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红兵、王庆建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地区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面临国内国际经济下行以及减税降费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压力,全区财政收入增幅逐步趋缓, 2020年内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区级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突出,财政紧平衡成为常态。2018-2020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269.92亿元、270.73亿元、220.4亿元,年均降幅9.2%。华亭镇2018-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2.27亿元、2.50亿元、2.13亿元,年均降幅3.08%。
自2011年1月1日起,我区的财政管理体制继续实施“税收属地征管、地方收入分享、基数差额返还”。区和镇分税种按比例进行收入分成,保障街镇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资金补助。每年除体制基数定额返还、税收增量返还、专项收入返还和其他结算补助等返还性补助外,对华亭等北部四镇实行差别体制补助,区级税收分享增长部分全额返还四镇,用于支持北部农业地区经济发展。2020年区对华亭镇通过财力结算的收入补助总计2.74亿元,其中一般转移支付1亿元;专项转移支付1.82亿元;另外2020年特别国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647.95万元。剔除上解支出,2018-2020年华亭财力年均增幅19.27%,高于区级财力增幅23.82个百分点。此外近三年减量化区级补助华亭 3.1亿元。
面对严峻的财政收支矛盾,区财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区级部门带头过“紧日子”,2020年区本级部门预算公用经费定额统一压减20%,集中力量保民生,保重点,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纯农地区农民生活满意度,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
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资金投入导向。我区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重点。自2018年7月13日市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后,我区乡村振兴资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强化。在日趋严峻的财政收入形势下,仍保证每年100亿元以上的预算资金用于支持乡村振兴各类事业推进,其中区本级财政预算年均列支80亿元以上。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农业发展,支持科技转化和推广,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对水稻种植、机械化播种等农作物生产进行补贴,对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购置进行补助。支持林业发展,对生态公益林进行重点养护,逐步提高我区林地质量,提升现代城市森林景观,落实嘉宝片林建设、公益林养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水利工程建设,落实河道综合整治和配套工程、圩区除涝工程,保障雨污水泵站运行养护,推进高水平粮田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支持农村交通发展,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支持农村旅游发展,开发农村旅游特色项目,改造村庄。支持乡风文明,推动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宣传科普推广。支持农村现代化治理,支持农民教育、就业、卫生、养老等民生保障事业顺利发展。
二是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区农业农村委与区财政局分别于2018年、2019年联合印发了《嘉定区区级财政资金扶持经济欠发达村(2018-2020年)的实施办法》和《嘉定区经济欠发达村扶持资金实施细则》。在2018-2020年期间,华亭镇有9个村列为经济欠发达村,每年享受区财政“输血”资金补贴930余万元,3年合计近2800万元。今年,新一轮欠发达村扶持政策正在拟定中,欠发达村可继续享受扶持政策。自2019年开始,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决定开展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以期示范带动各地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统筹推进力度,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的收入。2020年,我区将10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全部安排给华亭镇的10个村,用以支持其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重点投资“智造谷”智能制造加速器项目。
三是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截至2020年底,我区已完成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改造)45762户,主要实施村庄宅间路整修、村庄绿化、环境整治,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提升美丽乡村储备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储备村等示范点基础设施或环境。2019年出台《嘉定区美丽乡村资金管理办法》将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实行“任务清单+工作考核”的方式管理。重点聚焦乡村规划中确定的保留村庄(自然村),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推进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乡村风貌提升等项目的补助。目前,我区已获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1家,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家,2021年6月待验收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家。经初步估算,乡村振兴示范村联一村的基础设施区级财政补助达2.77亿元。2021年区级财政计划安排5.67亿元用于乡村振兴大配套资金,其中用于华亭镇预计1.59亿元,主要用于联一村、毛桥村、北新村的村庄道路、农村生活污水、供水管网、强电、天然气管网、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为加大对纯农镇的财政政策倾斜,区级财政对华亭等北部三镇的大配套项目补贴比例为85%。
根据本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落实“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工作部署,依托生态廊道、郊野公园、水网绿道建设,把乡村建设成为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最动人的亮色,我们将继续以“三园”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补短板、强特色、抓推进,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确保土地出让收益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按照中央要求,从“十四五”第一年开始,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到“十四五”期末,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50%以上。按照2020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嘉定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普通经营性地块出让时,按照土地出让收入总价的15%计提城乡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推进加快本区老旧住宅小区的改造、乡村振兴战略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城镇廉租住房等保障房建设及其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由区级财政根据年度计划统筹安排,以支持农业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提升。
二、持续推进“美丽家园”,提高农民幸福感和满足感。
2021年嘉定区农村村庄改造共涉及3个镇9个村2878户农户。联一村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区首批187户村民新房交付,有别于城市社区和纯农社区的新型居住业态,在尊重村民原有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一套与特大城市郊区特点相匹配的新农村集中居住管理模式,创造条件让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切实做到农民知情、农民自愿、农民参与、农民满意。根据《关于嘉定区乡村振兴创建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要求:到“十四五”期末,全区规划保留保护村,全部达到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标准。规划非保留保护村,形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全区所有行政村乡村振兴创建工作全覆盖。经初步估算,预计“十四五”期间区级大配套投入17.04亿元,其中华亭9个村区级财政预计需投入4.35亿元。
三是积极探索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使农村因“农”致富。 华亭联一村与地产集团联手开发“乡悦华亭”项目,将宅基地集中归并,重新建设农民安置房,盘活的土地将打造容田园、文化、旅游、康养、乡居于一体的农旅田园综合体。联一村在全市率先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作价入股,当村属公司有了正常运营收益之后,20%的红利会分给村民,使村民受益,不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能力。超大现代农业控股有限公司将在华亭金吕村打造654.3亩现代化示范农业园区,拟在双塘村打造浏岛花卉岛。恒大集团计划在华亭建设面积超5平方公里的农旅小镇,华亭的未来可期。
四是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没有经营性地块的“短板”一直以来制约着农村地区的发展。华亭的近两年建设用地减量化任务在全区比较居前,2019年、2020年累计为60公顷。在新土地管理法全面落实背景下,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松江是上海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唯一试点,目前已有上海首个集体土地入市建设租赁住房社区建成迎客。我区也正适时推出几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果落地。
五是助力区域经济结构转型,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新冠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仍将持续,一次性非税收入高基数、特别国债因素、一次性政策将退出或退坡等给财政收支平衡带来较大的考验,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区域产业政策的导向性作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培育区域财源,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增加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231.42亿元,力争增长5.0%以上。今年以来,全区经济运行复苏企稳,企业生产经营、市场消费、房产销售等方面持续恢复,税收收入由负转正,呈现恢复性增长,截至4月底,区镇两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4.68亿元,同比增长6.1%,好于预期。收入的平稳增长,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区镇两级目前所面临的收支矛盾。
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我区农村地区财政资金投入将持续予以保障。
感谢你们对财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希望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欢迎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
上海市嘉定区财政局
2021年5月28日
联系人姓名:周华娟 联系电话:69985280
联系地址:嘉定区仓场路3333号 邮政编码: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