下功夫,开展“爱嘉学子垃圾分类”之歌的歌词征集活动,择优谱曲,在全区中小幼学生中传唱。同时,开展爱嘉学子垃圾分类减量分类原创微视频、宣传口号及绘画作品征集活动,开展垃圾分类“我来赛”网络学习、答题活动,评选爱嘉学子垃圾分类小达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逐步形成由点到面的普及与深入。在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将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纳入教育系统各单位年度绩效评估指标,纳入文明校园测评指标体系,与学校创建行为规范示范校挂钩,加大考核比重。在爱嘉学子评选中对垃圾分类参与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探索制定学生、家庭垃圾分类情况与学生评优评比挂钩机制,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利国利民的良好意识与行为习惯。初、高中学生每年2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明确规定垃圾分类的服务内容。在带动家庭上下功夫。在校学生签署垃圾分类承诺书,形成校校落实、人人参与的垃圾分类减量的环境氛围。引导学生成为家庭垃圾分类减量先行者,动员学生与家长签署家庭垃圾减量分类承诺书,将学校所学垃圾分类知识落实于行动中,带动家长一起做好垃圾减量分类,从而逐步实现学校带动学生,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全社会践行垃圾分类减量的愿景。

感谢您对本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上海市嘉定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19年4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