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监局提〔2021〕13号
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第21-09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6-10

景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嘉定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等要求,嘉定区大力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更好地落实农业生产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快实现本区食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确保食品安全信息全程可溯。

一、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已使用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包括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和其他各类子平台。其中,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是根据2015年出台的《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由市食药安办牵头成立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推进工作小组,市市场局负责组织推进、综合协调,建设而成的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是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的主平台,所有信息在此平台横向汇总;其他各类子平台包括上海市餐饮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主要涵盖餐饮服务单位)、阳光午餐平台(市教委针对学校食堂开发,涵盖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农业部门平台(涵盖农产品种养殖环节)及商务委的平台(肉菜追溯系统)等。此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也有自建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以及第三方的信息追溯系统。这些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共同构成了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的“1+N”的模式,即一个追溯平台,N个系统。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上海市明确规定企业是履行追溯责任的主体单位,其中又以中型以上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主;追溯信息主要包括涉及食品安全相应的索证、索票和加工原料为主的信息内容。企业从2015年开始通过自建的追溯系统或者使用第三方追溯系统,将数据对接或者上传至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或者直接使用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和其他各类子平台,来履行追溯主体的义务;政府各部门利用追溯平台的数据,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的管控、问题产品的追踪等工作。

本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的开发、整合、维护均在市级单位,目前已经向区块链追溯模式方向推进。区级部门按照法规实施监督管理与行政执法,督促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建立投入品、用药、施肥、灌溉、采收信息,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实施食品进货、销售台账制度,按照要求履行相应信息上传义务,对于存在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二、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方面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信息透明、不可篡改等特性,是确定数据可信程度的一项技术。目前,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主要应用于对信用要求比较高的企业,通过区块链技术来打造企业内部的追溯系统。同时,在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共享、数据互相应用方面有一些探索研究,如长三角区域内的食品追溯工作,长三角区域内的6个试点城市之间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对于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方面的应用,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追溯数据的应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将现有的追溯数据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去应用,能方便食品监管人员监管食品安全,早期预防和发现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企业可应用追溯数据,对其整个供应链、原料的安全进行管理,防范企业自身的风险。上海正在推行数字化转型,企业如能抓住机遇提升自身的信息化能力,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二是是否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所有食品生产企业,有待进一步调研。目前大多数企业自身的信息化能力尚不足,信息化工作还未形成体系,如采用区块链形式,企业的成本和负担都较高。区块链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目前,可以开展对企业上传的数据进行区块链的认证工作,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以便食品监管部门及市民查询企业的追溯数据时,可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

三、下一步的工作

1.积极开展试点,探索建立区块链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

市级层面将进一步推进二维码、追溯单、区块链等追溯模式的推广工作,形成使用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典型示范案例及可推广复制模式。

嘉定区将在部分企业中开展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区块链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我局同新迎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就“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平台方面的试点应用展开了讨论,拟计划在该公司内部开展相关技术的试点应用。后续将重点在冷链食品的经营企业、对学校供餐的集中配送企业等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社会影响较大的企业中先行开展试点工作,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追溯平台,推进在企业方面的应用。

2.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智能化水平

积极推进追溯平台与各企业自建系统的对接,实现追溯信息互联互通、便捷查询。在应用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智慧监管试点的基础上,扩大智慧监管功能的应用需求,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应用食品安全预警及线索发现功能,提升监管效能。

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在应用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智慧监管试点的基础上,扩大智慧监管功能的应用需求,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应用食品安全预警及线索发现功能,提升监管效能。在确保9大类20个品种信息追溯覆盖率、上传率100%的基础上,研究《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及追溯品种目录的修订工作。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全部对接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质量安全追溯平台、长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和相关保健食品经营企业信息追溯覆盖率、信息上传率达到100%。提升特殊食品经营单位追溯覆盖面与追溯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推进二维码、追溯单、区块链等追溯模式的推广工作,以追溯凭证为抓手,完善全链条追溯,形成食用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典型示范案例及可推广复制模式。全面推进实施《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推进食品生产过程智能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督促企业严格记录食品生产过程信息,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体系。

3.积极推进区块链行业的创新发展

区科委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推广及扶持工作。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下一步计划通过加大嘉定区智慧城市专项资金在应用区块链技术特别是社会治理方面的项目的支持力度,通过资金扶持的方式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区块链技术与社会治理融合的建设工作中,促进行业快速发展,从而推动区块链技术在社会治理应用方面的有序发展。

同时我局将“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上的运用”作为市场监管领域数字化转型重点应用场景清单上报至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4.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的监督执法

区市场局严格按照《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义务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追溯义务。对于未及时更新企业信息、未按照规定及时上传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故意上传虚假信息、拒绝向消费者提供追溯信息的行为依法予以立案查处。

5.切实加大对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的宣传培训力度

一要抓好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培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和研讨会等方式,逐级开展大规模、多层次的监管人员学习培训,确保监管人员都能熟知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的监管要求。二要抓好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加强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等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着力提升食品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三要抓好社会公众宣传。通过广播、网络、微信等各类媒体和传播方式,结合食品安全“六进”等宣传活动,面向全社会、广大市民广泛宣传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工作,提高市民对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的认知度,提高市民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及时查询食品安全信息的使用率和感受度,保障市民透明、放心消费。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5月19日   

联系人姓名:张杰                          联系电话:59999117

联系地址:嘉定区迎园路955号              邮政编码:20182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