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外冈镇人民政府对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第21-002号提案的主办意见
发布日期:2021-06-08

覃黎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郑午昌旧居打造特色文教项目——“汉文正楷研教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正如您提出的将充沛而优质的文化资源与教育有效结合,以教育促进文化资源的创新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质发展,大力推进文教结合,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结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撑引领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促进市民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一、基本情况:

郑午昌,原浙江嵊县人,早年来到上海市区发展事业,与发妻育有多位子嗣。上世纪40年代,随朱颜(原名朱莺),来到望新镇钱门村高巷队(朱颜娘家)客居,向朱家同门叔叔出钱盘下2间小屋(后翻建成2层小楼)。郑午昌与朱颜育有郑孝同、郑孝真、郑孝平三子。郑孝同、郑孝真因求学、工作原因,很早就离开钱门塘,独郑孝平一直居住于此,并于1993年将原郑午昌居住过的2层小楼拆除后重新建造了砖瓦楼房。

2015年,嘉定区再生能源中心项目落户外冈,为推进项目建设,对区再生能源中心周边2公里范围内农户进行置换动迁。郑孝平家的房屋在此范围,并已进行了安置动迁(动迁就是放弃原来的宅基地,动迁至安置地,不保有原来的居住权,也没有原产权)。

基于对百年古蜡梅树、原始原貌(村容村貌)保护的考虑,外冈镇政府出资购买古蜡梅树,并保留了部分民宅。

提案中关于郑午昌“旧居”打造特色文教项目,根据郑孝同在《新民晚报》上的文章、其绘画作品,以及房屋宅基地置换资料,可以看出原来郑午昌作画的二层小木楼,已于上世纪90年初期被郑孝平建造砖瓦楼房时拆除,仅存和朱家共用的南北向用于做饭的厨房及堆放杂物的杂物间。郑午昌曾经在此作画的2层小木屋,其物理形态早已不复存在。

二、存在问题

原郑午昌客居旧址因郑孝平建造砖瓦楼房时已拆除,其物理形态已经不复存在。2015年初,区委宣传部、区文广局领导和相关专家曾于动迁前亲临现场勘察,均因其不符合文物保护点的要求,而没有展开后续工作。因郑午昌客居旧址其物理形态已不复存在,“关于利用郑午昌旧居打造特色文教项目——‘汉文正楷研教馆’的建议”目前已无法实施。

三、下一步设想:

1、外冈镇高度重视镇域内本土历史文化传承,出资购买了百年古蜡梅进行保护和养护,并规划建设古蜡梅文化主题公园。

2、基于郑午昌在“汉文正楷”汉字方面的研究和贡献,以及对外冈人文历史、钱门塘古镇的历史渊源等传承和发展,外冈镇将在今后的相关区域更新、规划建设古蜡梅文化主题公园过程中,把相关元素融入其中。

3、外冈镇将积极寻求区文旅局在专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加大对郑午昌汉文正楷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适时开展相关资料的展陈。

 

 

                          嘉定区外冈镇人民政府

                             2021年6月8日     

联系人姓名:王芳                                                                                                                                      联系电话:39106678

联系地址:外冈镇中泉路76号                                                                                                                      邮政编码:201806   


嘉定区外冈镇人民政府对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第21-002号提案的主办意见.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