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21-06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5-18


赵志杰、张爱国委员:

你们提出的“让乡村振兴成为‘十四五’时期嘉定城市亮点”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乡村振兴制度体系建设方面

(一)制定《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明确区委工作职责,区委设立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人员组成和工作职责,要求各涉农街镇党委设立街镇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提出乡村振兴中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并明确各项保障措施,确保乡村振兴工作有力推进。成立嘉定区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人员组成和工作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十一个工作组,负责推进具体工作,包括乡村振兴规划、农业供给侧改革等工作组。

(二)以补贴政策为引导,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种植业综合补贴,稳定粮食蔬菜种植,以资金直补到户或物化补贴的方式惠及农户及生产经营者;落实生态农业补贴,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采取环境友好、生态高效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三品一标”奖补和恢复老品牌等补贴,提升地产农产品质量水平和影响力;制定《关于嘉定区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扶持科技型农业企业和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嘉定农业软实力。

二、关于基层治理制度建设方面

(一)完善村级民主监督。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学习培训及管理考核,深化创新村务公开工作,推进村级事务阳光运行,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加强村级民主评议工作,切实加强和拓展村民群众参与民主监督的广度和深度,维护和保障村民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有效唤醒村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努力形成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务监督委员会为主要形式、村务公开为重要手段,依法规范、有力有效、充满活力的村级民主监督长效机制。

(二)积极开展议事协商活动。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村委会负责、各类协商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增强村级议事协商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结合议事协商实验方案,协调指导徐行镇伏虎村推进实验项目。同时,拟制下发《关于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工作的通知》,在全区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工作,打造一批区级示范村。

(三)加强村规民约修订工作。以新一届村居换届为契机,全面开展新一轮村规民约的修订工作。各村可按照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研究制定贴近村民生活、符合大众意愿的村规民约。以村民自治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目标,切实推动村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有序引导全区各村加强村规民约修订工作,积极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三、关于农民集中居住方面

十四五期间,聚焦“三高两区”(高速公路、高铁、高压线沿线,生态敏感区、环境综合整治区)以及规划居民点外的分散居住户,以进城镇集中居住和农村平移集中居住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力争完成约3400农户的集中居住工作,切实提高这些农户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同时,持续推进已实施上楼项目的安置基地建设工作,保障相关安置基地及时交付。针对新启动的上楼项目,推进“1+X”(1套现房或准现房+X套期房)的安置模式,对于现房房源紧缺的街镇,适当考虑跨街镇安置一套房源,切实保障农民的安置问题。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四、关于乡村旅游方面

嘉定作为特大城市上海的郊区,乡村旅游是个“热点”。目前,华亭人家、宏泰园己分别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嘉北郊野公园逐步发展成为上海“市民休闲好去处”,在土地综合整治、锚固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将在多规合一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嘉定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划作为嘉定旅游重要板块内容,加强宣传推介,加强资源整合,对具备条件开发乡村旅游景点的区域,积极配合做好有关工作。

五、关于村庄规划方面

我区于2014年起逐步开展了全区村庄布局规划、涉农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及保留(保护)行政村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至2019年底,上述各类乡村地区规划均已获区政府批复,实现了全区涉农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的全覆盖,为后续乡村各项建设活动提供了规划依据。根据规划,至2035年规划期末,全区撤并2.8万户农户,现状保留4.3万户。

2021年度将根据实际建设需要开展嘉定区村庄规划调整,并逐步推进村庄设计的工作,并采取以下工作方法:1.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召开村庄规划(含调整)与村庄设计(含农民集中居住点方案)推进会;2.加强基层调研,在村庄设计工作中,要求设计单位认真开展深入细致的驻村入户调研,充分梳理村庄历史、自然、文化以及空间格局、建筑元素等,充分了解和征求村民委员会和村民意愿,制定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设计方案;3.加强公众参与,在村庄设计工作中,重视公众参与,针对村庄设计及农民集中居住点设计方案,各镇积极征询镇级部门和村民意见,结合多方意见修改完善村庄设计成果。

为切实提高设计质量,我区已于2020年拟定了《嘉定区乡村设计师制度实施意见(报审稿)》并建立了乡村设计师储备库,各镇应选聘乡村设计师参与乡村的规划编制、专业咨询、实施协调及其他规划、建设宣传工作。乡村设计师立足乡村风貌特点,参与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与项目设计工作,充分发表规划设计咨询建议,提供驻场规划咨询服务等,做好村庄的空间、风貌、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和产业规划的融合衔接,为实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六、关于美丽乡村建设方面

根据市“美丽家园”工程建设计划,我区按照“先规划再实施,先地下再地上”的建设原则,坚持项目化运作、目标化考核,实施挂图作战、销项管理,有序开展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目前,我区共成功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5个(安亭镇向阳村、华亭镇联一村、马陆镇北管村、外冈镇周泾村、华亭镇毛桥村),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1个(嘉定工业区草庵村、安亭镇赵巷村、联西村、江桥镇华庄村、马陆镇大裕村、北管村、徐行镇伏虎村、曹王村、华亭镇毛桥村、联三村、双塘村)。第三批创建村将于今年7月验收复核,第四批创建村已经市级评审,待评审结果。

今年初,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嘉定区乡村振兴创建工作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期末全区所有行政村乡村振兴创建工作全覆盖,按照规划保留保护村和规划非保留保护村同步推进,分类实施原则,对规划保留保护村,全部达到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标准。(到2022年底,完成10个以上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2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创建;到2025年底,按照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标准创建全覆盖。)对规划非保留保护村,形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到2022年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取得重大进展;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目前,我区共有乡村振兴示范村储备村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储备村42个,将按照创建计划,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实现“十四五”创建全覆盖,“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目标。

为深入实施我区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项目统筹合力,加强区镇联动效益,到“十四五”期末实现全区57个规划保留保护村按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标准创建全覆盖的目标,按照市级相关文件精神,我区正修订《嘉定区乡村振兴重点配套建设项目的指导意见》,全面整合涉农政策,发挥政策叠加效应,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切实改善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和乡村风貌,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年5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