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双循环经济格局下如何促进嘉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发展在线新经济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是促进大企业创新转型、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为营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生态,鼓励大中小企业创新组织模式、重构创新模式、变革生产模式、优化商业模式,将以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共享资源、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为目标,着力挖掘和推广融通发展模式。
一、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提升
2020年,全区新增注册企业2.6万户,同比增长28.7%,其中,年内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61家,至2020年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834家;新认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26家,2020年末总数达253家次;全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达到320家,人才总量达到37万人。上汽大众MEB工厂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式投产,中德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中心等一批功能平台成功落地。
二、在线新经济产业不断壮大
近年来,嘉定立足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根主线,紧紧围绕5G、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智能交互技术与工业互联网、在线文娱、电子商务和智慧出行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在线、智能、交互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初步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产业发展基础积淀深厚。工业互联网方面,2020年,全区共实现工业互联网总产出58.6亿元。截止目前,全区共有51家企业开展了两化融合贯标,其中23家企业通过评定;具备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上海微技术工研院、上海物联网公司等研发机构和平台。在线文娱方面,2020年全区互联网游戏服务实现营业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5.8%。形成南翔环球ACG等动漫产业集聚区,吸引一批知名游戏企业入驻。电子商务方面,2020年全区实现限额以上电子商务销售额2403.8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现限额以上电子商务零售额988.4亿元,同比增长12.9%,电子商务发展形势不断向好。智慧交通方面,2020年已率先开放“一镇三片区”共261.4公里测试道路,累计开放315公里测试道路,涵盖了城市商圈、工业园区、交通接驳等多类应用场景。
(二)头部企业领跑优势凸显。经排摸梳理,我区共有在线新经济领域企业共125家,行业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工业互联网、在线文娱、电子商务和智慧交通领域,集聚了京东、菜鸟、驴妈妈、找钢网、卓钢网、小红书、阿里巴巴俪人购等重点电商企业;趣加、莉莉丝、米哈游、游民等游戏动漫企业;滴滴沃芽、淞泓智能、地平线等智慧交通企业,初步形成了产业链完整的在线新经济经济企业生态圈。
(三)产业园区主题特色鲜明。工业互联网领域,2019年,嘉定在国际工业互联网大会上被评为“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基地”;2020年,嘉定新城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获批“上海市工业互联网标杆试点园区”;目前,嘉定正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此外,大众MEB、采埃孚、昆山沪光、大陆泰密克、京东等正打造一批无人智能工厂和无人分拣仓。电子商务领域,现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嘉定电子商务产业园、市级电子商务创新园——e3131和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安亭汽车电子商务圈等。在线文娱领域,现有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5个,嘉定工业区的广告产业、南翔的游戏产业、安亭的直播短视频产业均已形成较好的发展基础。
三、企业融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瓶颈
虽然我区大中小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实现数字化升级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是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有自身的特色和内驱逻辑,同时也存在基础薄弱、资金缺乏、人才贫瘠等实际挑战,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尚未充分激活。
(一)数字化基础薄弱,升级改造难度大。我区大量中小企业仍处于粗放式的生产条件,生产所使用的设备种类繁多,普遍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较低,改造难度大、成本高,在客观条件上存在一定的挑战。
(二)企业资金缺乏,升级改造主观意愿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缺乏、供应能力差、持续经营能力弱等问题。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数字化升级改造的投入成本高,见效周期长,因此在资金缺乏、融资困难的双重压力下,中小企业升级改造的主观意愿不强。
(三)技术人才贫瘠,企业转型缺乏有力支撑。大量中小企业具有企业规模小、生产效率低、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弱的特点,在转型升级方面非常依赖生产管理、技术支撑等复合型专业人才的经验,而中小企业受限于自身的发展规模和资金状况,企业的转型升级缺乏有效支撑。
三、企业融通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嘉定将以双循环经济格局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共享资源、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为目标,着力挖掘和推广融通发展模式,夯实融通发展平台载体,优化融通发展环境,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提高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嘉定制造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在线新经济产业发展目标
经过前期研究,嘉定现已出台《嘉定区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将在线新经济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出将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增量带动存量、线上带动线下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目标到2025年末,在线新经济相关重点产业规模实现倍增,全区在线新经济总产出超4000亿元。
四、推动企业融通发展,打造在线新经济高地
构建在线新经济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要在“新”字上面做文章,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积极打造一批标杆企业、推出一批特色场景、形成一批特殊地标,以打造市场空间的增量驱动传统产业的存量变革,以数字化转型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可以说构建在线新经济发展新格局,既是嘉定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更是开拓市场新蓝海的必经之路。
(一)以工业互联融通催生制造新动能
基于嘉定的产业基础、空间资源、区位优势,把工业互联网发展放在了发展在线新经济产业的首要位置。工业互联网具有消除信息不对称,打破发展不平衡的巨大潜力,依托工业互联网能够实现跨企业、跨领域、跨产业的广泛互联互通,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
1、挖掘推广融通发展模式。聚焦自动化设备、工业软件、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工业知识图谱、区块链、工业APP及微服务组件开发等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头部企业。重点支持嘉定新城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上海市工业互联网标杆试点园区建设,打造一批高质量、有潜力的平台载体,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贯彻落实“工赋上海”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深化创新应用。
2、打造融通发展创新服务载体。鼓励重点园区及相关科研院所建设以协同研发、行业应用、场景展示、软硬件测试、人才培养、创业孵化为主要内容的公共创新服务载体,构建基础层能力完备、平台层资源富集、应用层创新活跃的示范应用平台及应用场景体验中心,提升公共服务能级。面向汽车制造、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高性能医疗器械及精准医疗等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深化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平台和特点鲜明的区域型、特色型、专业性平台建设,促进平台在垂直行业和重点区域的规模化应用和迭代创新。
(二)以企业互联融通培育产业新生态
1、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动生产要素共享,鼓励龙头企业与知名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制造能力的集成整合、在线共享和优化配置。促进创新资源开放,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基础,大中小企业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协同,组建“企业+联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夯实两化融合基础,推动企业进行两化融合自评估及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提升企业两化融合潜力,提高区域两化融合水平,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2、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聚焦专业基础好、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高成长型企业,建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库,加强落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政策,形成一批在行业细分领域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单项冠军企业。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将基础设施、业务系统等数据资源向云端迁移,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和门槛,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能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三)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新活力
1、提升大中小企业服务能级。结合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抓好“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和“一网优服”三张网建设,实现更集成化、全程化、精准化的城市管理模式。依托“1+12+33+X”企业服务网络体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做优做强传统的基本服务,当好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2、打通金融链人才链产业链。支持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实训基地,开展多层次人才培训、宣贯推广和应用实践,培育工业互联网领域复合型人才。建设工业互联网“双语”开发者社区,开展“区块链+产业链协同”,做好海外人才的引进服务。充分利用创业板、科创板等政策机制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产融结合创新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产业链、金融链、人才链的联通对接和相互赋能。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2021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