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20-11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05-20


彭典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让“文化嘉定”成为一张熠熠生辉的名片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主办意见函告如下:

嘉定建城八百年来,崇文重教、文脉相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快老城保护与开发的步伐,在深入挖掘“教化嘉定”传统文化之“根”,传承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有序开展城市有机更新,通过加强对区域内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保护,推动文化旅游品牌项目建设,为老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科学规划论证,开展西门风貌区全面系统性规划研究

根据2016年沪府规[2016]177号文批复的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方案,明确了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具体范围:东至西护城河,南至西大街-西练祁河,西至沪宜公路-红石路,北至陈家山路-北河路-环城路-和硕路,占地面积共计约 60 公顷。规划分为三个区:拆除重建区,保留引导区,更新改造区。提出七大规划策略:基于保护和更新的实施影响度分析,确定居民疏解计划;多种措施相结合的建筑更新改造;以文化传承和文化注入为导向的建筑利用;完善街巷格局、维护传统尺度、提升场所活动;恢复水绿交融的历史情景;延续传统风貌、传承疁城古韵;服务古城旅游,公交和慢行交通优先的绿化交通体系。

2019年12月,区政府召开了西门历史风貌区更新保护专项会议,提出“整体规划,有力架构,专门力量,合作伙伴,开发模式,重点项目”的总体要求,并交由区城发集团承接该任务。2020年,城发集团在控详及前期规划方案基础上,将开展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全面系统性规划研究:编制西门风貌区整体开发实施计划,厘清开发主体、建设程序、运营模式等问题,制定项目开发策划书、西大街业态策划方案及招商计划;多渠道筹措资金,落实注册资本,研究多元投资可能性,初步形成融资解决方案;优化西门风貌区规划设计方案,启动交通组织设计、配套综合管廊设计、河道景观水系整体提升方案设计等。同时城发集团着重在“老”字上多做研究,挖掘了大量西大街的历史痕迹、文化传统、名人故事,准备在后期更新建设中加以复原。比如聚善桥、厚德堂、陶继渊故居、吴蕴初故居等,还有一些嘉定老字号,如上林春书场、大东饭店等。

二、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延续老嘉定建筑风情

目前对于西门历史风貌区已腾空普通房屋,地块采取半封闭式管理,由第三方安保公司实施24小时日常巡查,对沿街损坏房屋及时进行修缮,确保看管房屋及过往行人的安全,2019年实施了两次加固维修工程,维修房屋近百间。同时加强区内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利用。目前对西大街文保点进行发掘,梳理出2处区级文保单位、7处区级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及1处优秀建筑;对西门老字号商店进行排摸,并确认了18 处名人故居及优秀历史建筑。2020年将对西大街厚德堂、崇德堂、西溪草堂,对人民街王敬铭故居,对南大街高氏住宅等历史人文文保单位进行整体修复,并研究制订保护利用方案。并结合嘉定区“十四五”文化规划编制工作,组织编制长三角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总体规划,有机串联法华里地块、孔庙、法华塔、州桥老街、汇龙潭公园等地标景点,打造具有嘉定老城古韵的“历史文化功能区”。

三、增设历史文化名人雕像,展现深厚人文底蕴

公共雕塑能很好体现老城的文化特色,是建筑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主题、形式、语言等不仅应与历史文化特色、城市空间结构相适应,还应与公众审美相契合。近年来,嘉定老城区在汇龙潭公园、博乐广场、南水关公园、疁城新天地等公共场所内设置了具有嘉定历史特色的侯黄二先生、石童子等雕塑,有效丰富了古城的文化内涵。2020年,嘉定镇街道在环城河步道提升工程中,实施了桥下浮雕制作美化项目,主要内容是在仓场桥、疁南桥以及永嘉桥制作浮雕,围绕科技嘉定、汽车嘉定,嘉定四先生、钱大昕、王鸣盛、嘉定三状元等历史名人来雕刻。

同时,城发集团在做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市设计时会充分考虑在重要区域、景观节点增设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嘉定历史文化名人雕像,并以现代化的艺术形式展现,为游客和嘉定子孙讲述好嘉定故事,从而提升嘉定城市品位和活力,激发嘉定人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提升嘉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力。

衷心感谢您对嘉定城市建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嘉定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20年5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