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建管委对区政协七届一次会议第22-110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发布日期:2022-03-25

城发集团:

提出的关于优化西门历史文化街区样板示范区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会办意见函告如下:

西门历史风貌区以嘉定西大街为核心,历史建筑较为集中,空间格局保存完好,风貌特征明显,是古城嘉定的发祥地和嘉定新城“十四五”规划重点打造的三大样板示范区之一。我委作为区老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单位,积极助推西门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更新和护国寺重建、西门文化公园建设等工作。

一、坚持保护利用,延续历史文脉

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有千余年历史,在街区保护更新过程中,始终遵循整体性、原真性、可持续发展和分类保护原则,用建筑留住“乡愁”。区规划资源局2013年牵头编制了《嘉定区西门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2016年修订),风貌区内既有建筑划分为保护建筑、保留建筑、一般历史建筑、应当拆除建筑、其他建筑等五种类型。其中保护建筑、保留建筑为建筑质量较高、具有较高风貌价值并对体现本风貌区历史文化风貌有积极作用的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均已被纳入保护范围,在老街开发过程中将妥善保护及修复。

在街区内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方面,区文化旅游局牵头制定了《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利用管理办法》(嘉府规〔2020〕3号)、《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利用规划(2021—2030)》等政策文件,拟采用“一点一策”的方式,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利用价值进行深度梳理,包含西门风貌区内的9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厚德堂、崇德堂、西溪草堂、王敬铭住宅、吴蕴初故居等)的保护利用规划。同时,区财政每年安排资金对西门风貌区内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现状进行看管巡查,对出现坍塌、损毁的文物进行抢修,力求保留、保护建筑原有形态,充分发挥古建筑历史文化价值。

二、强化规划策划,推动融合发展

根据《嘉定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西门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嘉定新城三大样板示范区之一,以挖掘老街历史文脉,整体保护地区空间格局,突出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韵味与特色,实现传统保护与现代功能的融合为重点,将打造成集文化、创意、商业、旅游、居住等多功能复合的活力文化街区。建议城发集团在西门历史文化街区的控规调整、城市设计、产业策划过程中,充分考虑街区与老城经典景点、文旅节点、周边环境、道路交通的融合发展,避免“同质化”古镇开发,将西大街建设成有文化、有产业、有集群、有特色、有烟火气的嘉定老街。

三、加强协调联动,助推先行启动区建设

 一是加快实施征收腾地工作。由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区土地征收中心、嘉定镇街道合力推进西门区域的征收腾地工作。在取得市旧改范围批复及落实产权调换房源的前提下,2022年按征收工作规定流程启动嘉定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1271产房屋征收工作,计划完成意愿征收、房屋调查登记和确定征收补偿方案等各项工作。加快办理西门文化公园地块建设范围内项泾东街旧里房屋拆除手续。继续推进西门旧改剩余未签约居民的征收补偿决定的执行工作,解决剩余1家单位历史遗留问题,持续做好腾空房屋的看管。

二是助推先行启动区建设。我委将配合城发集团做好先行启动区的控规调整和房屋修缮前期手续,推进西门文化公园方案调整及规划手续办理,计划2022年底完成用地手续,2023年开工建设。加强协调指导,助推护国寺一期本体工程2022年8月底前全部竣工,护国寺二期扩建工程按照时间节点倒排进度计划,加快各项前期手续办理,争取2022年内完成主体结构工程。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嘉定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22年3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