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嘉定区委: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提升本区低效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提案所提建议全部采纳,目前部分工作已经开展,还有部分建议将结合下阶段工作进一步完善。现将具体情况答复如下:
一、本区产业用地基本现状
目前全区存量产业用地共13.6万亩,可供使用面积共9629亩。其中104区块共57426.5亩,可供使用面积8440.3亩;195区域共46335.6亩,可供使用面积1188.9亩;198共32120.6亩,保留地块6732.6亩,待减量化面积25387.9亩。分街镇来看,工业区104区块面积最多,总面积2.1万亩,可用面积5445亩。最少的为华亭镇,总面积908.0亩,可用面积43.3亩;198区域减量化面积超过2000亩的有4个街镇,分别是安亭镇、徐行镇、华亭镇、外冈镇,其中外冈镇最多,达到了9748.9亩。
经综合分析,我区产业用地主要呈现出:土地数量缺乏,供需矛盾突出;产业集聚度较低,龙头引领效果不强;土地利用能级不高,低效用地普遍存在;全生命周期管理难等问题。
二、主要工作举措
1、加快低效用地盘活,为产业项目“腾空间”。一方面,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加强技术改造扶持资金和增容费减免政策的宣传,推动存量资源改扩建和升级改造;同时,根据市政府最新出台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措施,研究出台了《嘉定区盘活存量工业用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试行)》、《嘉定区存量工业用地“零增地”改扩建办法》等,进一步规范并简化l了存量工业用地的改扩建准入流程,推动各个区域内的存量工业用地加快盘活利用;另一方面,与规资局联合发布《嘉定区低效产业用地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倡导区域整体转型,强化低效用地退出,开展低效产业用地综合治理和退出专项行动。2020年,全区累计淘汰企业165家,腾出土地773.1亩。
2、以产业地图为引领,为产业集聚“指方向”。一是加强规划性布局,以市级产业地图为指导,大力完善我区产业地图,将其作为我区招商引资指南;二是理清招商思路,重点围绕我区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板块招商,以龙头企业为引,形成产业链闭环;三是加大区域统筹力度,以区产促中心为招商总牵头,做到全区“一盘棋”、“一条心”,各街镇优势互补,错位竞争。
3、严格土地监管工作,为产业用地“掌好舵”。一方面,完善项目用地供应评估机制,加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实施情况的动态评价研究,跟踪掌握已批建设项目用地情况,作为评估考核的基础依据。另一方面,引导存量工业用地依法、依规、有序流转,加强土地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存量工业用地涉及司法拍卖、权属变更转移、股权结构变更、在建工程转让等调整开发利用主体的情形,各街镇以及园区作为责任主体,通过信息共享、提前介入、主动协商等方式积极引入符合园区发展导向的优质企业。
4、推进特色园区建设,为产业发展“添活力”。围绕我区“十四五”期间着力打造的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我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一是特色园区推介发布。举办了嘉定区特色园区推介大会,同时结合汽车新四化、智能传感器、精准医疗等专项产业活动,进行分批分类推介。二是升级更新嘉定区产业地图,将19家特色园区落图,协同招商引资部门,有针对性地形成一批新的招商项目,根据园区特色进行布局和签约。三是明确特色园区发展目标。围绕三个千亿级产业,结合特色园区产出情况及未来规划,将目标分解到各个特色园区。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1、以特色园区为抓手,加快推进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强特色园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区级层面由嘉定区产业促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协调推进全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工作,各职能部门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特色园区建设。同时,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在各街镇形成工作专班,由街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组成;并进一步下沉至园区,组建了特色园区工作专班,由各园区的负责人和具体联络员组成。通过搭建由上至下三个层面的工作小组,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政策宣讲到位、问题解决到位。制定特色园区扶持政策,激励园区高质量发展。参照《嘉定区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支持园区转型及管理提升”和“支持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两大方面共16条对特色园区及企业予以支持。从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土地资源、盘活住房资源、品牌认定、专业化管理、差异化招商政策等方面对特色园区及其管理团队予以支持和鼓励,从产业用地供给、用地资源要素保障、土地利用效率、加快项目推进、加强融资服务、鼓励技术改造、加大科创力度、支持引才稳才留才、加强人才住房保障等方面对注册在特色园区的企业予以支持。
2、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助推企业转型升级。(1)加强调研,确保改扩建项目提质增效。为提升存量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效率,区产促办加强对改扩建项目的调查研判,特别是战略留白区等管控较为严格的区域,对不符合产业导向或规划要求的项目,及时与企业沟通解释,引导企业向政府鼓励的方向进行转型升级。同时严格按照改扩建项目准入标准,支持优质项目发展,提升土地产出绩效。(2)强化协调,搭建改扩建项目跟踪平台。区产促办每月定期更新改扩建项目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的难点堵点,促项目早开工早投产。为进一步提升改扩建项目跟踪时效,我区正在搭建改扩建项目跟踪信息化系统,目前系统平台已基本建设完成,正在测试中。
3、进一步完善平台公司认定管理机制。根据《关于上海市推进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的实施细则(2020版本)》(沪规划资源用〔2020〕351号)文件精神,对我区园区平台开发公司相关认定管理办法进行更新完善,利用园区平台独特的政策优势(除配套设施外可出让物业占总建筑量不超过50%),形成“大型企业直接拿地、中型企业先租后让,小微企业拎包入住”的多层次、精准化落地模式。另外,特别是要重点引进一批国内著名产业园区开发公司,研究采用“区-镇-产业园区公司”三级体系建立合作机制(类似临港嘉定模式),通过区级统筹优势、镇级资源优势、产业园区公司专业化优势,尝试以100亩左右工业用地进行先行先试,打造一批品牌园区,搭建产业发展新平台。一方面,进一步拓宽我区招商引资渠道、提高项目质量、保证项目落地载体;另一方面,通过资本赋能盘活低效用地二次开发,解决多年来镇级“钱荒”问题。另外,一些长年无人问津的边角料地块,也可以通过平台公司得以整体开发。充分利用产业园区公司在国内外的成功开发经验,结合“十四五”嘉定新城的新一轮规划建设,促进高水平产城融合,有效提升新城规划建设品质、产业生态能级。
4、进一步完善项目全生命管理机制。完善项目从准入拿地、开工建设、竣工验收、投产达产、股权变更、土地使用权退出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管理闭环。项目拿地之前,要跟踪项目进展,充分发挥好《嘉定区产业用地项目准出机制实施细则 》(嘉产促办〔2020〕8号)的作用,对无力继续拿地的项目,要及时准出;对已拿地项目,要将土地产出绩效列入对街镇工作考核,对一些落后产能、低效用地要及时进行处置和转型。产业部们协同规划部门积极落实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强化产业用地在用地期限内的绩效监管,落实《关于嘉定区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绩效监管办法(暂定稿)》,特别是在股权转让方面,要建立产业部门、工商部门、土地部门的三级联动监管模式,形成地块出让情况用地企业名录,供工商部门实施清单式管控,按照名录做好相关股权变更的服务和监管工作,为产业用地最后一关“守好门”。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2021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