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经济委员会对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第21-11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6-02

居晓方、高杰、嵇人凤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布局,助力本区制造业提质增效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产业,对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区以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依托,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加速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和行业应用,但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不足和问题。经研究,你们提出的3条建议对推动我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具有较好启示作用。拟全部采纳,结合你们提出的建议,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推进,具体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理念和体制机制

依托制造业基础优势,以数据安全基础设施为支撑,以应用场景驱动的工业互联产业发展路径,赋能嘉定制造业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一是加强政策引导。研究制定《嘉定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支持实施意见》,依托个性化的政策支持,发挥平台、孵化器等作用,迅速扩大产业规模和行业影响力,打造更多互联网人才、资源互相交流和碰撞的活动与集聚地,营造良好工业互联网发展环境,抢占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制高点。二是发挥资金鼓励引导作用。依托智慧城市专项资金,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支持智慧城市建设、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和5G+创新示范等领域优质项目,通过金融科技、数字设计、“互联网+”生活等创新创业示范项目,推动企业开展两化融合,鼓励“3+1”重点产业骨干企业搭建独立性运营的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二、推进平台建设,探索自主可控解决方案

加强工业互联网公共平台建设,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探索打造工业互联网商业模式。一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公共平台建设。加强与第三方沟通合作,通过提供数据的接入、转换和边缘处理测试等,支持区域内企业在传感器、控制器、工业设备、智能产品、工控系统等来源数据的格式转换和统一,支持企业海量数据清洗和预处理以及分析计算。二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快云化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运营管理等软件开发;支持汽车、装备等重点产业企业横向、纵向和端到端的数据、系统、资源等集成共享和协同交互,促进资源最优配置和使用效率最大化。三是加快形成自主可控方案。依托区内产业优势,集中突破工业软件、核心硬件、边缘计算、工业智能、工业知识图谱、安全与可信机制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5G、人工智能、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形成一批自主可控、具有国际水平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三、加强载体建设,优化提升企业服务能级

积极推进载体建设,不断强化载体功能,推动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一是打造智慧园区。推动嘉定新城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建设,通过打造以协同研发、行业应用、场景展示、软硬件测试、人才培养、创业孵化为主要内容的公共创新服务载体,探索形成行业间工业互联网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加快打造国际汽车智能制造园,围绕智能制造自动化、信息化、互联化、智能化四个发展阶段,培育引进人工智能、工业数字化、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优质项目。二是打造企业服务平台。围绕工业互联网服务和招商,搭建“一网优服”产业服务平台,从惠企政策推送、服务专员队伍、政企沟通渠道三方面加强企业服务;搭建投资促进信息化平台,实现招商情况“一键可知”、项目情况“一键可查”、资源匹配“一键可寻”。

四、构建产业生态,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

依托区内“十一所三中心两基地”等优质科研资源,整合高校、院所、企业创新资源,以共性和重点行业需求为导向,开展工业互联网产学研用创新体系,促进科研技术成果产业化。一是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城市数字底座,打通数据采集、流通、协同、共享和应用全流程,把数据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二是培育龙头企业。聚焦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边缘计算等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头部企业。支持专业服务商、集成服务商做大做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三是引导打造标杆。支持制造业重点企业与信息通信企业、电信运营商、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等合作共建,形成可复制的行业解决方案,并迅速转化落地。四是加强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多层次工业互联网人才体系架构,不断壮大工业互联网人才队伍。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2021年6月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