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卫胜、嵇人凤、金一欧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海绵城市又称“水弹性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及水系等系统作用使得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对我区建设生态城市、韧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三五”期间嘉定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回顾
为进一步改善嘉定区水环境、提高新型城市化质量,“十三五”期间嘉定区积极开展海绵城市规划编制、项目管理与实践工作。
(一)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工作逐步推进
截止到2020年底,区层面《嘉定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2018-2035)》已完成并获得批复,控详层面已完成老城特定区、云翔大型居住社区、黄渡大型居住社区和嘉北郊野公园片区海绵城市建设详细规划编制。
(二)方案审查与管控制度逐步建立
根据《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沪府办〔2018〕42号)要求,嘉定区积极落实市级管控制度,逐步结合行政审批改革在规划编制、土地出让、设计方案审查和后期监管等环节加强过程管控,要求相关设计文件应编制海绵城市建设专篇,海绵城市相关设施的建设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同时,为保证方案审查的专业性,聘请第三方专业技术团队对方案成果进行审查,并针对性提供技术指导。
(三)建设项目海绵城市理念逐步落实
嘉定区通过新建建筑与小区、绿化与景观、水务系统等项目,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和要求,以满足上位规划管控目标及指标。截止2020年底,嘉定区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为10.6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21.2%。有一批海绵城市样板工程,包括金地世家、紫气东来公园、嘉北公园、上海市民体育公园一期(足球公园)、远香湖景观工程、环城林带景观工程、石岗门塘景观工程和新城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等。
二、“十四五”期间嘉定新城海绵城市工作方案设想
嘉定区高度重视嘉定新城的生态城市与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2020年底已制定嘉定新城海绵城市十四五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嘉定区按照“全流程监管、全体系建立、全区域推广”的原则,拟通过建立健全海绵城市管控机制、加强部门协调推进、积极探索激励引导政策、强化专业技术指引、提升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上下联动,打造机制可闭环、成果可复制、公众可参与的海绵城市建设样板新城。
(一)落实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海绵城市管控机制
深化管理部门海绵城市管控要求,在土地出让、方案报批、竣工验收等三个环节加强管控力度,探索建立完善的闭环管理路径。建立嘉定新城海绵城市建设专项工作推进小组,由建管委牵头,水务局、绿容局、交通委等相关委办共同参与,形成权责清晰、运作高效的区域性综合管理机制。牵头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检查,指导推进嘉定新城海绵城市建设。其他相关职级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具体负责各类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运营工作。加大各部门之间协作配合力度,高效推动各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落实、落地。目前正在联合市建科院开展管控机制体系研究。
(二)积极探索激励引导专项政策,强化资金保障
为充分调动嘉定海绵城市建设积极性,正在研究海绵城市专项或海绵城市与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融合的相关激励和引导政策,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和统筹管理,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或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目前江桥镇已结合虹桥商务区政策,符合条件的新改扩建项目可享受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补贴。
(三)强化技术指引,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作用
为支撑嘉定新城海绵城市系统化建设,提升技术审查与创新引领能力,建立嘉定新城海绵城市建设专家库。一方面,对嘉定新城海绵城市的建设方向、规划体系、管控机制等内容进行把控和指导,确定前期工作可推进可落实;另一方面,对定期对新城内重点项目进行抽查,针对性开展专题讲座和技术指导工作,保证新城海绵建设高效落实。
(四)加快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推动韧性新城建设
加快污水处理能力以及污水系统建设,提升嘉定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推进横沥等骨干河道整治,加强镇村级河道治理以及河湖长效管理。在实施2020年雨污混接改造攻坚的基础上,持续加强雨污混接改造复核整改,深入开展雨污混接新一轮调查和改造,进一步调查评估和优化改造截流设施,2022年基本完成雨污混接整治和改造工作,健全雨污混接整治长效机制。深化嘉定新城范围内排水系统提升改造,新城内新建雨水排放系统按照“五年一遇”标准实施,已建排水系统逐步按“五年一遇”标准改造,全面提高雨水排水能力,保障生态水环境安全。同时全面加强地下管线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推进老旧管线改造更新。
(五)有序推进滨水空间改造,建设嘉定特色水乡
一是打造横沥文化水脉。加快启动滨河全线贯通工程,制定完善横沥沿线公共空间、慢行通道的全线贯通方案,结合城市功能,构建横沥两侧及腹地区域的慢行活力网络,提升滨水岸线亲水性与环境质量。目前横沥文化水脉正在开展国际竞赛设计方案征集评审,年底将完成方案设计并开展项目建设。二是在嘉定老城改造方面,围绕西门、州桥保护性开发,深入挖掘历史人文底蕴,积极塑造市民生活的宜居空间、体现人文的休闲胜地,突出老城林荫道系统的完善,开放共享滨水绿化,提高城区绿视率,塑造“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城园交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