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赵志杰、张爱国委员:
您们提出的19-017号 “城中村”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支队在前期工作中也发现代表议案中提到的消防火灾隐患及问题,结合议案内容总结归纳如下几点:
一是火灾隐患集中突出。“城中村”区域由于土地性质和历史遗留难题导致了拆迁困难、改造缓慢,规划执行不到位等不良后果。因此城中村区域建筑房屋普遍耐火等级不高、防火间距不足、消防通道不畅、消防设施不够,供电线路老化等问题,无法满足消防安全基本要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市政消火栓严重不足,消防水源严重紧缺,一旦发生大火,极易出现“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情况。
二是“城中村”出租房多。近年来,大量外来流动人员涌入城市并聚居于“城中村”,使“城中村”成为消防安全管理的难点和盲区,成为当前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房屋用途多样化,三合一、多合一现象多,电气线路私拉乱接,疏散通道狭窄并被占用,私自安装对疏散造成阻碍的防盗门与防盗窗等。如在出租屋发生火灾事故以后,人员通常都会被困在其中,很难及时得到疏散,因此容易会引发人员伤亡事故。
三是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浅薄。当前,“城中村”出租屋的大部分的承租人员均是外来打工的农民工。其经济收入较低,文化程度较低,很少参与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教育,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缺乏基本的防火知识。对火灾扑灭与逃生常识也不够了解,逃生自救能力较差。
消防支队作为地区消防工作的主力军、主推手,在市区二级政府的领导下,结合提案建议及辖区特点,切实做好“城中村”安全隐患的整治工作,积极助推“城中村”御火能级提升。
一、推动整体规划优先
由政府牵头,组织住建、规划、房管、乡镇、街道等部门,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国发办[2017]87号)),将“城中村”消防安全内容纳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城中村”所处的区域优势、人员构成、经济结构等特点,科学制定消防规划,同步建设消防水源、预留消防车道、设置消防站、消防通信等,确保能够快速有效开展施救,兼顾保证建筑耐火等级、防火间距等,消除城中村先天性火灾隐患。
二、加强联防联动机制
支队通过协调区应急办将消防工作已经纳入联勤和城市网格中心工作,现有12个街镇,每个街镇设立一个联勤网格中心,在网格平台中将“三合一”、占用疏散通道等6项消防事项纳入平台,同时,由各街镇联勤网格人员在日常巡查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平台进行统一处理。今年支队将与网格中心将“城中村”消防隐患整治放在重要位置,“城中村”消防隐患的巡查力度。
三、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在“城中村”积极建立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是集“防火巡查、初起火灾扑救、消防宣传”等职能于一体的火灾防控基础力量,是原有企事业单位、社区志愿消防队和消防工作站的“升级版”。根据《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和《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的要求,整合社会消防力量,进一步加强“城中村”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城中村”火灾形势平稳受控。二是落实属地街镇、居村委的消防安全责任,成立“城中村”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日常消防安全巡查、防火检查工作,整合社会消防力量,进一步拓展防火巡查、消防宣传培训、扑救初期火灾等火灾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区域性防控火灾能力。
四、广泛开展宣教培训
支队将针对“城中村”特点,力促消防宣传接地气、有人气。联合街道、村居工作人员进进村入户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经常性宣传活动,结合典型火灾事故案例和弱势群体消防工作现状,精心设计制作贴近群众、通俗易懂的消防宣传课件、资料,通过播放火灾警示片、消防公益片,发放消防宣传资料,讲授消防安全知识,组织灭火和疏散逃生演练等多种形式,普及消防安全常识。
最后,希望代表能一如既往关心消防工作,对嘉定消防发展献计献策。
嘉定区应急管理局
2019年5月11日
联系人姓名:李飞 联系电话:69527941
联系地址:嘉定区阳川路119号 邮政编码: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