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杰、张爱国: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文化嘉定”品质内涵,打造“上海文化”长三角实践样本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重要论述,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对标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更好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始终把文化和旅游事业放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位置,全力响应“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十四五”时期,我们提出一条主线,持续擦亮三个品牌。一条主线,即以推动文化与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为主线,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激发文旅发展新动力。三个品牌分别是“教化嘉定”品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品牌和上海旅游目的地品牌。
一、着眼化学反应,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再上台阶
1、加强文旅融合顶层设计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文化可以更加富有活力,旅游也会更加富有魅力。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直面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不断与时俱进,对标一流标准,推进理念、机构、职能、人员的深度融合。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出更多文化和旅游的精品,切实做到“文化+旅游”1+1>2,实现双赢、共赢。
2、促进文旅公共服务功能融合
紧密围绕嘉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有效途径,增强便民文化旅游服务功能。探索在旅游服务点上开辟文化空间,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向文旅融合发展的多功能空间场所的转型,博物馆、非遗传习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与研学旅行结合发展。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嵌入旅游景区、旅游线路、住地、旅游交通服务区域等;促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适当增加旅游服务功能。将文化嘉定云升级为文旅嘉定云,增加旅游信息服务功能。持续推进“建筑可阅读”项目,串联嘉定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打造新的旅游路径。
3、提升节庆品牌文旅内涵
整合嘉定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深入开展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互动。深化“汽车文化”品牌,提升“上海汽车文化节”文化旅游内涵和品牌效应。培育引进符合市场需求的节庆活动项目,提升嘉定旅游节、上海孔子文化节、南翔小笼文化展等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彰显嘉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嘉定镇、南翔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城市形象。依托各类节庆赛事活动,组织开展“观赛事·游嘉定”系列体验活动。把更多的优质的文化资源转为优质的旅游资源,以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主线,精心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使群众能够享文化、乐旅途。
二、着眼精准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再上台阶
1、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硬件设施建设
不断提升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品质,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用足用好区级服务设施,在新城核心区、老城风貌区落地、改造和提升高品质文旅设施;二是人口较多的街镇增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分中心,合理布局场馆,科学配置场馆功能;三是全面提升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硬件建设水平,以“标准化”为引领,确保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在场馆面积、功能设置、内部设施达标的基础上,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突破。
2、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
持续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一是完善全平台建设。通过标准化管理平台、文化嘉定云平台、文化资源供给平台三大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提升服务水平。二是拓展服务资源。优化文化云平台使用感受和拓展线上资源,做强做实线下资源供给服务。三是加强品牌建设。在梳理创新服务案例的基础上,把品牌建设做细做强。要通过跨区域联动、文化走亲等方式,提升嘉定公共文化影响力。四是抓好基层服务。不断优化社区文化中心和村居文化建设,进一步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五是弘扬传统文化。强化曲艺名城、曲艺之乡建设,通过传承非遗文化、打造传统节庆文化,让公共文化与旅游、商业、教育等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和深化服务内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3、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建议由区政府出台规范性文件,对各级公共文化单位的人员,按照区、镇、村级岗位级别,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任务和服务人口规模,综合考量服务时间、开放区域面积、服务项目等要素,明确规定不同岗位的具体编制数,并严格落实定编定岗制度。同时,严格落实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多途径、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制度,通过年度考核制度和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三、着眼传承基因,推动弘扬传统文化魅力再上台阶
1、加强全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利用
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加强不可移动文物管理,推进落实《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三年行动计划》,按计划对文物开展修缮工作。加强历史文物活化利用,研究制订《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利用规划》,重点聚焦嘉定区各历史风貌保护区,开展嘉定孔庙、法华塔等重点文物的“一点一策”规划方案,全方位、多维度地加强建筑文物的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
2、创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体验基地
为保留城市记忆,传承城市文脉,以嘉定孔庙、法华塔等为核心,建设长三角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体验基地,构筑嘉定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体验的文旅发展“第三空间”。整合嘉定老城区内嘉定孔庙、嘉定城隍庙、嘉定护国寺等各类文化资源,规划形成以体验式游学为主体,以“儒释道”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探索构筑上海、甚至长三角区域内唯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3、深化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效应
推进文博美术场馆品牌建设和管理,指导嘉定博物馆、韩天衡美术馆、陆俨少艺术院深入挖掘嘉定地方特色文化和文化名人效应,通过举办特色展览、开展生动的公众艺术教育等工作,提升场馆本土的服务力和影响力。同时,通过加强信息互通、资源整合、人才交流等方式,积极融入长三角博物馆、美术馆领域一体化发展,构建并优化区域文博公共服务网络体系,提升嘉定区地方文化在长三角文化建设发展中的影响力、传播力和辐射力。此外,接下来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通过加强文化保护、注重文艺传播、鼓励文创项目,形成跨越时空又有当代价值的优秀嘉定传统文化创新成果。
四、着眼发挥特色,推动旅游产品服务提供再上台阶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主动融入我市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进程,结合我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着力打好“历史人文游”“汽车文化游”“乡村休闲游”三张牌,推动嘉定高质量旅游发展。
1、打好“人文牌”,建设历史人文游目的地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用足用好嘉定历史文化名城、嘉定镇和南翔镇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五个历史文化风貌区等丰富的古城古镇旅游资源,以及州桥、南翔老街、古猗园3个4A级旅游景区资源,以延续教化嘉定文脉为基础,对其传统建筑、生活文化特色等历史人文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保护与提升,建设历史人文游功能集聚区。重点工作是“建设一个基地,即:创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体验基地;参与两项改造,即:州桥地区整体性提升和西门老街地区保护性综合开发;优化两个节庆,即:上海孔子文化节和南翔小笼文化展。
2、打好“汽车牌”,建设汽车文化游目的地
我区正在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充分利用国际汽车城综合优势,努力建设汽车文化游功能集聚区,重点工作是积极参与将上海国际赛车场打造成一处车迷“打卡圣地”;推动上海汽车文化节与F1中国大奖赛等深度融合,提升其影响力;提升上海国际赛车场和汽车博览公园两个4A级景区服务力;发挥汽车工业游引领力。将汽车文化打造成本区一项特色“地域文化”,提升“常态旅游体验+汽车运动休闲+特色节庆活动+汽车文化传承”的水平,立足嘉定、面向全市、联动长三角、放眼全国,吸引车迷群体和亲子家庭到嘉定深度体验高品质汽车文化游。
3、打好“田园牌”,建设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今日嘉定,田园风光、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嘉北郊野公园、乡悦华亭、马陆葡萄艺术村等正在成为乡村休闲旅游的名片。“十四五”期间,对照我市打造“乡村旅游区”的目标,我们将引导休闲农业与农耕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有机融合,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旅游特色发展。计划重点指导推进两个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嘉北郊野公园休闲旅游目的地和乡悦华亭休闲旅游目的地。
4、打好“服务牌”,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合理配置服务管理资源,提升旅游景区综合能级,指导区内文化旅游景区(点)加强和完善软硬件设施配套。加快嘉定旅游咨询便民服务综合体系建设。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6月3日
联系人姓名:潘峰 联系电话:59108635
联系地址:德富路1288号1103室 邮政编码:201821
嘉文旅主办〔2021〕3号 对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第21-012号提案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