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科政协主〔2021〕3号
嘉定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对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第21-06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7-06


工商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坚持创新驱动,强化培育扶持,全面激发民营科技企业活力的建议”提案收悉,贵单位站在民营企业家的角度,分析了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面临的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长期以来,民营企业是嘉定区科技创新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主力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民营经济已成为促进我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引擎、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市场活力的重要体现,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关于“建制度、聚人才,打造‘民营科技’人才高地”方面

    嘉定区为充分发挥户籍政策在引进集聚国内人才引进、集聚的激励作用,制定了《上海市嘉定区特殊人才引进实施意见(试行)》,满足民营企业等各类经济主体,不符合面上标准但确需引进的投资、创新创业等特殊人才落户问题。通过货币化补贴、租房补贴、人才公寓、创客客栈补贴等形式,探索不同人才对象的差异化政策。2020年疫情期间,为民营企业人才雪中送炭,解决企业后顾之忧,利用政策红利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教育资源一方面通过引进外部优质的教育品牌,与高校院所合作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满足民营企业人才子女的入学需求,另一方面在义务教育入学排序中,考虑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吸引高层次科研人才的需求,优先安排优秀人才子女入学。

二、关于“引资本、破难题,构筑‘民营科技’投资生态”方面

    嘉定区强化“嘉定区大数据产融合作服务平台”效应,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及第三方企业信息数据库,充分整合共享金融信息及信用信息,实现“企业融资需求发布、金融机构产品发布、大数据信用查询及评价”等功能,提高了产融信息对接效率,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能力,营造了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生态环境。产融平台自2017年11月上线以来,目前汇聚36家金融机构117款产品。2020年发布融资需求企业722家,发布融资需求44.68亿,共计165家企业成功通过产融平台放款30.12亿元。同时,对标科创板、注册制相关标准要求通过企业自荐和街镇推荐的形式,掌握优质科技型企业信息,形成了嘉定区科创板企业储备库。

在科技金融服务方面,嘉定区积极落实市级科技型小微企业微贷通贷款、履约贷、高企贷、科技小巨人贷等政策,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获得资金的途径。同时,嘉定区制定了“嘉定科创贷”批次担保业务实施方案,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进一步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增信和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服务民营实体经济力度,支持嘉定区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三、关于“搭平台、重培育,推动‘民营科技’创新发展”方面

嘉定区依托科技创新强有力支撑,全力推动经济发展向新兴产业“多轮驱动”转变,重点聚焦汽车“新四化”、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等重点产业领域,坚持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汽车“新四化”产业方面。着力推动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与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建设联动发展,加快实施汽车“新四化”千亿级专项行动,大力布局、引进和培育领域内的头部企业和重点企业,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引领行业创新发展。智能传感及物联网产业方面。按照《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贯彻全市集成电路“一体两翼”布局,依托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创新中心、集成电路材料技术研究院等核心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从汽车电子芯片、物联网芯片、高端装备核心和关键芯片等重点技术方向入手,以嘉定北部智能传感器及智能硬件核心综合产业集聚区为“一核”,以徐行-菊园智能制造特色集聚区和安亭汽车电子特色产业集聚区为“两区”,着力打造“一核两区”创新生态布局。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产业方面。主动融入全市健康服务产业“5+X”布局,印发《促进嘉定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嘉定工业区、安亭、南翔、嘉定新城生物医药“四叶草”集聚区建设,加快行业内独角兽企业培育壮大。

目前,嘉定区已出台《嘉定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本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嘉府规〔2021〕5号),正在研究有关政策意见(《嘉定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若干意见》《嘉定区关于支持汽车“新四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嘉定区关于支持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嘉定区关于促进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培育新兴增长点、创造高质量供给。

下一步,嘉定区科委、经委、人社局、房管局等职能部门将结合“十四五”规划实施,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理念,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和对民营企业日常规范指导,坚持不懈推动国资、民资、外资各类市场主体合作共生、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促进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作用,提高民营企业在嘉定科技创新发展中的获得感。

 

 

嘉定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1年6月9日

 

联系人姓名:潘晓岷                联系电话:69989297

联系地址: 嘉定区博乐南路111号A219     邮政编码:20189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