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20-07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05-20


赵志杰、张爱国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挖掘水乡历史文化,塑造老城活力空间”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主办意见函告如下:

嘉定老城是一座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城内南北向的横沥河与东西向的练祁河交汇于老城中心,与环城河形成了独特的“十字加环”水系。水系覆盖面积约3平方公里,沿线分布着州桥景区、嘉定博物馆、陆俨少艺术院、秋霞圃、孔庙、汇龙潭、韩天衡美术馆、紫藤公园、南水关公园、古城墙公园、护国寺以及改造中的西门历史文化街区等几乎所有嘉定主城区特色景点。近年来,我区在推进老城建设发展中,高度重视环形十字水系的保护和开发,努力挖掘水乡历史文化内涵,重塑水系景观和生态环境,打造具有特色的水系空间,不断提升老城的魅力和活力。

一、结合环城河步道贯通工程,有机串联历史文化景观资源

我委于2018年3月启动实施嘉定环城河步道贯通维修改造工程,于2018年7月全部完成并对外开放,以“贯通”“安全”“美化”“便利”为标准实施建设,通过统筹沿线步道、驳岸、绿化、灯光和配套设施整体布局,借水造景、依水建绿,打通了12处桥下通道,新建了北水关桥、练祁河桥、清镜河桥3座桥梁,把嘉定紫藤园、南水关公园等十余个公园绿地、景点、古迹以及不可移动文物有机串联成一条集生活休闲水岸、生态公园水岸、历史人文水岸三大风貌特色于一体的步道,让市民和游客能够切实感受到嘉定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二、加强环形十字的水系治理,营造岸绿水清的宜居环境

嘉定老城区内现有河道13条段,总长度15.58公里,其中市级河道1条段,区级河道2条段,镇级河道2条段,村级河道8条段。水系较为复杂,劣V类水体占比较高,雨污混排等岸上的历史遗留问题也牵扯较多。近年来,为稳步提升老城区水环境质量,营造岸绿水清的宜居环境,通过河道整治、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增加水动力等措施,不断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

一是开展河道整治。嘉定环城河疏浚工程于2013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次年5月完工,共疏浚土方26.89万立方米。市心河北段(环城河~练祁河)疏浚工程于2018年年底开工,次年5月完工,疏浚土方8455立方米。2020年,拟实施市心河东西段(嘉定城河西段~嘉定城河东段)及市心河南段(嘉定城河~德富桥)河道疏浚。

二是开展控源截污。由于老城区内地下管网建设年代较早,管网设施复杂,存在雨污混排、污水直排入河的现象。近两年,根据《嘉定区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书》《嘉定区“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嘉定镇街道已基本完成环城河和市心河周边沿街商铺、企事业单位混接混排改造,共12家(城中街40弄、80弄、金沙路98号、金沙路85号等)。下阶段,区水务局将会同区房管部门和嘉定镇街道,推进汇龙公寓、疁南小区等35个小区雨污混接混排改造,力争2020年底前完成。

三是实施水生态修复。通过实地勘察调研,因地制宜、因河制宜采取水生态修复措施。在市心河设置4套分布式曝气设备,提高水体溶解氧,促进水体中物质的良性循环;建设486平方米生态浮岛,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并达到景观提升的效果。

四是增加水动力。开展“大循环”调水,建立嘉宝北片水资源联合调度的体制机制,完善水资源调度的工程体系;开展“小循环”调水,建设南门泵闸、西门节制闸、东门泵闸及北门泵闸,通过圩区除涝工程、老城区泵闸工程,加强圩区、老城区小范围区域的调水,使局部区域的水体动起来。

三、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塑造活力水岸公共空间

一是实施环城河沿线景观提升工程。2019年完成了以下项目:增设楹联匾额、增加桥名石材、九卿廊修复已完工;嘉华山庄斜坡景观提升已完工,环城河沿线绿化改造提升正在招投标;现厂环城河对岸墙面设计与制作、儿童公园对岸部分墙面设计与制作、西水关雕塑、紫藤公园沿河小道布置已完工;环城河三处步道健身点已完工;环城河步道LOGO设计、标识标牌系统设计及安装已完工;市民驿站建设、户外三处直饮水点设置、党建广场改造已完工。2020年计划完成:环城河沿线(南大街至仓场路段)绿化景观提升项目建设,桥下浮雕制作及美化工程(仓场桥桥下灯箱制作、永嘉桥疁南桥桥下浮雕制作),现厂中庭浮雕、现厂入口改造,我嘉书房(驿站)、“嘉游站”等项目。启动研究“环城十字”景观水系整体提升方案。

二是进一步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围绕嘉定州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综合开发利用,形成了“上海孔子文化节”为代表的特色文化节庆活动;利用嘉定购物旅游节庆、相关产业发展平台,做好西大街、州桥景区的招商宣传和品牌推广;编制长三角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总体规划,有机串联法华里地块、孔庙、法华塔、州桥老街、汇龙潭公园等地标景点,打造具有嘉定老城古韵的“历史文化功能区”;加快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开发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嘉定西门石马弄以西居民协议安置、嘉定西门地块旧城区改建一期房屋征收等动迁工作,2020年力争护国寺本体项目年内顺利开工,启动西门文化公园地块项目征收及扩初方案报批。

四、完善水上旅游观光条件,研究可行性方案

开发“十字加环”水上旅游这一课题,相关单位和企业也曾对此进行过调研,并尝试推动。但目前尚不具备全面开发“十字加环”水上旅游的条件,主要由于:环城河东北段(北门-东门)目前是嘉定区东西向主干航道练祁河、祁迁河的唯一衔接航道,水路货运繁忙,大船较多,不适合游船通行;环城河西北段(北门—西门),航道通航净宽和底宽较窄,船舶运营受到限制;整个环城河环线上,有部分桥梁净空尺度偏小,限制了船舶通过能力,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老城区内市心河小囡桥和汇龙桥进孔高度不够,如要开发观光路线,需要改造改造桥梁。因此,“十字加环”水上资源目前只能局部开发部分河段,尚不能打通。

同时水上旅游资源的开发是系统性工程,需区级层面统筹考虑,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一是要明确责任主体,形成推进机制。目前,“十字加环”旅游线路相关组成部分的职责主体及产权归属比较分散,如基础设施、旅游景点、河道水质治理、绿化改造分属不同的部门,需明确分管区领导和牵头部门,建立由区政府领导、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进行统一规划和实施。二是要完善“十字加环”观光旅游产业。不断挖掘古城的魅力资源,同时建立统一的运营主体,对河道航行保障、旅游项目开发、河道两岸景观开发与维护、临河业态开发、旅游安全保障等诸多方面统一管理,综合施策;针对环城河绿带步道连通建设直接涉及到的不可移动文物,根据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制订确实有效的保护管理办法;针对横沥河、练祁河集中交错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布局具有嘉定特色的文化博览走廊,和战略性文化空间,完善沿河公共空间和交通组织,打造一条贯穿历史未来、融合文脉水脉,彰显时尚魅力的文化走廊。

衷心感谢你们对嘉定老城建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嘉定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20年5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