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民复〔2021〕13号
诸海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高老年人打车出行服务,便利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的建议
市、区两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重视加强和改善老年人出行服务工作。疫情期间为方便老年人出行,嘉定客运中心安排志愿者为使用智能手机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码代查询服务,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为其提供信息登记服务,确保老年人顺利进站乘车。此外,上海市出租车统一平台“申程出行”APP已于2020年9月正式上线运行,可通过手机实时定位确定叫车地点,乘客无须输入目的地即可进行呼叫,叫车过程更简单、快速,不擅长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乘客也能轻松叫车。同时,区交通委也正在积极推进巡游出租车候车点设置信息化屏幕和扬招杆等工作,以实现“一键叫车”功能。
区交通委将以嘉定新城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公交电子站牌建设,争取在2025年前实现嘉定新城范围内公交站点电子站牌全覆盖。届时,每个公交站点将显示车辆预计到站时间、实时路况、线路调整公告等信息,进一步提升老年乘客出行体验。
二、关于方便老年人日常就医,提供多渠道挂号等就诊服务的建议
区卫健委切实保障老年人基本就医需求,聚焦涉及老年人就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积极推进全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
完善传统服务,提高兜底水平。除网络预约外,提供多种预约挂号途径,保留现场、电话等多种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设立老年病患业务办理绿色通道,特别对老年人在挂号收费、检验检查、发药等窗口优先服务。完善社区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搭建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平台,由签约医生、家人等共同帮助老年人获得健康监测、咨询指导、药品配送等服务,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优化慢病长处方制度,提供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复诊、随访及药物配送等服务。
简化操作流程,提升智能化使用保障。简化网上办理就医服务流程,为老年人提供语音引导等服务。针对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由医疗机构内志愿者或工作人员进行自助机使用帮助和指导。持续优化简化相关APP等操作,降低老年人在使用中的学习成本;绑定就诊人,支持家人用智能手机为老年人预约就诊。增加智能技术运用培训内容,必要时提供面对面的指导服务,让老年人敢用、能用、会用智能技术。优化老年人“互联网+”就医服务,强化落实检验结果互认制度,为老年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检验项目。
整合服务,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起草《嘉定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嘉定区老年人就医环境,积极推进区内各类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的医疗机构,实现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应建尽建。重点建设内容为友善文化、友善管理、友善环境和友善服务等。重点对象为各级各类综合性医院(含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村卫生室)。
三、关于方便老年人日常消费,保留传统金融服务方式的建议
目前,区内地面公交和巡游出租车在新增电子支付功能以外,仍保留现金及交通卡支付功能,嘉定长途客运站售票窗口同样保留现金支付。区内公共体育场馆的预订模式主要有:无须预约直接前往、电话预约、电脑预约、微信预约等,收费模式有:现金、微信、支付宝、健身卡等,体育场馆结合实际保留服务前台与人工窗口、现金支付、电话预约等传统服务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一定数量的免预约、现场购票名额。
四、关于方便老年人文体活动,提高文体场所服务适老化程度的建议
(一)区文旅局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活动,提升老年人利用智能技术的便捷性,降低使用难度
嘉定区公共文化设施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在内容上主要包括:嘉定区文化馆在演出展览、公益培训、团队培育等公共文化服务方面都将老年人纳入重要服务群体。在演出方面,全年举办、积极配送包括戏曲、曲艺、滑稽戏等深受老年人喜爱的文化资源。并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针对老年群体送上非遗演出、非遗美食。展览方面,多次为区内老年艺术群体如南苑书画社、南翔画家团体、菊园百姓书画社等举办专场展览。此外,长年扶持、培育馆办合唱团、戏曲民乐队等中老年群文团队,并多次走向市级、长三角地区舞台。在公益培训方面,热门内容如国画、书法、插花、养生等内容都有老年人积极参与。嘉定区图书馆针对老年读者,开展“常青E课堂”老年人计算机培训班,养生、医疗类的嘉图讲座,每年征订报纸200种,设置主题书架和展览,保障老年读者到图书馆有乐趣、有收获。
