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文旅办(2019)11号
区文旅局对嘉定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9-11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04-10

蔡宁等委员:

    你们几位政协委员所提的“关于对以‘人人参与、人人享受、人人创造’为目标,补齐嘉定镇村公共文化服务短板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建立和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城市是嘉定全力响应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国家文旅部、市文旅局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嘉定区以东部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完善的硬件建设、标准化的阵地服务、多元的资源配送方式、特色鲜明的示范点效应,这是嘉定区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着力解决并提升服务质量的着力点之一。

一、以“标准化”促保障,为“人人参与”搭建平台

重视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扎实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这是嘉定公共文化在“标准化”方面的工作重点,截至2018年10月底,嘉定区针对居村综合文化室的公共文化资源配送覆盖到全部居村,全区承担上海市居村实事项目的252个居村全部完成达标验收,即所有村、社区均完成“三室一场”公共文化阵地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在服务指标方面也有制度规范,规定每个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每天按时开放,并按规定期限每月向区文广局报备阵地开放时间安排,似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便捷参与公共文化基本服务。

此外,倡导“文化与数字科技相融合”,嘉定区率先开展“公共文化+科技”的探索,更以标准化引领数字化服务的探索,提升文化场馆数字应用和服务能力。作为全国率先建成的“一站式”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文化嘉定云”通过整合区内线上线下公共文化资源,精准、零障碍对接市民多元文化诉求,场馆预约、网上订票、文化鉴赏等内容,让公共文化资源触手可及。自2016年文化嘉定云三期上线以来,平台活动发布量从年1000余场提升至当前的3000余场,用户数从3万激增至16万余人,日均访问量超过30万次。此外,借助文化云平台,首创“文化众筹”体验实践,即市民或文化团队均以平台为媒介自行发起文化众筹活动:引入的社会资源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源头活水,有效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精细化不足的难题。

二、以“多元化”提质量,为“人人享受”拓展内容

嘉定区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着力提升居村级公共文化阵地的服务能级。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确定了以满足群众需求为根本要求,严格落实供需对接。原本被动接收上级资源配送居村,现在不仅主动点单,提出自己的文化诉求,还对上级的配送资源和配送活动进行事后反馈,倒逼公共文化资源配送的精准化。目前,嘉定区针对居村级的资源配送已经延伸到4.5级,也就是将资源配送到村民组,确保全年向每个居、村配送文艺演出、文化讲座、艺术导赏、公益电影、图书、体育健身等项目类别不少于2项,每月为每个行政村配送公益性数字电影放映不少于1场,全年向每个村、居配送文艺演出不少于5场。“零门槛”参与、“多元化”服务供给,贯通全年、整合“市、区、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资源,通过层层递进、“百姓点单百姓演”的运作模式,让“百姓”在“文化参与”中乐享公共文化内涵。

三、以“示范性”谋创新,为“人人创造”释放活力

吸纳“社会化”资源,精准对接个性文化需求,补齐基层服务短板。比如,面对嘉定城市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嘉定区在总分馆工作有序展开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以社会化合作模式运营的多功能、自助化的“我嘉书房”。目前,30家风格迥异的“我嘉书房”坐落在街、镇各大商圈、园区、社区和人流聚集区。“我嘉书房”探索实践“政企合作、资源共享、文化增值、百姓受益”的建设模式,有效融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引入社会力量通过服务场地提供、委托经营管理等形式,共同推进“我嘉书房”建设,聚合了资源,攒活了人气,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秉承“广泛征集、注重参与”的理念,嘉定区稳步推进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先后完成了区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议事会、理事会的建立,即以社会名人、行业专家等为核心组建理事会机构,以文化志愿者、文化爱好者组成议事会机构,共同对各文化场馆的文化发展规划、资金使用计划、中层干部任免等行使决议权、督办权。通过定期商议,群策群力贡献智慧,基本形成了“政府宏观管理、场馆主办事业、社会监督助力”的办馆格局,为嘉定公共文化效能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阶段,嘉定区将持续推动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梳理公共文化运作的实践经验,在服务效能、服务内容上做加法,用好政策,做足资源,让基层公共文化阵地焕发创新活力。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予指正。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

                                    2019年4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