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对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9-02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05-07

XX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大乡村环境建设有效度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加快推进我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主要从完善村庄规划、提升基础设施、开展环境整治、加强村居管理、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升我区乡村环境建设有效度工作。

一、村庄规划编制情况

在充分挖掘乡村文化、风貌、自然肌理等要素基础上,加快推进我区57个保留村村庄规划编制及审批工作,目前安亭向阳村等11个村的村庄规划已完成审批,已启动编制但暂未批复的24个村庄规划计划在2019年6月前基本完成,其余22个村的村庄规划计划启动编制村庄规划并于2019年底前完成编制。

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一是构建“2+9”政策体系。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以市级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件为纲领,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庄清洁行动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着力构建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9”政策体系,在研究制定了《嘉定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和《嘉定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基础上,各街镇(管委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镇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积极落实村庄清洁行动的相关计划。

二是提升村庄道路设施。做好农村道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基本完成主要农村公路提标改造工作,村主路、支路无泥(砂石)路,提高农村公路管护水平,确保村民出行便利畅通。

三是加强生活垃圾治理。结合《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及垃圾分类等工作,2019年创建7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020年实现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保持农村垃圾100%有效收集、100%无害化处理。

四是加强水环境改善。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实施进程,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到2020年,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全面实施消除劣V类水体行动,加快河道水环境整治,加快推进断头河整治工程及生态河道建设,畅通河网水系,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江南水乡风貌。

五是实施乡村绿化造林。结合新一年农林水联动三年计划,聚焦重点,以点带面,推进生态廊道、重点环境整治区域、农田林网和“四旁林”建设,实现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5%以上。

六是积极引导风貌控制。制定《嘉定区保护保留村乡村风貌指引》,加强乡村风貌建设引导和管控,聘请专业团队进行规划设计(目前共推出6种建筑风格12个建房户型方案),通过村规民约、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农民选用,打造兼具江南水乡韵味和现代居住品质的美丽乡村。

三、村居长效管理情况

一是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以600分村居社会管理考核评级为抓手,以村庄改造长效管理项目为载体,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积极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精细化管理,采取有力举措巩固提升整治成果。

二是建设“平安乡村”。今年计划在全区新建一万路高清智能视频监控并实现联网,所有农村地区主要道路、进出路口实现“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全覆盖,推进农村地区视频监控、微卡口、智能门禁等智能安防设施建设,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城郊结合、农村地区的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深挖彻查背后的“保护伞”。

三是建设“法治乡村”。开展2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培育试点,建设10个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拟定“村规民约”示范章程,将村规民约以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文明乡风。此外,我区还将在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医疗、村民自治、乡村治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完善政策、落实措施,确保乡村振兴各项事业有序发展。

四、加大整治宣传力度

通过利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新媒体,结合村民代表大会、文化宣传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积极引导村民自觉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从源头减少不文明现象,提升村民主人翁意识,做好乡村“当家人”,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19年5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