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周芳珍、韩敏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关于发展嘉定夜间经济的建议”的书面意见收悉,经研究,现将嘉定区如何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相关工作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产城融合的高速化推进,嘉定正着力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布局不断优化、模式不断创新、能级不断提高,夜间经济、海派特色小店这样的新兴元素在这座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悄然兴起,也成为我区商业和文化融合发展的新增长点。
一、在发展夜间经济方面已开展的工作
1、加强调研,推进夜间经济多点开花。自2019年4月份以来,市商务委等九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政策为导向,我委针对全区的重点区域商业综合体和商业街区开展调研和走访,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商场布局、人流情况、业态调控等。例如具有海派特色的西云楼、凸显嘉定地域文化的疁城新天地、州桥老街、南翔老街等、还有独具现代特色的宝龙商业广场、信业广场、万达广场等。鼓励各大商圈融入文化要素,融入产业要素,适时适度开放外摆摊位,引导促进夜间消费活动。
2、集思广益,拟定促消费工作措施。进一步发挥“上海购物”的旗帜作用,征集各职能部门促消费、促夜间经济发展细化措施,以特色化、可操作为大前提,在去年出台的“促消费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细化了各部门相关工作,拟定了《嘉定区关于进一步提升消费能级 释放消费潜力的若干措施》,将繁荣夜间经济作为创新消费模式一种手段,明确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周边居民工作与生活的前提下,有条件适当划定一定区域放宽外摆摊限制。促进部门联动,简化部门审批,对常态化举办商业活动的商业综合体,实行一次报备。提升信用监管效能,推进分级分类监管,保障夜间商铺、特定外摆位规范营业。
3、突破创新,开展多元化夜间经济活动。一方面追求活动内容的新颖,在举办夜间活动的同时也展现了地方特色。去年,西云楼举办了网红夜市节,百果园举办了夏季嘉年华,安亭财务广场举办了啤酒节,州桥老街举办了“云品进嘉”夜集市活动等,这样商旅文农元素高度融合的场景,在集聚人气的同时也促进了消费的增长。另一方面寻求制度上的突破,我委多次会同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局及相关街镇就各夜间经济示范点的可行性进行了跨前一步的个别诊断;区公安分局对南翔老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2019上海南翔小笼文化展”10场活动审批申请,实行了“一次性许可”。区交通委去年增加了11条公交线路运能,延长了10条公交线路运营时间。
二、未来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一些设想
1、做好谋篇布局。加强街区布局指引,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禀赋,鼓励对传统商业街区、百货商场、闲置厂房、街道内巷等商圈区域等进行改造提升。研究出台夜间经济产业规划,集中打造一批示范街区、示范点、示范单位,加大对夜间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打造古今贤秀的嘉定老城区域(现厂、州桥)、发展有文化内涵的新城区域(西云楼、东云街、远香湖片区),并结合老城改造提升,把夜间经济培育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列入其整体规划中统盘考虑。
2、丰富产业业态。在“游”、“娱”、“食”、“购”、“宿”等方面加大力度,放宽政策。依托每年购物节平台,凸显若干高质量的夜间经济消费品牌,拉动消费新高潮推动州桥景区、西大街改造升级项目,融入夜间消费业态。举办各类夜间集市、夜间秀场、夜间酒吧、夜间运动等活动,支持西云楼夜间电影音乐游戏集市、电竞游戏现场比赛、州桥端午夜市、嘉北郊野露营等活动。引导品牌餐饮企业延长营业时间,做大餐饮夜间消费规模;结合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特色精品民宿和主题文化酒店,如嘉源海艺术社区、华亭人家等。
3、完善基础配套。持续做好夜间经济发展区域辖区各商业体周边的环境建设以及维护,逐渐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周边居民工作与生活的前提下,有条件适当划定一定区域放宽外摆摊限制。延长重点地铁线路夜间运营时间,完善夜间公交线路配套,增设出租车候车点。简化部门审批,对常态化举办商业活动的商业综合体,实行一次报备。提升信用监管效能,推进分级分类监管,保障夜间商铺、特定外摆位规范营业。
上海市嘉定区商务委员会
2020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