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监局提〔2020〕22号
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区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第5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05-28

向世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实施推动围绕嘉定科创产业的“优秀专利”集聚的建议》已收悉。建议从“优秀专利”的角度切入,致力于有效解决科创产业发展瓶颈难题,主要包含三点意见:一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搜集“创意”和“金点子”;二是开展面向全世界的“专利权属人”平台建设;三是如何实现“优秀”专利的合作开发权,包括明确区产业发展重点、对接“优秀专利”、实现专利产业化等。对此,我局结合区情实际,以调研走访、互动交流、座谈沟通等形式,充分研究建议的可行性,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嘉定区作为上海市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致力于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创新主体的集聚地、创新成果的转化地、创新产业的引领地。对此,我局立足职能,从嘉定发展大局出发,在与人大代表沟通对接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区科委、区经委等部门,了解嘉定区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重点产业企业专利情况;成立了专题组,主动开展调查研究,走访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重点产业园区以及企业等,了解企事业单位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需求和难题;并在此基础上,遴选具备条件的经济小区或者园区,作为试点单位,开展“创意”或“专利”征集、搭建产业化平台等,实现产业集聚,促进嘉定创新活力之城建设。

一、联系沟通,了解嘉定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根据嘉定区“四大产业”集聚创新发展的相关要求,在《嘉定区四大产业指导目录》中明确了“四大产业”,即集成电路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高性能医疗及精准医疗、智能制造及机器人,涉及37个细分领域,基本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重合。

(一)重点产业发展现状

2019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完成1182.4亿元,增长5.1%。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推动产业集聚和重点项目落地,上汽大众MEB工厂正式落成、首台样车下线,爱孚迪全球总部等项目有序推进。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31家、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总数达到228家(次),专利申请量15595件、授权量10368件,分别增长4.8%和9.7%。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积极落实全市集成电路产业“一体两翼”和健康服务产业“5+X”布局,启动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规划建设,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加快推进。全区四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510.0亿元,增长10.1%。

(二)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我局积极与区经委进行沟通联系,了解嘉定区产业发展方向“1+2”:即1个万亿级产业目标,大力推进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产业生态体系;2个千亿级产业集聚,全面落实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为后续“创意”或“专利”征集找准了产业方向和对象范围。

(三)重点产业企业名单

我局以专题会的形式,与区科委、区经委进行面对面沟通,了解重点产业企业,并以高新技术企业、“四大产业”企业为基础,认真梳理,建立了重点产业企业名录库,并对其专利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其中在汽车、精准医疗、生物医疗、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有效专利数9863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数2964件、有效实用新型专利5750件、有效外观设计专利1149件。

二、调研走访,梳理嘉定区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需求

为了更加有效地推进人大建议的办理,我局召集骨干力量,成立了专题办理组,以工作例会等形式,明确办理进度表,并采取局领导带队、科所联动、现场座谈等多种方式,围绕汽车、精准医疗、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集中对国际汽车城、汽车·创新港,以及安亭国际医疗产业园、南翔精准医疗产业园、育成生物科技园区等园区,以及中科院光机所、硅酸盐所、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菊园新区管委会等开展调研走访,详细了解知识产权战略布局,认真听取其在专利等知识产权上的需求和难题。

经调研,我局发现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需求主要集中在:

一是知识产权培训,涉及知识产权战略布局、法律法规政策培训等内容。

二是知识产权运营,涉及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如交易许可、专利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企业与市场的技术需求、需方企业与科研人员的沟通机制等;知识产权人才,如专利信息检索分析人员、专利相关法律人员、价值评估专家等专业人才的缺少。

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涉及取证与维权、自身权益保护、侵权发现和查处、整治黑代理、法律支持或援助等。

四是知识产权创造,涉及国内外专利申请和布局指导、知识产权项目申报技巧、专利审查周期长、费用高等。

五是知识产权服务,涉及知识产权扶持政策,尤其是对市级、国家级项目的奖励政策,需要给予资助,以及沟通交流渠道不畅等。

三、选择试点,探索嘉定区知识产权产业化园区

针对上述需求,结合区位实际和前期走访调研情况,我局创新思路,开展选择性试点,并邀请了向代表共同走访汽车·创新港,就汽车行业“创意”或“专利”征集、平台搭建、转移转化等试点事宜,进行沟通交流,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即共同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并以平台为依托,开展“创意”或“专利”征集、知识产权供需对接、专利产业化等工作。

同时,结合试点情况,我局注重创新突破,探索建立嘉定区知识产权产业化园区,并明确产业化园区需要完成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等,主要包括:

一是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制定并完善知识产权各项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规范管理,开展知识产权贯标认证,着重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示范企业,实现高价值专利转移转化,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

二是健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制。围绕重点产业开展专利导航与分析评议,引导重点产业知识产权科学布局,追踪市场竞争和专利技术动向,掌握区域产业发展趋势,找准专利薄弱点、技术切入点,引导企业和研发机构有针对性地申请或引进知识产权,构筑知识产权比较优势,即要善于对技术创新进行“加减法”运算。加强知识产权资源市场流转,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和专利交易,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保险、专利许可、专利转让等方式,推动知识产权实现市场价值。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积极参与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等活动,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培养知识产权创新人才,扩充知识产权队伍实力。

