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嘉定区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聚焦汽车“新四化”产业融合发展, 助力打造本区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针对“参照‘编织之城’理念,打造嘉定‘未来之城’”的建议
根据上海五大新城定位,嘉定新城将发挥沪宁发展轴上的枢纽节点作用,建设国家智慧交通先导试验区,凸显“一城一名园”、“国际汽车智慧城”特色亮点。计划到2025年,嘉定新城智慧交通覆盖率达到100%,无人驾驶实现全域开放。当前,嘉定正积极推动传统汽车产业与新技术、新服务、新基建的跨界融合发展,以 5S融合为引领,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为突破口,推动“人-车-路-云-城”协同发展,努力将新城打造成为全国“乘行经济”先行示范区。同时,嘉定环城生态走廊工业区(北区)段(即:嘉宝智慧湾项目)专项规划也已获批,在规划编制阶段也听取了丰田“编织之城”规划负责团队的相关经验及建议。今年4月代表上海获批住建部、工信部列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
二、针对“依托现有基础配套,加强软件能力建设”的建议
为加强汽车特色园区的规划建设,嘉定已建成“嘉定氢能港、汽车新能港、汽车创新港”三个市级、区级汽车特色园区。“嘉定氢能港”重点聚焦氢能源和燃料电池汽车等重点领域,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氢能产业创新生态圈,目前已集聚了丰田研发中心、上海捷氢科技、长城汽车“三总部一中心”等一批优质企业入驻。“嘉定新能港”主导产业为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智能制造及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产业,已经集聚了国轩高科、格菱堡、精进、电驱动、道之等新能源整车及“三电”等关键零部件产业。“汽车创新港”是市经信委授牌的“上海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产业定位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导向,目前园区聚集了“上汽零束”、“蔚来汽车”、“宾尼法利纳”、地平线、东软睿驰等近100家企业和创业团队。
同时,嘉定还布局了“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个国家级、6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设有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四梁八柱”战略部署中唯一的汽车领域功能型平台“上海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有效为企业提供整合测试资源、构建评价体系、服务研发转化、支撑创新创业等各类创新服务。
此外,嘉定正着眼于打造长三角“创新技术策源地、创新要素集散地、创新成果转化地”,已与同济大学开展全方位合作,依托汽车学科优势和嘉定汽车产业优势,通过“校区、社区、园区”三区联动,促进相关学科集群与嘉定汽车新四化产业集群的融合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实践,大力推动环同济创智城建设,打造校地合作千亿级科技园。计划到2025年,以汽车新四化产业为核心,将嘉定同济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企业高度集聚、创新创业生态优良的嘉定重要科创平台,成为全市大学科技园的标杆园区,成为G2发展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创新极、世界级高端人才集聚地和顶尖科技产业集群地,力争到2025年实现千亿级规模。
三、针对“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大潜力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
为强化汽车产业前沿技术的自主研发布局,完善汽车全产业链发展中面临的短板,今年3月,嘉定发布了《嘉定区汽车“新四化”千亿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汽车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汽车“新四化”发展体系,构建产业规模领先、产业布局合理、核心技术突破、基础设施完善、示范运行良好的发展新格局。在产业规模方面,建成国内领先的汽车“新四化”产业集群,总产出实现千亿级规模。新能源汽车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占全市总量三分之一。汽车“新四化”规上企业超过100家。在核心技术方面,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燃料电池、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新型电子电气构架等智能网联核心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汽车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现全区汽车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50家;汽车企业技术中心超过150家。在基础设施方面,建成覆盖面广、运营良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网络;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类加氢站超过15座;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里程超过1300公里,覆盖全区463平方公里范围。
此外,嘉定将同步编制了《嘉定区关于支持汽车“新四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计划在今年6月面向社会公开发布。
上海市嘉定区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6月2日
联系人姓名:戴杰 联系电话:69989888*2869
联系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博乐南路111号 邮政编码: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