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行政服务中心关于对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9-17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06-18

谢东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我区营商环境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落实完成情况

1.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2018年,一是做好取消调整审批事项工作。根据市政府关于行政审批取消调整等文件精神,我区涉及取消调整99项行政审批事项。二是进一步简化优化产业项目行政审批。出台《嘉定区深化产业项目审批改革实施意见》,实施整合审批流程、并联评审、取消总体设计文件征询、简化设计方案审核、简化施工许可办理手续、实行联合验收等改革举措;在已经按照市级规定缩减办理时限的基础上,再压缩三分之一。9月1日起,积极贯彻落实《上海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该方案通过优化项目前期策划评估、再造项目审批流程、精简项目审批环节、统一审批体系等举措,实现项目、流程、事项全覆盖,力争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以内。三是积极贯彻落实推进“四个减”。实时统计本区行政审批事项“减时间、减材料(证明)、减环节、减跑动次数”的情况。其中,减时间涉及事项60项,平均减少时间13.92天,平均减少幅度55%;减材料涉涉及事项21项,平均减少材料3.68件,平均减少幅度34%;减环节涉及事项33项,平均减少环节2.09个,平均减少幅度50%;减跑动次数涉及事项108项,平均减少跑动次数1.19个,平均减少幅度60%。四是推进以“6集成”为核心的政务服务便捷化改革。为把新行政服务中心打造为政务服务的新标杆新标识,研究制定了政务服务便捷化改革方案,为我区高效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的分类集成和一窗受理改革明确了具体路径。积极推进全区各职能部门审批事项按照“应进必进”原则集中进驻新中心,已有404项审批事项签约入驻,并做好进驻事项的分类集成。同时,认真在老中心做好商事登记和建设工程两大领域的“一窗受理”改革试点。

2.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区审改办牵头推进全区“一网通办”工作,研究制定我区落实“一网通办”的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中心积极配合落实拓展网上办事深度,推进全区354项审批事项接入网上政务大厅,实现网上申报;区级涉企审批事项通过提供网上预审和递送服务,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167项个人事项100%实现“全市通办、就近办理”。强化网上办事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要素补充和校核工作,完成区级行政权力事项的要素补充完善,在“一网通办”平台集中对外展示。利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各类数据资源的集中处理、即时共享,消除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推进各类服务事项在网上“实时公布、在线咨询、全网通办、一次办成”。  

3.加大对关键企业的发展扶持。区经委在推进企业发展工作中,注重鼓励和引导区内企业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在支持企业内涵式发展的同时,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帮助企业努力争取市级技改资金,2015-2018年,区经委共组织区内企业成功申报了62个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技术改造),累计总投入97.2亿元,累计获得市级核定扶持资金66628万元;二是积极制订并实施区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支持四大产业等方向的企业。2018年政策出台后,共支持区级技改项目12个,累计总投入1.7亿元,核定扶持金额1098万元。三是在技改政策的有利支持以外,区经委为解决技改项目融资难的问题,与建行嘉定支行建立技改融资合作,设立技术改造贷款专项方案,落实技改项目金融对接,成功为纮华电子等6家企业解决了5.43亿元的融资需求。

4.加大对企业引进和留住人才的支持力度。近年来,我区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优化人才发展综合环境,更好地吸引、留住各类优秀人才来嘉定安居乐业,助推嘉定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不断激励各类人才引进和留用。区人社局先后出台《关于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和急需紧缺人才及团队的实施意见》及实施细则、“购房货币化补贴、租房补贴、人才公寓、创客客栈”四位一体的优秀人才住房政策体系、《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引荐高层次人才的奖励办法》及相关细则、《嘉定区关于鼓励企业引进“海外工程师”的管理办法》等政策,充分提供人才政策扶持。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嘉定创新创业,营造嘉定引才留才爱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加大对企业引进和留住人才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二、下阶段工作主要打算

1.以审批服务便民化、“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等取消和调整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调整工作,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效。积极推进“四减”,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的申请材料、审批环节和办理时间。深入推进“告知承诺”,梳理公布实行告知承诺的事项清单,进一步规范相关工作程序。二是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改工作。围绕项目落地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100个工作日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1+4政策体系,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着力解决环节多、要求多、时间长的瓶颈问题,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压缩全链条审批时间、合理简化或整合优化相关评估评价环节、提升本区建设项目全程代办服务质量,全面促进建设项目审批提速。三是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便捷化改革。结合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全力推进以政务服务事项分类集成改革为核心的政务服务便捷化改革,对外实施“一窗受理”,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实现审批事项的全面集中和分类集成,并按需设置服务窗口,逐步建成以“综合窗口服务为主、部门专业窗口为辅的综合服务模式。全面推进“综合窗口”建设,推进“受审分离”,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一口发证”,真正实现从“找部门”向“找窗口”的转变。积极推进自助终端机建设,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功能区,放置多种类型的自助终端机,提供查询、打证、缴费等多项服务,方便群众全天候自助办理业务。四是继续推进“一网通办”工作。推动广泛使用政务“一网通办”总门户,完善网上审批服务,不断深化网上办事能级,进一步拓展审批事项,特别是涉企审批事项的“全程网办”范围。结合线下本区的政务服务便捷化改革,以及“12345、我要找茬”一号响应总客服,真正实现从“群众跑腿”转向“数据跑路”。根据《上海市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一网通办”长效管理机制,强化责任分工,进一步做好“一网通办”平台和线下窗口建设,整合公共数据资源,加强业务协同办理,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动群众和企业办事线上一个总门户、一次登录、全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2.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一是政策宣传。加大市、区两级技改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支持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及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施技术改造。不定期召开产业政策培训会,就技改政策、申报要求等进行解读,认真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及服务。二是精准服务。从技术改造项目的申报、管理、验收三个环节,总结经验,撰写“市级技改三部曲”、“区级技改一点通”,围绕项目,形成全生命周期辅导方案;坚持线上线下同步辅导,建立专业市、区两级技改及项目备案辅导QQ群,提高效率,使企业对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都能得到满意答复。三是项目储备。围绕上海制造嘉定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深入推进《嘉定区深入推进技术改造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做好已备案项目的跟踪管理,及时提供申报信息。对立项项目做好跟踪管理及变更指导工作,做到政策传递零距离。四是金融对接。与建行嘉定支行建立技改融资合作,设立技术改造贷款专项方案,为优质企业技改项目融资难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该方案具有贷款金额大、期限长、担保方式丰富等优点,针对已获得市、区立项批复的项目,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80%;将为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供有力保障。

3.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工作主线,扎实推进“双高人才”计划。一是夯实基础,突破创新,打造人才发展高地。继续贯彻落实《关于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和急需紧缺人才及团队的实施意见》及实施细则等各项人才政策,以进一步夯实基础,打造人才发展高地,营造良好引才留才氛围。二是凝心聚力,多管齐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探索市场化人才公寓建设管理方式,聚焦缓解人才居住困难问题,稳妥处理配售房回购中出现的信访问题等,以进一步完善优秀人才住房政策体系。三是切合需求,提升效能,促进人才服务交流。不断优化服务流程,营造优质公共服务环境;多渠道多手段开展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促进人才交流,推进嘉昆太一体化,加快人才招聘市场化,加强集聚高端紧缺人才;稳妥推进精英人才俱乐部活动开展和高层次人才关怀服务等,以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精准水平。

 

 

                       上海市嘉定区行政服务中心

                            2019年5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