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典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议加快开发嘉定城水上旅游资源”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嘉定环城河长约6.5公里,是上海目前唯一保存完好且依然发挥功能的河道,见证了嘉定建县800年来的历史变迁。全区分布有187处不可移动文物,在嘉定古城池区域较为集中,留存有州桥、法华塔、孔庙等文化旅游名胜和多处不可移动文物。
做好环城河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对提升嘉定城市形象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去年贯通的环城河步道内圈把古城的各个景点、古迹、不可移动文物有机的进行了串联,合理布局了练祁河历史变迁文化走廊等独具嘉定特色的文化博览走廊,让市民和游客能够切实感受到嘉定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今年区政府还将加大力度改造环城河步道外圈,打造沿河两岸的环境,增加步道文化、旅游元素和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河流水质的措施。但目前水上旅游资源开发尚有难度。
一、环城河现状
开发环城河及其周边水系旅游这一课题,相关单位和企业也曾对此进行过调研,并尝试推动。在航道功能调整方面,取消了横沥河(城河-蕴藻浜)、环城河(北门-西门-南门-东门)、练祁河(城河-孙浜)各段的货运功能。在两岸景观带的建设方面,利用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贯穿其中,通过景观带、小游园和大型开放式公共绿地打造嘉定城的一条“绿色项链”,相继建成了环城河一期、二期、三期绿化带及紫藤公园、南门古城墙公园、南水关公园等一批休憩景点;在旅游项目建设和管理方面,围绕嘉定古城综合开发利用,形成了嘉定州桥4A级旅游景区,整合汇龙潭、法华塔、秋霞圃特色旅游景点,形成了“上海孔子文化节”为代表的特色文化节庆活动。针对环城河绿带步道连通建设直接涉及到的不可移动文物,根据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制订确实有效的保护管理办法;针对横沥河、练祁河集中交错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布局具有嘉定特色的文化博览走廊,和战略性文化空间,完善沿河公共空间和交通组织,打造一条贯穿历史未来、融合文脉水脉,彰显时尚魅力的文化走廊。
二、开发水上旅游资源需要克服的难点
(一)航道功能方面
环城河东北段(北门-东门)是我区东西向主干航道练祁河、祁迁河的唯一衔接航道,水路货运繁忙。要废弃该段货运功能让位于水上旅游开发,势必要有替代的衔接航道。目前蒲华塘(罗蕴河)适合作为可衔接的替代航道,但其技术现状尚不能满足当前航运要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其进行综合性整治工作。
(二)河道现实条件限制
在当前条件下环城河大部分水域不足以保障行船安全,特别是环城河西北段(北门—西门),航道通航净宽和底宽较窄,船舶运营受到限制;整个环城河环线上,有部分桥梁净空尺度偏小,限制了船舶通过能力,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水质情况
目前相关水域水质情况尚不适宜游船观光,以横沥河为例,其正处于生态修复的重要阶段,周围潜藏污染源排摸、整治和完善排污系统等工作还需一段时间。从目前水质情况来看,若贸然开发,不但难以取得应有的游览效果,届时产生的水面垃圾及其他次生影响反而会阻碍水质改善,破坏其本就脆弱的水域生态系统。
(四)管理问题
环城河水上旅游资源的开发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区级层面统筹考虑,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需要建立统一的运营主体,对河道航行保障、旅游项目开发、河道两岸景观开发与维护、临河业态开发、旅游安全保障等诸多方面统一管理,综合施策,但目前尚不具备统一开发经营的条件。
感谢您对嘉定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虽然目前嘉定城开发水上旅游资源尚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会继续加强同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为加快开发嘉定城水上旅游资源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予指正。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
2019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