区文旅局在活动方面将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安排艺术、养生类文化服务内容,强化中老年群文艺术团队的扶持和培育,在进行全区公共文化内容服务供给时,也将进一步落实“点单制”,将老年群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送至“最后一公里”。此外,还将开放一些有针对性的、老年人感兴趣的如手机摄影、书画、音乐等内容的线上投放,方便他们足不出户也可以享受文化资源。针对老年人在线订票存在困难的问题,区文化馆将在馆内自助订票机器旁,将订票流程放大后公示,方便老年群体参考观看,并对相关人员做好培训,随时为老年群体操作订票提供指导、支持。区图书馆也将针对老年群体进一步简化预约流程、扩大预约名额,完善绿色通道。同时,逐步开放线下活动,持续推进“常青E课堂”等阅读推广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阅读环境,满足老年读者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二)区体育局加大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和服务,推动解决老年人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
对于有意愿学习网络操作的老年人,鼓励体育场馆窗口人员手把手教导老年人如何进行操作。对于无法进行网络操作的老年人,场馆允许老年人家人、朋友帮助代为预约,老年人可凭有效预约信息、购票信息截图等凭证进入。不将“健康码”作为老年人进入体育场馆的唯一凭证。有条件的场馆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设立手工登记通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安排老年人凭有效证件登记进入,同时做好服务引导、健康核验、信息登记和保存等工作。
依托“科技+体育”“互联网+健身”举办适合老年人的线上赛事活动,通过设置较大字体、醒目标注、简化功能和流程等方式,使线上比赛更加便于老年人参与,帮助老年人便捷享受在线参赛等智能化服务。
五、关于加大宣传,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培训的建议
(一)区教育局注重强化优化团队培育,加强资源开发,满足老年人对智能技术应用的学习需求
强化老年教育师资队伍“一专多能”培养工程。对有信息技术特长的教师加强培训,提升智能技术应用水平,更好地投入智能技术教育教学过程。拓宽师资队伍来源渠道,充分挖掘中小幼教师、社区办学干部、热心居民等加入志愿者教学队伍。
推进“指尖传情·银发触网”幸福关爱行动。进一步围绕老年人在日常智能技术应用中普遍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增添教学设备,开设智能技术应用课程或组织老年人就近开展培训,并制作微课、慕课、短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
扩大“智慧生活大篷车”活动示范辐射效应。实现送教上门,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学习智能技术,同时结合各街镇特色,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二)区民政局注重老年人实际体验,帮助老年人在生活场景中提高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深化“e嘉乐”智慧养老服务。区民政局2020年起在全区推广“e嘉乐”智慧养老服务项目,依托区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和智慧养老热线69986699,为全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信息咨询和菜单式生活服务。主要包括主动关爱服务、紧急呼叫服务、信息查询、生活便民服务(含三甲医院专家门诊预约挂号)、养老管家服务等,为符合条件的独居老人及纯老家庭的老年人提供“一键呼叫”紧急救援和主动关爱服务,为广大老年人构建起一座“虚拟养老院”。2020年全区受理量超4.25万人,全年紧急呼叫服务10585人次。2021年1至5月累计服务量超过7.5万人次。
开展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2021年,嘉定区将开展3万人次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纳入年度政府实事项目予以推进。聚焦涉及老年人生活、办事和享受养老服务的高频事项(主要包括就医、出行、亮码、扫码、聊天、缴费、购物、文娱、用机、安全等应用场景),通过开展针对老年人的学习智能手机应用培训和帮办服务,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3月底在南翔镇开展试点,4月14日在全区各街镇全面启动。注重加强培训及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公益基地作用,发动各服务点和志愿者,在老年人生活场景中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提供帮办服务,提升老年人数字化技能水平。截至6月3日全区已服务超1万人次,居全市各区前列。
上海市嘉定区民政局
2021年6月9日
联系人姓名:许婉贞 联系电话:021-59513720
联系地址:德富路1288号409室 邮政编码:201801
嘉定区民政局对区六届人大八次会议第00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