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峰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立项审批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组织实施农业农村规划,促进乡村产业合理布局
目前,全区镇级村庄布局规划均已编制完成;9个涉农镇的郊野单元(村庄)规划实现全覆盖; 57个规划保留保护村的村庄规划已全部完成审批,其中17个村庄规划纳入所在镇的郊野单元规划统筹编制。下一步将深化郊野单元村庄规划成果,确保乡村发展用地需求。切实发挥规划引领和统筹约束作用,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开展村庄设计,保护自然肌理,留存乡村特色。同时,区农业农村委已制定《嘉定区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1-2025年)》,对全区乡村产业布局进行梳理和优化,“十四五”期末,全区将以华亭镇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外冈镇绿色田园先行区为核心,打造“双核、三片、多点”的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二、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农业招商引资,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以市场为导向,产业为依托,农民为主体,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壮大乡村经济,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一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近年来,我们加大农业招商引资任务,安亭向阳村“稻田里的研发中心”、超大设施蔬菜农业项目、乡悦华亭休闲农旅项目等一批高质量的乡村产业项目落户嘉定,为我区后续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好结实的基础。二是结合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加快培育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区区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有7家,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有9家;12个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8家评为国家级示范社。产业化龙头企业“联村结对”工作取得实效,16家区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与20个经济相对薄弱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签订帮扶协议,2021年16家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直接提供工作岗位287个,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11个,带动农户数近1000户,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初级加工、品牌销售近5亿元,增加集体土地租金441万元。
三、多措并举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拆违后可能出现的集体资产减少、集体经济收入降低、增收渠道萎缩等情况,通过“输血”和“造血”的方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输血”方面,通过区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予经济欠发达村定额补贴,平均每个村补贴约80万元。在全区层面上,强化镇级托底保障,由镇财政对村级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村干部基本报酬等支出给予扶持,减轻村级组织负担,确保各村的正常运转。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每三年出台新一轮经济欠发达村扶持政策,2021年制定了《嘉定区区级财政资金扶持经济欠发达村(2021-2023年)的实施办法》。
在“造血”方面,对经济欠发达村,一是由区财政对欠发达村通过融资贷款出资参股或投资经营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二是经济欠发达村购置经营性物业,区级财政通过“以奖代补”形式给予一次性资金支持。
四、加强集体资产监管力度,统筹、放大集体资产最大效益
2018年起全区实行“村资镇管”“村财镇理”。“村资镇管”要求各村重大项目投资、重大项目建设等重大经济事项须经镇有关部门预审,这一方面加强了镇级对村级集体资产的监管,另一方面也是利用镇级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专业决策分析等优势,对村级组织拟实施的重大投资、重大集体资产使用事项进行把关、指导,降低投资风险,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通过“村财镇理”,将村级集体资产,特别是闲置资金进行统筹,在镇级层面上进行经营、管理、投资,使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让每个村的“小钱”集中成“大钱”,形成“抱团取暖”,投资建设更大的项目,从而取得更好的收益。同时,将集体资产的经营放在全镇的范围内统筹管理,让各类经济资源、资金、金融、信息、人才等要素得到更大程度的利用,让优质资源得以共享,从而实现村与村的共赢,有效推动镇域范围内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简化项目申报流程,提供全方位服务
根据《上海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沪府规〔2019〕14号),企业投资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按照《上海市政府备案的投资项目目录》(沪府发〔2018〕11号),登录“一网通办”平台,通过在线平台向项目备案机关备案,填报项目备案基本信息,如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与内容、项目总投资额及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声明等。项目备案机关收到全部项目备案信息即为备案,可做到当场办结。对于项目备案信息不完整的,备案机关应及时提醒和指导项目单位补正。待备案通过后,项目单位可自行通过在线平台打印备案证明。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年3月3日