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尽快实现嘉定区数字经济从策划和造势向实际展开与实践落实的转变”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嘉定区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做法与成效
(一)健全组织机制
2021年1月,中共嘉定区委印发了《关于成立上海市嘉定区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嘉委【2021】24号),将区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等相关领导机制充分整合、归并,健全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领导机制,统筹推进本区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相关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区发改委、区经委、区商务委、区科委、区公安分局、区卫健委、区教育局等委办局、街镇、新城发展有限公司和国际汽车城等单位共同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科委。办公室下设四个工作组,即综合协调组、统筹保障组、两网建设组和新城样板组。其中,综合协调组由区政府办公室和区科委牵头负责,统筹保障组由区发展改革委和区财政局牵头负责,两网建设组由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大数据中心)、区城市运行中心牵头负责,新城样板组由新城公司牵头负责。聚焦“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三大领域,分别由区经委、区科委和区城运中心统筹推进。
(二)加强调研摸底
形成《嘉定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大调研工作方案》,结合我区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的重点区域,全面推进大调研工作,形成“1+3+N”目标:“1”是区数字办牵头形成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提出发展目标、总体框架、重点领域、保障机制等相关建议和意见;“3”是围绕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分别形成数字化转型转型行动方案,梳理各领域的痛点、难点好和堵点,提出重点领域工作建议、推进计划清单等;“N”是梳理一批关于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需求和重点项目,打造标杆应用场景。
(三)强化政策引导
(四)数字化产业基础夯实
一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再提速。1-3月,实现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总产出59.4亿元,增长12.8%;工业互联网总产出15.1亿元,增长91.7%。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吸引新傲科技、滴滴沃芽、网宿科技、禾赛科技等优质数字企业落地,逐步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圈。重大项目有序推进,2020年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新落地项目18个、在谈项目33个,为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应用场景建设持续深化,率先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和规模化载人示范应用,累计开放315公里测试道路,覆盖面积近110平方公里。产业数字化稳步转型,开展两化融合培训宣贯,鼓励企业打造智能工厂,推动数字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威派格等23家企业通过贯标评定,联影医疗、新时达、上汽大众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上海智能工厂并授牌。二是服务业数字化激发新活力。打造直播电商基地等平台,促进网络新消费。1-3月实现电子商务总产出566.3亿元,增长68.2%;依托小美科技园等园区,引导文创企业数字化转型。1-3月实现在线文娱总产出104.4亿元,增长146.4%;优化嘉定区大数据产融合作平台,鼓励区内银行开发“信易贷”产品。目前登记2553家企业,对接36家金融机构,汇聚117种金融产品。三是数字农业探索发展新路径。推进农业“一图、一库、一网”建设,提升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水平。全区农业数字底图面积11.71万亩,入网主体324户,入网面积9.74万亩,入网面积比例达到83.46%。
(五)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效能
印发《嘉定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关于推进新型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云及网络安全设施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在“云数网端”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智能场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任务。“云”方面,依托区电子政务云及公安云,研究制定嘉定区电子政务云升级扩容方案。“智慧公安”区级节点已部署近2000台服务器,搭建阿里飞天云操作系统,具备海量数据实时处理能力,可为区电子政务云升级扩容提供支撑。“数”方面,以区大数据中心为主体,形成了政务数据汇聚、共享的机制,积极对接市大数据中心、区级部门,形成嘉定区电子政务数据湖,同时建设嘉定区本地化地理信息系统,为数据展示“一张图”提供支撑。智慧公安”区级节点已存储存量数据529亿条,日新增业务数据1.6亿条;区大数据中心已实现人口库落地数据382万条,法人库落地数据1743万条,电子证照主题库落地808万条,已牵头编制区级资源目录数192个,汇聚69个区级应用系统近4亿条数据。“网”方面,正在加快区级电子政务外网升级建设,计划网络带宽达到40Gb至100Gb之间,支持数据流量与视频流量“一网双平面”承载。以采购服务形式构建了嘉定区新型城域物联专网(一期),为物联感知设备接入、物联感知数据汇集、监控视频共享等提供了高效网络支撑。“端”方面,梳理整理区级部门、各街镇存量感知设备近12万个,依托城域物联专网及电子政务外网升级工作,稳步推进存量物联感知设备接入与数据汇集工作。已在区城运平台接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7.7万路,同步接入城域物联项目和智慧安防项目共部署智能感知端1.3万个。
二、下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计划
(一)加强顶层设计
在全面开展大调研的基础上,瞄准未来数字城市特征和趋势,区数字化办牵头研究编制《嘉定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按照“因地制宜、突显特色、稳步推进、做强优势”的原则,强化系统集成与整体提升、统筹协调与协同推进、市区联动与条块结合,明确发展目标、总体框架、重点场景、保障机制等。区经委、区科委和区城运中心分别编制“经济、生活、治理”领域三年行动方案,梳理各领域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提出工作建议、推进计划清单等。
(二)强化政策供给
聚焦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在线文娱、智慧交通四大重点领域,研究制定嘉定区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及其配套专项产业政策。目前,《嘉定区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已正式发布,正在研究制定嘉定区在线新经济专项扶持政策等,为企业提供政策保障。
(三)构建数字底座
按照“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基础先行、联动共享”原则,加快构建“物联、数联、智联”的城市数字底座,重点打通行业分割和数据壁垒,加强数据安全保障,努力避免重复投资、重复采集。一是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推动千兆宽带、5G(累计建成5G基站3000个)等设施全覆盖。二是建设数字孪生城市CIM、BIM系统,将高精地图与云计算、AI、大数据深度结合,推动城市大脑治理能级提升。三是打造级联市级、覆盖全区的区大数据资源平台,推动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放共享。四是构建具有开放活力的数据运营服务生态,引导建立“技术与模式、政府与市场、安全与效率、共性与个性”有效结合的数据治理体系。五是注重数据安全和数字化公平,明确数据采集尺度、权属界定(所有权、使用权和开发权),避免部分企业数据滥用、侵犯隐私、算法歧视和数字霸权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加大培训力度
积极开展城市数字化转型、两化融合等相关政策宣贯和培训,通过各级各类宣传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经营者对经济数字化转型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为企业搭建数字化转型交流平台,向有意向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推荐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公司。同时,加强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加大数字化转型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数字化转型人才。
(五)打造标杆示范
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积极打造一批标杆企业、推出一批特色场景、形成一批特殊地标,以数字化转型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嘉定新城城市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着力打造嘉定新城智慧出行实践区和嘉宝智慧湾未来城市实践区两大数字化转型样板。依托“一城一名园”总体布局,打造“嘉定国际汽车智慧城”品牌标杆,建设“汽车智造领跑+健康医疗领先+智能传感领航+在线新经济倍增+总部经济聚集”的高附加值特色产业体系。聚焦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边缘计算等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头部企业。支持专业服务商、集成服务商做大做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优化产融体系,探索数字化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深化金融科技化赋能。
(六)促进协同发展
推动区域企业协同发展,依托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应用示范基地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带动能力强、示范效应大的创新平台,探索行业间数字化转型新路径和新模式,鼓励企业建立产业链资源共享平台,从整体上提高行业集群的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区域联动,建立“嘉定区—上海市—长三角”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企业协同创新,加快产业合作载体建设,构建产业网络化体系。
嘉定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1年6月9日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嘉定区博乐南路111号
联系人姓名:周银屏 联系电话:69989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