四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与维权援助服务。

五、制定方案,完善评选指标体系

在试点单位明确的基础上,我局牵头组织征集方案的制定,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征集方案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创新主体、创造者参与活动。

(一)明确方案内容

在制定“创意”或“专利”征集方案时,需要明确具体内容:一是征集活动的名称、主题、起止时间、范围对象;二是征集活动的参与方式、申报条件;三是征集活动的评选方法,如采用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众参与等;四是对于获选的“创意”或“专利”,以协议的形式,约定其权属、转化等事宜;六是征集活动的工作要求。

(二)确认发布途径

完成征集方案后,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微信公众号、互联网等载体,对外发布征集方案,扩大征集活动的知晓度和社会覆盖面,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三)完善评选标准

在发布征集方案前,需要明确“创意”或“专利”的评选标准,即制定评选指标体系,并广泛征集知识产权领域专家、重点企业等意见,形成合理可行的评选指标。具体内容涉及:

一是“创意”或“专利”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是否属于嘉定区重点产业,是否符合嘉定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二是“创意”或“专利”质量,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文本质量,同领域情况等。

三是技术先进性,涉及技术原创性和重要性、技术优势等。

四是运用及保护措施和成效,含制度建设、“创意”或“专利”运用成效、“创意”或“专利”保护等。

五是“创意”或“专利”经济效益,主要看自行实施、许可、交易等情况。

六是社会效益及发展前景,主要是“创意”或“专利”在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科学管理、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的作用、行业影响力等。

六、聚焦功能,搭建嘉定区知识产权“云服务”平台

在征集活动开展的基础上,结合嘉定区科研院所集聚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在重大科技项目关联企业和研发机构间的许可使用,我局积极开展嘉定区知识产权“云服务”平台建设,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科研院所、经济小区、权利人、重点行业企业、需求方、知识产权专家智库、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团队、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知识产权运营联盟、金融服务机构等共同参与,优先挖掘具有高价值的专利,在经过评估后,有针对性对接区内企业,力求建立企业为主、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的产学研运行机制或者联合体,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主要功能为:

一是权利人的管理。获奖的“创意”或“专利”要在平台上进行登记注册,上传基本信息、“创意”或“专利”具体内容等。

二是供需信息的对接。权利人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转让、许可、交易等信息;需求方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在平台上与权利人进行实时对接、有效沟通,并完成转移转化手续,实现专利价值的市场化、产业化。

三是进行价值评估。权利人可以依申请,在平台上对其“创意”或“专利”进行价值评估;价值评估团队会按照科学有效的价值评估指标,及时作出价值评估,让权利人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评估结果。

四是宣传培训指导。坚持需求导向,及时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宣传培训,以“一站式”服务,引导企业和研发机构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质量、优化知识产权结构、布局知识产权整体战略。

七、围绕难题, 分阶段推进落实人大建议

本次人大建议涉及面广,可以说是嘉定区知识产权工作的长期目标,需要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实施。

(一)存在的难题

经认真交流沟通、征询专家意见等,我局发现在人大建议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以下困难,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共同促进难题的解决,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征集范围对象需要明确。“创意”或“专利”要在全世界范围征集,范围之大,需与嘉定区重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避免盲目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征集的“创意”或“专利”,需开展法律评审,确认无法律冲突,保证有效性、实用性。

二是实施经费需要得到保障。在“创意”或“专利”征集、调查研究、信息检索、价值评估、专家评审、平台建设等环节,均需要有充足的经费予以保障。比如,在专利检索和评估上,以特定细分技术领域(如新能源汽车所用的某一类锂电池)为基准,相关专利的检索费用可能在5000元至2万元;检索出来的专利,一组专利(如电池的结构、化学组成相关的8个专利)的评估费用可能在5万元至10万元。

三是优秀“创意”或“专利”需要进行认定。关于认定方式,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避免主观性,需对价值评估团队、评选指标体系、评审专家等进行严格把关,保证认定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

四是对接机制需要保持畅通。对于权属人,重点关注中小微企业或者发明创造的个人,在主动联系的同时,引导其入驻“云服务”平台,指导其在平台上与需求方进行市场化对接、完成转移转化,如在产业化过程中,遇到资金等难题,可及时引入金融服务机构,力促价值的实现。

(二)分阶段推进

对此,我局会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分阶段推进人大建议的落实:

一是保持与人大代表的良好沟通,聘任其作为我局知识产权专家顾问,实时进行工作联系和交流。

二是借助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与区科委、区经委、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的交流互动,争取在信息资源、财政经费等方面得到最大范围的支持。

三是开展选择性试点,确定试点区域,并在条件成熟时,探索嘉定区知识产权产业化园区建设。

四是研究构建嘉定区知识产权“云服务”平台,完成框架模型的搭建、测试等各项准备工作。

五是以平台为依托,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并做好日常维护,实现产业转移转化,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促进嘉定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5月20日   

联系人姓名:辛美华                       联系电话:59999103

联系地址:嘉定区迎园路955号304室         邮政编码:20182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