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杰、张爱国、韩敏: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嘉定打造公园城市,凸显文明魅力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我局结合区商务委、区规划资源局、区水务局、区文化旅游局、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的会办意见,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公园城市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实现绿色生态价值的重要探索,是塑造新时代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我区良好的自然本底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为提升区域公园绿地品质提供了深厚的底蕴基础。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全力打造公园城市,凸显嘉定城市魅力。
一、优化完善顶层设计,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在“十四五”期间,我区将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结合嘉定新城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嘉定新城公园绿地专项规划,因势利导,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充分挖掘并不断拓展绿色生态空间,让广大市民群众就近享受绿色生态福祉。一是对照“均等性、可达性、便捷性、系统性”的公园建设维度要求,积极探索推广新区建设“公园+”、老区改造“+公园”以及公园林地相嵌新模式,不断完善由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乡村公园)组成的城乡公园体系,提高公园服务半径覆盖面;因地制宜,对有条件的林地进行提标改造,绿林结合,打造形成一批开放式林地,满足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二是高标准推进公园(绿地)项目建设,在凸显公园(绿地)“四化”景观功能的基础上,将充分融入“公园+”的功能内涵,有机嵌入文化、休闲、体育、商业、小品建筑等元素,提高公园(绿地)整体景观性和服务功能性;同时,对部分现状公园(绿地)按照重点区域、重点单体逐步进行提标改造,加大“四化”新优植物的应用力度,增加服务功能设施,全面提升服务能级;三是结合公园(绿地)以及林地建设与改造等项目,全力推进市级、区级、社区级等城市绿道建设,在满足市民健身观景的同时形成生态景观连片贯通。
二、强化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城乡环境面貌
在“十四五”期间,我区将对照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要求,以市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美丽街区”、“美丽乡村”建设等为契机,区镇联动,条块结合,补短板、拉长板、强底板,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城乡环境面貌。一是积极组织开展绿化行业文明指数测评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强公园(绿地)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公园(绿地)服务规范和绿化管养水平;二是坚持以“美丽街区”建设、责任区示范道路创建等为契机,持续开展主干道、中小道路沿线以及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提高市容环境卫生状况社会公众满意度;三是继续深化河(湖)长制建设,强化“三查三访一通报”制度管理,严格落实河(湖)管理养护“四定”(定人、定岗、定河段、定标准)制度,推动全区水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四是结合美丽乡村、绿色社区创建工作,积极推进美丽庭院建设、社区(乡村)自治管理等专项行动,不断改善社区(乡村)居住环境面貌。
三、挖掘历史文化,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在“十四五”期间,区文旅局将通过修订编制《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暂行规定》、《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利用管理办法》等,积极推进老城保护和开发工作,不断彰显嘉定地方特色。一是加快推进嘉定文化历史街区发展建设项目。围绕西门老街、州桥历史文化风貌区、娄塘地区,聚焦西门护国寺和州桥法华塔核心区域,积极推进护国寺、西门文化公园、州桥法华塔、环城河步道景观提升工程等项目;二是加强文化历史街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利用。针对西大街、南大街、娄塘等区域,对厚德堂、高氏住宅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整体修复,对嘉定孔庙、法华塔开展保护修复,并研究制订保护利用方案;三是研究制订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利用方案。通过开展“建筑可阅读”等项目,聚焦嘉定文化品牌定位,以古韵嘉定的现代城市物质,深挖嘉定传统文化遗存,调动嘉定历史文化资源,联动嘉定老城新区,推动城市环境、文化产业与人文气韵有机融合,构建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区域;四是积极开展打造人文教化高地建设工作。传承弘扬“教化嘉定”文化底蕴,整合历史风貌保护区内的嘉定孔庙、法华塔、汇龙潭等资源,统筹老城古迹和非遗文化资源,共同打造长三角传统文化教育体验基地文化品牌。
四、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文化赋能与能级提升
结合“十四五”嘉定新城的发展定位,结合嘉定区域发展和特色,将更多文化要素融入商业发展体系,如汽车文化、葡萄文化、集市文化、民宿文化等,在打响购物品牌的同时体现“嘉定内涵”。同时,将鼓励企业充分借鉴国内外知名商圈的成功经验,展现嘉定的产业和地域特色,实现生态公园与商圈共融的国际消费新标杆、感受国际时尚精致生活方式的新天地、体验先锋文化潮流娱乐的目的地,构建创新驱动的消费供给模式,从而塑造“购物、休闲、餐饮、度假”为一体的消费创新创造中心,不断提高为消费者服务的能力和格局。
上海市嘉定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21年4月25日
联系人姓名:武雪芬 联系电话:59997009
联系地址: 新成路699号 邮政编码: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