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发改提﹝2021﹞20号
嘉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第21-18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4-15

周芳珍、张爱国、韩敏、郁标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高质量推进嘉昆太一体化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18年,嘉定区与苏州市签订了《共同打造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发布了《关于打造嘉定区、昆山市和太仓市协同创新核心圈行动方案》,提出“规划同”、“科创同圈”、“产业同圈”、“交通同圈”、“生态同圈”、“民生同圈”、“党建联建”7个方面15条合作事项。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规划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完善顶层设计,切实发挥规划在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制定了“推动嘉定-昆山-太仓跨界区域共建共享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安亭-白鹤-花桥跨行政区城镇圈协同规划》,并在《上海市嘉定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提出了更好地对接昆山、太仓及周边城区和上海中心城,打造沪宁城市发展廊道、沪嘉城市发展廊道和城镇协作发展廊道,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方面,编制《“嘉昆太”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指导和推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与昆山、太仓、上汽集团等主体共同投资设立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募集资金51亿元,投资项目涵盖高端制造、医疗健康和消费服务等领域;与昆山“芯屏”产业形成联动,共同构建“中国芯”全产业链;与太仓、昆山共同搭建医疗设备及精准医学全产业链合作平台,联合设立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创建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交通方面,完成“嘉昆太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研究”调研报告,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省际道路对接工程嘉定城北路-太仓岳鹿公路(霜竹公路-省界)于2020年6月28日建成通车,跨区域运行公交线路增至6条;生态环保方面,加强生态共保和环境共治。实施毗邻地区垃圾跨界处置(嘉定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每日帮助昆山、太仓各处理150吨生活垃圾)。与太仓共建“浏河生态走廊”,制定工作机制,明确部门分工,合力维护区域环境质量;人才就业方面,建立三地常态化工作联络机制,并采取了签订《“嘉昆太”人才发展服务合作协议》、建立电子调档函“嘉昆太”三地互认机制、协同推进实施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扎实举措。通过在日常招聘会设立“嘉昆太”企业招聘专区、开展“嘉昆太”三地人才招聘专场等活动形式,不断整合资源,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教育方面,畅通教师挂职学习渠道,推动教科研成果在三地间的交流,共同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持续推动高技能人才联合培育,依托“嘉昆太”职业教育联盟,推进三地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医疗卫生方面,全区38家定点医院可开展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市民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已覆盖长三角地区的全部41个城市;文旅方面2019年在“上海嘉定·F1一千站”主题园活动中首次增加“远亲近邻—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城市”内容,全面展示了昆山、太仓等地的长三角特色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一体化发展。完成《嘉昆太区域生态休闲功能一体化协同专项规划研究》;社会治理方面,嘉昆太合作建立“智慧公安”协同机制,统一科技装备设施建设、使用、管理标准,开展信息化装备升级改造,共同应对跨区域治安突出问题,打造“长安”嘉昆太。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一地失信,多地受限”的联合奖惩机制,让不断优化的区域信用环境助力更高质量发展。2020年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三地依托一体化治理工作机制,迅速筑起联防联控网络,签订“嘉昆太”疫情联防联控备忘录,率先实施“工作通勤证”等机制,及时助力复工复产,保障供应链畅通。

在此基础上,我区依托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初步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的有关举措:一是加强产业整体规划布局,拓展合作空间,促进与昆山市、太仓市等毗邻合作区域的产业跨界融合。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共建共享,加速长三角地区医疗资源整合融合,协力打造“嘉昆太”等健康品牌项目,提升长三角区域市民健康水平。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联动,构建完善“嘉昆太”应急一体化发展和协同响应网络。三是依托F1等重大国际性赛事,进一步强化与昆山市、太仓市等合作城市的互动交流,开展联合旅游宣传,积极参与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四是探索跨省服务,扩大长三角“一网通办”品牌效应,探索以跨省办成“一件事”为目标的主题式套餐服务。五是建立水资源联合调度机制,积极完善供水工作机制。六是建立与昆山市、太仓市等地的长效联动执法机制,构建信息通报制度,形成重大案件会商督办。七是推进跨区域多层次路网对接,完善省际对接通道建设储备,着力打通省界断头路。积极参与区域防控合作。八是加强与毗邻地区综治和平安建设“护堤协作”,共同提升区域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与此同时,我区在《嘉定区全面融入和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行动方案》中也提出了要提升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的能级和影响力,具体是:以复制推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为抓手,高质量推进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扩大科技双创券覆盖度,率先在嘉昆太区域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科创孵化平台和产业集群。加强嘉昆太公共服务资源优势互补、民生互惠,推动实现异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失信惩戒名单、守信激励名单等公共信用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常态化。依托轨交嘉闵线北延伸规划研究,推进跨区域路网对接,完善省际对接道路建设储备。持续做好“安花白”城镇圈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强化示范引领效应。

 

 

嘉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4月15日   

 

联系人姓名:朱诗尧                     联系电话:69989955

联系地址:嘉定区博乐南路111号         邮政编码:20189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